半生已過,學會放過

2021-02-12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小窗幽記中寫到: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這大概是人生下半場,最好的生活。

幾十年風風雨雨走過,苦也吃了,貧也熬過,看厭了喧囂繁華,漸漸明白:

人生下半場,放過是最好的做法。

瑪麗蓮·夢露曾說:「你可以擁有一切,但不能同時。」

是啊,人生哪能皆如意?

要富就要付出時間,要樂就得懂得空閒,總得有些取捨,關鍵看自己想要些什麼。

誰也不能將兩頭好事都抓,更應該做的,是選擇自己需要的。

在古時候,一個視財如命的人與朋友過河,誰知到河中央時,船裡進水,危機之下紛紛遊回岸邊,他卻因背負著金子,遊不了多遠。

有人勸他扔掉金子保命,但那人搖搖頭,仍背著金子遊泳,最終與金子一起沉入了河裡。

選擇活命,就得丟掉金子;想要金子,就得丟掉性命。

人生,從來如此。

太想擁有的人,反而越容易失去。

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熬夜加班成了年輕人的常態,往往十年奮鬥過後,才發現熬夜賺到的錢,不夠身體的藥費。

俗話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時捨棄一些東西,反而能收穫意外的驚喜。

別把欲望抓得太緊,看淡一些,放開手,送走一些欲望,反而能讓生活更有色彩。

人類永無止境的欲望,就像黑幕遮蔽了陽光,唯有放下幕布,我們才能見到光明。

幾十年風雨兼程,一路走來,有過失去,有過悔恨,有過錯誤,一重重的愧疚,扼住了我們的喉嚨。

可如今,半生已過,該學會放過了。

看淡些過往,放過些回憶,唯有如此,才能著眼於當下,體會後半生的雲淡風輕。

聽過一個故事:

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一個老人一不小心把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了一隻。

在周圍的人倍感惋惜時,老人卻把第二隻鞋也從窗口扔了下去。

這個舉動讓人們大吃一驚,老人解釋說「這一隻鞋無論多麼昂貴,對我而言已經沒有用了,如果有誰能撿到一雙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對於失去的豁達,才是保持好心情的辦法。

盯著傷疤,永遠都會覺得痛,唯有釋懷,面朝大海,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與其在懊惱與悔恨中,度過一日又一日,不如放過早已經放入舊時光的事物,不執著,收拾心情,過好自己的後半生。

齊白石先生有一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

這大概就是他人生的寫照。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齊白石先生的畫飽受爭議,有人認可他的畫作,讚不絕口,認為他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藝術家。

也有人或出於偏見,或出於嫉妒,去罵他、言語攻擊他,甚至潑髒水,妄自議論他的畫作、為人。

而無論哪種,齊白石先生都只是報之一笑,並不往心裡去。

放過不是假裝看不見,而是從心底不在意。

別人的責備、質疑,或者是冷嘲冷眼,說到底與己無關,無論那些話語在當時多麼狠辣,最終都會敗給時間。

面對這些,我們要做的不是在意,不是憤怒,更不是報復,而是看淡。

看淡,則天下無事;看淡,則心無旁騖。

如此,難道不比記恨強嗎?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裡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是啊,一切的功名利祿,都是假的。

你站在樓上俯視,來往的人群,不過是螞蟻;

