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專訪 | 陸奇:奇績創壇創業營以Office Hour為主,「手把手」幫...

2020-12-12 36kr

上周末,當奇績創壇臨時通知5位非創業營的創業者來參加Group Office Hour時,這些科技圈年輕的CEO並不知道,他們仰慕的陸奇博士真的會花2個多小時,面對面、手把手地教他們怎樣用一句話講清楚公司的核心價值、怎樣制定3個月增長計劃、怎樣改變世界……

與其他創業加速器重視嘉賓講座和培訓課程不同,奇績創壇把Office Hour作為創業營的最主要形式,因為陸奇認為,早期創業就像讀博,光靠上課遠遠不夠,更需要導師一對一指導。而指導的內容,重點圍繞兩件事:活著、快速迭代。

對初創公司來說,早期不可能有收入養活自己,「活著」的核心途徑是融資。而「快速迭代」的目的,是找到產品市場匹配(product market fit),因為技術驅動的早期創業「非確定性」非常高,唯一能提高成功概率的是快速迭代。

去年秋季,YC中國從1700多份申請中選出22家公司進入第一期創業營。同年11月,YC中國宣布獨立運營,由奇績創壇接棒,其第二期創業營在今年5月啟動,入選項目數量尚未對外公布。但陸奇告訴36氪,第二期的申請數量比第一期增加了超過20%,申請團隊的質量「整體與上一屆相當,但在某些子領域,質量還更好」。

申請項目的「數量」和「質量」,對陸奇至關重要,因為第一期創業營是用YC中國的品牌來招生,但第二期是用奇績創壇的名義。

脫離YC品牌之後的奇績創壇,和它加速輔導的每一個初創公司一樣,要用獲客能力、客戶滿意度來衡量自己的價值、驗證自己的產品是否匹配市場需求。

而奇績創壇精悍的內部組織架構,也與它要投資的初創公司極其相像:總共只有6名正式員工和數名兼職人員。每一個正式員工在技術、產品、銷售、運營、財務、法律幾個方面各有所長。

Office Hour做什麼?

參加這次Goup Office Hour的5家公司主要做的是:1. 用TTS(Text To Speech)技術製作有聲讀物音頻內容;2. 通過同聲傳譯技術建立跨語言交友社區;3. 為建築師提供施工圖的搜尋引擎和SaaS平臺;4. 為私營中小型牙科診所提供輔助診療設備和服務;5. 給瓜果生鮮上下遊產業提供國產化分選設備和數位化服務。

這次Office Hour分為4個環節,前2個環節是讓創業者分別用一分鐘、一句話向投資人介紹自己的公司做什麼、提供什麼價值,並讓創業者互相點評;第3個環節是讓創業者在2分鐘內講清楚公司3個月後要達成的目標,核心是找到產品市場匹配(PMF),要說明「我找到了一個好市場(需求是真的)」、「我開始在滿足這個市場」、「我在高速增長」;第4個環節是活動總結。每個環節結束,陸奇(奇績創壇CEO)、欒運明(奇績創壇COO)和曹勖文(奇績創業營合伙人)會對創業者的回答進行點評。

針對第一家音頻製作公司的發言,陸奇的建議是,一定要想清楚這家企業到底是一家社區公司,一家內容工具公司,還是一家新媒體公司?服務對象是出版商還是用戶?因為不同的公司定位,投資邏輯和價值不一樣。

其次,在音頻製作層面,要突出公司有哪些差異性,要闡釋如何打破大公司的壟斷。如果不是真正的AI企業,就不要講AI,不是加分項。

此外,衡量PMF時,B端客戶數和C端訂閱數可以作為底層指標,但要增加客戶滿意度和復購率。如果他們不滿意,說明還沒有找到PMF。另外,真正的PMF是能賺到錢,所以要描述B端的銷售模式是否跑通、如何獲客、收益模式是什麼,以及C端如何獲客、怎麼轉化和訂閱、單價是多少、是不是都跑得通。同時,在技術上也要有量化和非量化目標,證明團隊可以自我掌控產品的命運並支撐產品開發,打消投資人顧慮。

