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寫給琪琪的,不過對於我見過的許多孩子,以及我沒有見過的孩子來講,這都是很有必要看看的一篇文章。
琪琪馬上讀高一了,朋友問我,用一點點時間了解一下她,為什麼學習物理化學那麼難呢。
我問了幾個具體的問題,朋友說,不要問具體細節問題,要告訴孩子怎麼辦。其實我是想通過具體的幾個問題,來了解孩子的學習與思考方式,而這就是孩子學習困難的原因,不是嗎。
那好,我問了這幾個問題,你也可以問問你的孩子,以及想想,自己也可以想想它們。
1、初中學習了牛頓的哪些定理,它們表達了什麼?
2、兩個5歐姆的電阻並聯,電阻是多少?
3、原子中原子核、電子、分別佔分布空間的多少?
4、電解水,這個方程式,電有啥用處?
電話時間不長,我只問了這四個具體的問題,我已經知道琪琪的學習方式了。來看看琪琪的回答吧。
對於第一個問題:她的回答是,只學了第一定律,對於它的具體內容,想了一會兒,算是講得不錯的。可是初中真心學過第二定律好吧。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對於這些基礎的概念,由於,用另一個孩子告訴我的,我們不考背定理這樣的原題。所以,記不得很正常,可以套公式就好了。是的,第二定律是一個簡潔的公式。也就是用記憶與套公式的方式學習物理,和用記憶與套公式學習數學一樣,危險會面臨每一次考試。
對第二個問題,她說,要回憶一下公式,再用筆和紙算一下,我問她是否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呢,她說老師沒有這麼講。學習是一個主動過程,而記憶老師教的東西是一個被動過程。
我舉一個例子吧,導線就像高速公路,行走在上面車的速度最高120公裡每秒,電阻就像各種收費站,電阻大的,就是那種只有一兩個收費口,電阻小的就是那種並排十幾個收費口的收費站。(假設初中的兩個電阻為例吧。)串聯電阻,就像,你剛排隊過了河南省收費站,又要排隊去河北收費站領卡;並聯電阻,就像你們兩臺車過一個收費站,可以走不同的口,你過去了,他也同時過去了。
體會一下上面的例子,就一下子能夠明白,兩個歐姆的電阻串起來,一定是十歐姆,並起來是2.5歐姆。
對於第三個問題,她說原子核相當於西瓜的紅瓤,電子相當於佔了西瓜皮,這樣就可以解釋物體的剛性。同時她告訴我,原子形成分子是由於萬有引力。那麼用這樣的理解方式,是考試只會丟一些細節的分呢,還是對物理的感覺幾乎沒有,只是記住了一些書上的可以用來考試的所謂知識點呢。
對於第四個問題,其實我問的是,學了一年的化學,你能夠告訴我一個化學方程式嗎,她很快告訴我,電解水。是的,這個化學方程式是再簡潔不過的了,她也說對了。那麼我又問,電在這裡起了什麼作用?她就無法回答了。那麼,這可是電解水的方程哦,我不知道他們老師怎麼講的,當然,我其實也能夠想像得到,那就是考試應該不會問這樣的問題吧。於是就不講,增加學生的記憶負擔。
就這樣四個問題,我大概就了解了琪琪對於物理化學的學習方法,她當然不會喜歡這兩學科了,同時她為了不學習化學,在高二選科的時候,改選政治。
我的推薦是,如果要選擇,那麼選數理化三科比選數理政要容易一些。前提就是,用理解的方式去學習理科,那麼這三科就成為一種什麼關係呢:數學是用來定量的描述我們生活的世界的;物理是用來描述我們生活的世界,物體之間的關係的,要是定量描述就用數學為工具;化學只關心一個方面的問題,那就是原子核外電子之間的關係,從而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定量描述用數學,定性描述用微觀物理學。
同學說,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學習理科上面,從高中開始就出現了不同的優勢,男孩子明顯比女孩子強,這是表達的普遍家長的想法。同時也是在強調好像,這是性別之分。我不想說,這是胡扯,但是,這不是胡扯就只能夠算給自己找一個藉口了,那些學不好理科的男孩子怎麼辦?
我的理解是,男生和女生從大腦層面去考慮的話,是有一神人研究,男女思考有別,但是,你仔細想想是這樣子的嗎?只要是互相有聯繫的事情,人們描述它們的時候,都是從聯繫來講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聯繫,任何人描述起來,就相當費勁兒,不信你就去背圓周率,只要不把它編成一個故事,你背個幾十位,我過些天問你,大概率,就是張口結舌了,為啥,就是因為,這一串數字沒有啥聯繫。要是問你一年前,你追的一部淚流滿面的泡泡劇,大概率你還能夠講得眉飛色舞,這可比那一串數學長多了,為啥還記得呢,原因就是泡泡劇被你關聯起來了。
理科就是這麼個事物,它們是研究事物之間關係的學科,要是不把這些知識與自己的生活關聯起來,或者把這些知識本身互相關聯起來,那就是很多孩子,女孩子要多一些,那是因為她們從小被塑造成了乖寶寶的人設,乖寶寶聽話,所以,就會背誦與記憶比淘氣不聽話的男孩子更多的東西,這表現在考試上,就是成績好於男生。而男孩子呢,就是由於不想背誦這些東西,於是就想方設法,把這些事物聯繫起來,也許還會去動手試試,也就弄明白它們之間的關係了。這就是方法的不同。
到了高中,科目越來越多,那麼越能夠用理解與聯繫的方式學習的孩子,就越能夠比強記的孩子容易應對。這不是男生與女生的區別,而是學習方式的區別。
才上高中,是一個多麼好的年華呀,不要用強記的方式去消耗掉這美麗的時間,去把學習的認知和生活聯繫起來吧,它們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當你發現真是這樣的時候,理科就成了你理解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