名利的場面,不過是戲劇;說三道四的閒話,不過是雲煙。

你站得再高一點,在天空中俯視會發現,人群、名利、閒話、繁華,連戲劇都不是,只是塵埃。

半生已過,學會放過。

一切身外物只是塵埃,過好自己的生活才自在。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半生已過,學會沉默(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到過一句話:大張旗鼓的離開其實都是試探,真正的離開都是悄無聲息。很多時候,你一轉頭,才發覺一些人早已走遠。
  • 我的前半生已過完
    但,時間是不留人的,眨眼,我的前半生已過完了,結婚生子,感覺自己的前半生都是混過去的,沒有很好的充分利用,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努力,工作的時候沒有好好工作,當女兒也沒有好好盡孝父母,連當媽了也不能好好當媽。有人說,到了哪個階段就做哪個階段的事情,但我覺得我的人生反過來了,前半生很順很幸福,有驚無險,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也沒有什麼作為,也沒有真正的努力過。
  • 半生已過,別再執著於愛而不得
    時光雖好,但不經用,抬頭已是半生。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夜已深,心很靜,靜得能仿佛能聽到它被扎的聲音。曾經,是否是也有人,與你在深夜裡煲電話粥?話費再貴,也毫不在意,只願與你一直聊,一直聊,仿佛能聊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
  • 高曉松:半生倏忽而過,請學會與自己握手言和
    現在五十歲的話,仿佛營營役役的過了半生。真的,不可思議。03當然,這是高曉松的五十歲。我的五十歲,說遙遠也遙遠、說不遙遠也不遙遠。忽而歲月晚,我們都要學會愛在當下、珍惜眼前人。高曉松發出長微博,感謝了很多的人。其實,他這是在梳理與人之間的關係。高曉松知道自己能獨善其身,也知道能巧妙地度過後半生——所以不著急。
  • 四旬已過,半生薄涼,人似悲涼呀
    四旬已過,半生薄涼,人似悲涼呀 四旬已過,半生薄涼 也曾克已奮發 胸懷激蕩 幻想紅衣白馬
  • 半生已過,凡事不過於執著,或許才能真的快樂……
    半生已過,我們還有什麼是看不開的,忽然間就老了,人啊,在時間裡拼命奔跑,一生都在追尋著什麼,臨了才發現,手裡其實什麼都沒有抓住,夜深人靜時,躺下來想想,我們活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只有用看風景的心態去看待,一切都是美的,願你能清楚的認識自己,懂得修行先修心的道理,學會為人處世,懂得手留餘香,做一個善良簡單的人,這樣的你,才會活得更加幸福快樂。既然如此,何不學著釋然,能握在手中的就好好珍惜,抓不住的就隨之而去,凡事不過於執著,或許才能真的快樂。
  • 半生已過,學會「幽默」(深刻)
    固步自封的時代已經過去,過於傲慢的態度只能是死路一條,學會放低姿態、敢於自嘲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現。要知道,敢於自嘲,不僅是社交的技巧,更是一種高級的自信。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 致自己:走著走著,半生已過(經典薦讀)
    懂得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過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從前受了委屈,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現在卻學會了有苦自己憋著,委屈自己承受。小時候會為了一點小事跟人翻臉,哪怕最後撕破臉皮失去這段感情,也要為自己爭一口氣;自己愛的人離開,明知道是沒有結果的,還是要追問到底分開的理由。
  • 半生已過,順其自然
    不知不覺,半生已過。漸漸地,不再那麼多愁善感,不再沉陷朝夕得失,面對生活,多了一分來自歲月的順從和敬意。莊子說:「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人到中年,才知道,後半生最舒服的活法就是:順其自然。 近幾年,病態「養生熱」大肆其道。
  • 人到40歲:半生已過,莫失莫忘,萬事隨緣就好
    越是在壓力最大,最難的時候,越要學會開導自己。把所有的壓力:都看成一種甜蜜的負擔。感恩你生活中所有的遇見,同時也包容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其實在生活中,很多煩惱,也並不是真的煩惱,只是我們自己在自尋煩惱,40歲的80後,要學會看淡萬事萬物。
  • 半生已過,不責備任何人,不強求任何事