針對第二家跨語言交友社區公司的發言,陸奇表示,投資人會考慮風口,為什麼現在是投資你的時間點,所以,要以風口為主要切入點來講自己公司是做什麼的。比如,這個項目對應的風口是,中國正在成為全球主流經濟體,會有越來越多母語不是中文的人來參與中國經濟的發展,會成為這個跨語言社區的目標用戶。

其次,早期的社區產品,要聚焦增長模式、獲客渠道、活躍度和留存,未必要考慮變現方式,因為到了後期,自然會有廣告等變現機會。社區產品,一般是生下來看終生。早期的留存,基本上就是未來的留存,很難改。所以一定要關注留存,包括次日和次月留存。好的留存,才能說明找到了產品市場匹配。

同時,AI領域的創業者,經常遇到某些技術嚴重依賴第三方,比如實時的自然語言翻譯,全世界只有谷歌和微軟等大公司能做。依賴第三方沒問題,但要儘可能保持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或者把第三方的技術長期授權使用,讓業務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會被釜底抽薪。同時,保證兩家以上的供應商,不要只綁定一家,防止以後公司業務做大了,供應商斷供。

此外,AI目前有脆弱性、魯棒性不夠,所以要合理管理用戶的預期,如果一開始給用戶很高的預期,但體驗不好,很可能影響留存。

針對第三家施工圖搜尋引擎和SaaS公司的發言,陸奇認為,對SaaS來說,最關鍵的往往不是產品問題,而是銷售問題。要思考你採用bottom up還是top down的銷售模式?到底誰買單?怎麼觸達這群人?

其次,創始人剛剛描述了公司長期的發展願景,但目前的產品只提供了一部分功能,這會讓投資人有很大的失望落差。所以,要把宏大願景和產品現實有機結合。

描述公司時,可以用類比的技巧,比如用谷歌作類比——「建築師的谷歌」,但必須具體地描述公司的價值,比如公司產品能節省用戶多少時長的工作量、省下多少錢。

此外,如果做的是建築等小眾細分領域的創業,最好在一句話描述裡把想像空間表達出來,因為投資者可能不熟悉這個領域,可能會覺得細分市場太小。

針對第四家口腔數位化解決方案公司的發言,陸奇表示,這家公司的產品形式是設備加軟體,以後會有服務,其實是有階段性目標的,但如果把這麼多內容混在一起總結成「解決方案」,聽上去就有點問題。所以,要多考慮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把階段性價值想清楚。

同時,要考慮和其他公司的競爭優勢和差異性是什麼。這家公司的牙科診療設備是「國產替代進口」,從價值角度講,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個風口。如果有具體的業務數字,也要儘可能加進來。

此外,衡量PMF有幾個維度。第一,硬體設備的每天使用次數、客戶復購率,證明設備被用戶採納、帶來價值了;第二,光拿到數據是不夠的,還要強調數據模型已經開發好,服務產品已經有POC,要強調數據產生的價值,比如可以滿足輔助診斷的服務需求;第三,要有明確的銷售模式,建議加一個增長指標,可以是收入增長或設備使用增長。

針對第五家瓜果生鮮分選公司的發言,陸奇表示,創始人說去年有多少萬的營收和多少萬的利潤,這樣的數據很容易讓人記住,是亮點,其他團隊可以借鑑這種方法。

此外,這家公司可以對產業上下遊都帶來價值,但要把階段性的價值講清楚。公司的第一個指標是年底有一條國產設備的蘋果分選產線可以落地,第二指標是果品分選效率提高多少、設備價格降低多少、分選準確度提高多少、人員成本降低多少,第三指標是下遊開始買單,如果下遊前10名的公司有3個都開始採購你們的產品,那就站住腳了,但可能的挑戰是,投資人會擔心公司對第三方技術的依賴程度,所以要保證能得到第三方技術的長期授權。

