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導師和學生交流。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記者 李小慶 郭文娟 通訊員 黃福泉 徐麗麟)近日,一條消息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稱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在不讓學生知道的情況下,按新生的身高、體重分配宿舍床位,體重較重的學生會被安排在下鋪。
廈門的大學會不會也這樣安排?記者了解到,不同學校有不同安排,有的允許學生自己選宿舍,有的儘量不讓老鄉住在一起。
【廈門大學】
「在線選房」:不僅挑環境,還能搶舍友
儘管過幾天才開學報到,但廈大研一新生劉曉宇已經和舍友很熟悉了。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廈大首次啟用研究生在線選房系統,學生還沒開學,就能認識舍友。
今年秋季入學的廈大研一新生可以在選房系統上選擇宿舍和舍友。劉曉宇說,7月中旬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就可以上網選房了。「通過微信公眾號「i廈大」,可查看各宿舍的三維立體效果圖,還可以根據作息習慣、個人喜好等信息,在網上選擇舍友。」劉曉宇習慣在晚上12點前睡覺,於是選了一個作息時間差不多的舍友。確定好宿舍和舍友後,兩人通過新生群「接頭」,很快就在網上聊開了。
「(這樣)很人性化,尊重學生,給學生選擇的空間。」劉曉宇說,本科宿舍和舍友都是學校安排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時,很容易引發矛盾。現在,學生自己選舍友,摩擦就會少一些。
廈大人文學院研一新生高捷的舍友是本科同學。「我是廈大本校保研,直接選擇跟原來的同學住一間,不用跟新同學重新磨合,相處更和諧。」高捷說,雖然有自主權,但下手要快,「選晚了,好宿舍被搶光,好舍友也會被搶」。她還花點小心思,提前向師姐打聽哪裡的宿舍環境好。
「一間宿舍的最早申請人會在網上寫出生活習慣,如晚上幾點睡覺,空調喜歡怎麼吹等。有相同生活習慣的人就可以點擊申請同一間宿舍。」高捷說,有新生寫「空調常年18度」,這估計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據廈大學生處介紹,這是學校首次讓研究生自主選擇宿舍、舍友。學生都很興奮,開放選房系統的第一天,3000多名研一新生就基本選完了。考慮到管理方便,本科新生還未開放自主選房,但學生可以說明作息習慣,再由輔導員分配宿舍。
除了廈大,廈大嘉庚學院在宿舍分配時,也充分考慮新生的作息習慣。從2012年開始,廈大嘉庚學院就根據學生的作息習慣來分配舍友。
【誠毅學院】
「拆散老鄉」:促進不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要不老鄉就住一起吧?那可不行。從這學期開始,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分配宿舍時有新規:儘量讓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住一起。
今年秋季,集美大學誠毅學院新生近3000人,將近一半來自福建。校方介紹,分宿舍仍按照學院、專業進行,在此基礎上,儘量讓不同地方的人住在一起。如來自湖北的同一專業學生,原則上不會分在同一間宿舍。即使都是福建省內學生,也會安排閩南、閩北等不同地區的人住在一起。
校方稱,此舉是為了促進不同地區的學生互相交流,感受不同地域文化。
【相關新聞】
廈門理工學院
推行「班導師制」 帶新生看懂專業
廈門理工學院幾天後開學,每個新生班級將會多一名導師。其實,這個做法並不是今年才有。去年,廈門理工學院就在新生中推行兼職班導師制,要求中層及以上幹部在任期內,每學年擔任一個班級的兼職班導師。
「班導師經常說我們的專業在國外大學的發展情況。」2015級環境設計班學生白雪說,班導師是學校國合處副處長林宏偉,他會介紹國外情況,讓學生有更廣的眼界,還會給學生講勵志故事。
彭彥卿曾在企業工作十多年,是高級工程師,現在是2015級自動化1班導師。去年開學不久,她就到班級,把每門課程的未來展望說給學生聽,讓學生一入校就看清專業的方向。
學校黨委書記黃如欣說,班導師不是代替輔導員、班主任和學院職責。領導幹部擔任班導師,與輔導員、班主任等共同促進學生成長成,是錦上添花。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