    有的人經歷過感情的挫折,就沉溺過去,不可自拔;有的人工作一時受挫,便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萎靡不振。一個人強求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為難自己,是不夠智慧的表現,很多事情,就像手裡的流沙,越是抓住不放,就會流失得越快。痛苦無法避免,但苦難卻可以被選擇。
  • 人生,學會放過自己
    學會放過自己,該放的放下,該忘的忘掉,日子才能開心自在。凡事盡力就好大多數人的一生,終將是平凡的。甚至對於有些人來說,只有拼盡全力,才能勉強過上普通的生活。往後餘生,不讓身體太過辛苦,不讓心靈裝滿悲傷,才是最正確的做法。畢竟,來日方長。若昏暗遮住了月亮,便抬頭仰望漫天星光!
  • 哭過、笑過、愛過、恨過、不如放過!
    1、每天保持一份樂觀的心態,如果遇到煩心事,要學會善待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懷著感恩的心看世界,用愛心去看世界,就會不計較得失,就會發現身邊有很多感動的事情,心態決定狀態,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讓自己心情愉快。
  • 雞娃的中年人,要學會放過自己
    娃覺得你過時、老土、書也看得少、國際熱門劇也不會追,審美跟不上,品味也很low,一天到晚就知道忙工作……話說回來,中年家長們奮鬥半生,大把燒錢,也算是為娃奠定了物質基礎,打開了基本的眼界,才淪落到被娃鄙視的下場,也算是求仁得仁。然後,被榨乾的老父親老母親,成了娃眼裡的頑固落後分子。
  • 眨眼一年,轉身半生,時間總是太匆匆!
    眨眼一年,轉身半生,時間總是太匆匆!年底了,清空自己,讓心歸零,忘記煩惱,丟掉憂愁!年底了,該做個總結了,把糟粕的東西,狠心扔掉;和過去的煩惱,說聲再見。該放的,要學會放;該忘的,要學會忘。心不大,不要裝太多煩惱;人很累,不要去胡思亂想。
  • 往後的日子,願我們學會放過自己
    與其在凡塵俗世當中苦苦掙扎,不如放過自己。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終究會放下那些不堪的往事,忘記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雖然那些錯是無法磨滅的,但我們可以選擇放下,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折磨自己,傷害自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每個人生也有各自的精彩,所以學會放過自己,不活在別人的眼裡。在生活當中,我們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被別人的話所影響,導致活在別人眼裡,這樣只會讓自己越活越累。
  • 前半生山重水複,後半生柳暗花明.
    前半生一地雞毛,後半生和自己握手言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馬未都說:人的前半生總是不如後半生過得仔細,年輕時沒有荒唐就等於沒有年輕過,可後半輩子活得仔細了也未必有意思。有些事情,你越是拼命抓住就越會痛苦,倒不如及時放手。
  • 半生已過,唯願快樂
    這時狼群已靠近汽車……大家看得清清楚楚——8隻狼,個個都象小牛犢似的,肚子吊得老高。戰士小吳抄起衝鋒鎗,納西族老鄉一手奪下小吳的搶。比較沉著地高聲道:「不能開槍,槍一響,它們或鑽到車底下或鑽進樹林,狼群會把車胎咬壞,把我們圍起來,然後狼會嚎叫召集來更多的狼和我們拼命。」他接著說:「狼餓瘋了,它們是在找吃的,車上可有吃的?」我們幾乎同聲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給它們吃。」老鄉像是下達命令。
  • 看完《前半生》,女人得學會腳踩兩隻船
    圖片來自花瓣網.loud_silence前些天,在高中同學群裡,大家紛紛坦白人生罪孽,承認當初都暗戀過誰誰誰。一男同學怯生生地說,我能說句實話嗎?其實,當年咱們學校但凡漂亮一點的女生,我都暗戀過。然後,他就被女生群毆了。事實上,這個同學挺冤枉的,他只是說了真話。張先生差不多也是如此。
  • 賈元春的結局:一曲寫盡半生名,驀然回首已是煙消雲散時
    賈元春當著眾人的面,明明白白地說出了:「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她想要的並不是榮華富貴,而是能與家人相聚,享天倫之樂,不想再處於深宮之中了。其實,她在宮中過得並不快活,所以對親人甚是思念。「《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遙。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一曲寫盡半生名,驀然回首已是煙消雲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