在此次交流中,奇績創壇COO欒運明也分享了自己的建議:描述公司的時候,要提前預判投資人會顧慮的問題,並用證據來打消對方的顧慮,否則投資人會認為創始團隊沒有對自己的項目考慮周全。同時,對公司的描述要具體化,不要只談概念。你做的是SaaS、果品檢測設備、醫療設備,就說出來,不要擔心投資人覺得這個東西不厲害。

在Office Hour的尾聲,陸奇對5位創業者強調:要永遠行動導向,永遠快速解決問題,永遠高速迭代。

「我們希望每一個創業團隊都必須要有整齊的心跳率,建議兩周做一個迭代。兩周有足夠的時間給你設目標、讓你去執行和檢驗。任何一個重要的問題,永遠不要超過一個禮拜去開始解決。再大的戰略問題,永遠可以把它拆解成子問題。」

參加這次Office Hour的5位創業者此前互不熟識。陸奇在這兩個多小時的交流裡,多次鼓勵大家課後可以互加微信、給予反饋、對接資源。在他看來,創業是非常孤獨的事業,而奇績創壇可以建立一個活躍的創業者社區、長期陪伴每一個創業者。

奇績創壇官網上有一則發布於2017年的文章《YC的創辦原則》,裡面提到,YC的一個重要理念是「批量製造公司」,「YC的價值等於我們幫助的創業企業數量乘以我們提供的幫助質量」。

毫無疑問,奇績創壇也秉持這個理念而來。如果今後每期創業營能投資和加速輔導400個左右的項目(正如今天的美國YC),奇績創壇一年就要投資近千個項目。這對一家基金來說,已經是不小的規模。而迅速累積的創業營校友可以憑藉奇績創壇這個紐帶,成為彼此的客戶、合作夥伴、同事和朋友。這種資源對接產生的化學反應,也將在未來反哺奇績創壇本身。

去年11月,奇績創壇開始獨立運營時,陸奇曾說,他們要把YC美國過去15年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全面本地化」,要做「中國早期創業生態裡面的新物種」。

半年之後,關於「奇績創壇要做什麼、要提供什麼價值」,逐漸在大眾面前清晰起來。

YC中國的首屆畢業生之一「CrediGO」是一家移動端電子帳單管理工具公司。其創始人曾對「36氪出海」提到,他們一開始就挑中了YC中國,而不是YC,因為他們看重YC中國獨有的「本地」基因:熟悉51信用卡和支付寶運作的中國投資者更容易理解 CrediGO 的商業模式;陸奇對海內外市場都很了解,又是做技術出身,與技術驅動、切入巴西市場的 CrediGO 十分契合;相比投資15萬美元就要佔股7%的 YC美國,YC 中國投資20萬美元佔股5%的條款也更為「大方」。

針對奇績創壇的「本地化」策略、疫情對今年投資的影響等問題,陸奇在36氪的獨家專訪中做了進一步解釋。以下是專訪的主要內容:

陸奇(圖源:奇績創壇)

36氪:剛才的office hour裡,你多次給創業者強調「風口」。你平常看項目,對風口和新概念有多大的熱衷程度?或者你有更重要的衡量標準?

陸奇:好問題。奇績創壇從篩選項目到最後決策,本質上是以人為主、以創始團隊為主,因為我們的核心理念是,真正能看到未來非常好的創業機會的,永遠是最好的創業者,而不是投資者。

舉個簡單例子,馬雲在種子期來找你融錢,你會不會投?谷歌來找你融錢,你會說「已經有五個搜尋引擎了,一分錢也不賺」,你也不會投。貝索斯來找你融資,你也不會投,因為網際網路本身沒有商業模式,他還要賣書,還要造個倉庫。

但是,如果你換個思路:這個人是不是一流的?他對未來是不是有獨特的想法?他是不是有很大的能力和很強的驅動力?最終創造世界的是這群人。所以,我們主要觀察和判斷的還是人。

但是,我們也會關注賽道和風口。之所以強調風口,本質上是我們把YC模式本地化的一個環節。在YC美國,其實是不講 Why Now 的,大家一上臺就講 What、Why、Why Us、How、Traction。但在中國的投資生態裡,投資者和FA都清一色說 Why Now 特別重要,那我們也把它放在裡面。當然,從我們的判斷角度來講,風口確實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們主要觀察的還是創始人團隊。

36氪:從2019年秋季營到2020年春季營,你們是否調整了投資方向、運營模式、錄取數量?為什麼做出這些調整?

陸奇:由於疫情,中國整個投資圈做了一些系統化調整,比如,第一,他們會更關注已經投的企業,幫助他們更好應對目前的挑戰;第二,短期可能會避免投一些受疫情直接影響的賽道;第三,在非確定性更大的賽道,有些投資機構把速度放慢,有些把門檻提高,對估值進行了調整等等。

奇績創壇是在整個創投生態的早期環節,我們根據整個生態和我們的定位做了一些調整,比如,我們的運營活動、面試都搬到線上進行。我們必須適應中國整體生態,這是我們盡責的一部分,同時,保持和放大我們的核心價值。

36氪:去年很多國內基金投資的To B項目超過了To C。一些一線機構認為,未來10年的中國紅利在企業服務。你怎麼看?奇績創壇看好什麼樣的To B項目?

陸奇:我們原則還是以創始人團隊為主,以賽道為輔。如果從賽道的角度來看,根據我們對未來技術驅動創新的判斷,To B是很自然的。

簡單講一下,數位化驅動的領域,目前主要是雲和移動,加上人工智慧的早期。雲計算和移動端,本質上是讓企業更深層次地數位化。如果沒有雲的計算、部署和開發,阻力會相當大。如果沒有移動端,數位化也只能是坐在辦公室裡,拿著滑鼠和鍵盤。所以,移動網際網路和雲計算,自然帶動了企業數位化的下沉。

另外,我們處於人工智慧的早期,企業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數位化因此獲得更多機會,到一定階段以後,自然會形成融合。所以,從技術驅動來講,目前的技術進展狀態更容易讓企業端受益,在To B端會更明顯地產生價值和機會。

36氪:你剛才提到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數位化,在這次疫情期間,有明顯的增長態勢,包括視頻會議、在線教育、在線招聘、機器替人等。這些風口裡的新事物,哪些會成為未來的新常態,哪些會轉瞬即逝?

陸奇:縱觀人類歷史,改變社會的重大因素是「黑天鵝事件」,它是小概率、高影響。黑天鵝事件起到的作用是「讓新的習慣在短時間形成」。原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接受的概念,一下子就被大家接受了。

「養成習慣」,對創業和整體創新來講,永遠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它包含兩個子部分:第一是改變舊習慣,同時替代一個新習慣。這個相當難。我們一般都不會建議創業公司去做,只有大公司,有大規模的資源,才可以做;第二,本來沒有舊習慣,但因為疫情,而快速養成了一個新習慣,這對創業公司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疫情是百年未遇的,疫情會定義一個新的世界。這世界長得怎麼樣?本質上取決於今天年輕的一代,特別是年輕的創業者,他們決定做什麼?

今天我們還沒找到疫苗,還處在疫情期間,有前方和後方戰場。你剛才提到的都屬於後方。在打仗期間,醫院、學校課程和零售都必須照常進行,不然人沒法生活。遠程工作、在線教育、即時配送等等,都是後方,都會獲得加速的機會。

而前方戰場,你剛才沒提到,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高通量、即時的測試能力;第二是藥物開發能力,包括抗體藥物和抗病毒藥物;第三是疫苗開發能力。現在大的經濟體,不可能沒有國防,只不過現在這個敵人是看不見的。我們會很關注這方面的新機會,都是跟生命科學有關的,創新機會非常多。中國有很非常好的創業者群體,我們也非常希望在以後的創業營裡,有更多創業者找到類似這樣的機會,來創造可以持續的價值。

36氪:疫情期間,很多自動駕駛公司都說自己的業務獲得了刺激和增長。你曾經在百度負責過自動駕駛項目,在奇績創壇會看自動駕駛領域的項目嗎?在大公司雲集、頭部創業公司湧現的當下,自動駕駛還有哪些創業機會?

陸奇:首先,我們肯定看。每一期創業營都有非常多的自動駕駛相關創業公司來申請;第二,我們長期非常看好這個賽道,這是人工智慧技術在未來創造商業價值非常大的賽道之一;第三,人工智慧技術可以用不同的商業化形態來落地。疫情期間,早期可以落地的基本上是受限和低速場景。如果是在沒有受限的情況下落地,那它是個「使命關鍵」的場景。真正商業化的落地不是一個技術問題,也不是單純的產品問題,而是基礎設施建設、法律和其他社會基礎、總體環境的改變,因為它是「使命關鍵」的。我們認為這是一定會發生的,但是需要時間。

在此期間,有些適合大企業來做,有些適合國家來投資,他們都有不同的考量。對創業公司來說,你在創業生態裡,必須要考慮資本回報結構。機會永遠有,我們也會一直看,這是未來非常有價值的大賽道。

相關閱讀:

「YC 中國」謝幕,陸奇回應獨立始末 | 36氪專訪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請備註公司+姓名+職務+來意。

相關焦點

  • 活動推薦:奇績創壇 Group Office Hour 創業者招募
    12月12日~19日,奇績創壇將分別在「南京」(12月12日,本周六)、「上海」(12月13日,本周日)和「深圳」(12月19日,下周六)舉辦創業者交流會。陸奇博士、欒運明、曹勖文和毛聖博等奇績創壇合伙人將在現場與創業者進行深度交流,歡迎創業者報名參加。
  • 海天會協辦奇績創壇2020年上海創業者年會|12月13日見
    奇績創壇全國巡迴講座第三站:上海。Group Office Hour直通券如果你是創業者—— 此次活動,陸奇博士將會挑選少量創業項目,在現場上臺參與奇績創業營Group Office Hour,與入選項目深入交流。該環節會展現創業營如何帶創始人加速找到產品市場匹配(Product Market Fit)。請在填寫此問卷之外,也在奇績創壇官網上填寫創業營申請表,入選項目將會在活動開始前收到邀請。
  • 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未來十年將加速的四大核心趨勢|WISE2020...
    12月10日,在北京舉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峰會上,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發表了關於未來十年將加速的四大核心趨勢的主題演講。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以下是陸奇先生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這個挺重要的主題「10年未來」。而且今天的時間點也是比較恰當,因為2020年接近年底了。
  • 陸奇:「我們就像Co-Founder一樣,陪創始人一起創業」
    在此期間也邀請了頂尖的FA機構,如華興和光源到創業營為項目做點評和診斷,確保每個項目都在3分鐘內提煉出最有價值的內容。據記錄,首屆路演日Demo Day後的三天內超過40%的公司拿到了TS。長期陪伴每屆創業營結束後,項目創始人仍然可以預約office hour,並參與校友日和路演日等活動。社群內的校友也會積極為彼此做產品體驗、給運營建議、幫助對接客戶與投資人等等。
  • 奇績2020秋季創業營開始面試了
    (快速問答)是的,像打一場桌球,雙方全身心投入,瞄準—>起拍—>揮手—>擊球,下一個球。跟上期一樣,極有可能我們都沒有正式見面,創業者填完表格+參加15分鐘面試,就獲得奇績的投資和加速資格了。由於我們的面試通知是分批發出的,所有的面試名單會在8月15日之前完全發出。最終的錄取結果會在9月10日前確認,請大家耐心期待。秋季營會在9月正式啟動。如果想要申請創業營,可在電腦端進入「奇績創壇」官網申請。創業營常年可申請,不同時間提交,只是收到回復的時間不同。
  • 千萬不要學習陸奇丨底片
    2019年,年近60,常年穿著企業文化衫的陸奇,選擇了YC。如今的奇績創壇,基本延續了YC投資+孵化的模式。奇績創壇每年進行兩批招募,無需BP,創業者只需在網上報名並提交一份詳細的申請表,通過面試可以加入「創業加速營」並拿到一筆融資。
  • 選擇細分行業切入毫米波雷達 電目科技獲得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
    原標題:選擇細分行業切入毫米波雷達,電目科技獲得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
  • 融資首發|「電目科技」獲得陸奇博士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毫米波...
    來源:創業邦12月8日消息,創業邦於6月份報導過的毫米波雷達製造商——深圳電目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電目科技」)獲得陸奇博士的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電目科技創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毫米波雷達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商。
  • 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圓滿落幕 超170位嘉賓縱論新經濟
    36氪創始人劉成城表示,過去十年,新經濟企業的成長速度、迭代速度都在變快,成長周期越來越短。同時,本土創業投資行業也在快速發展,36氪作為行業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一直在圍繞創業投資做服務。WISE2020未來城市峰會、WISE2020企業服務峰會、WISE2020佛山城市產業創新交流會、WISE2020新消費峰會、WISE2020 新智慧城市峰會、WISE2020 醫療創新峰會、WISE2020 新資本峰會八大會場,邀請了超170位新經濟代表進行分享,包括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和廣東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喬羽等政府領導分享了新經濟發展的宏觀趨勢和地方產業扶持政策;奇績創壇創始人兼
  • 這才是陸奇看重的創業者:最小19歲,開拖拉機的斯坦福畢業生,棄醫從文的武大學生……
    楊淨 蕾師師 發自 中關村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陸奇的創業成績單,來了。
  • 機器之心邀你參加陸奇與Gary Marcus的老友記——AI落地還缺啥?
    7月10日20:00-21:00,在機器之心主辦的2020 WAIC·開發者日中,我們邀請到了重磅嘉賓——陸奇與Gary Marcus 進行一場1v1 高峰對話,探討人工智慧在產業落地中的各種問題及解決方案。在工業智能落地過程中,「一機一模型」讓人頭疼,工業算法難泛化,這些落差意味著,在沒有充分理解人工智慧技術的情況下大量開發人工智慧應用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 陸奇和 YC 中國的八個月
    | 36氪Pro(ID:Krtech36kr)文 | 石亞瓊2019年5月9日,YC中國秋季創業營正式招生。如同那些從零到一的創業者,陸奇帶來了他在YC中國的第一張成績單:初具雛形的本地化團隊、初步本地化的YC創業加速器產品、正在完善中的YC創投生態、過渡方案下的第一期加速營……對於外界來說,一個本地化的YC中國正在逐漸成型;對於陸奇來說,這還不夠快,他親手打造的YC中國,還想給中國創業者提供更多價值。
  • 奇績創壇首屆路演,83%為前沿技術驅動型創業公司
    來源:新浪資訊來源:奇績創壇2020年11月21-22日,我們在中關村舉辦了2020奇績創壇創業項目路演活動,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我們從「YC中國」更名為「奇績創壇」後的首屆路演日。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介紹說,今年總共錄取了30家創業公司,其中87%都是前沿技術驅動型企業,包括晶片、傳感器、腦機、生物科技等。錄取項目的創始人平均年齡33歲,最小的19歲,且其中73%都有研究生或以上學位。今年,出於新冠疫情安全的考慮,路演日分兩天舉行,每天的路演內容一致。
  • 36氪獨家|熊貓資本生變,一家VC 2.0的時代浮沉
    36氪從多位投資圈人士處了解到,從去年開始,熊貓資本原來的「四位合伙人」體系,逐漸裂變成為兩個團隊:李論(Adam)獨立一支,以大消費賽道為主;而梁維宏(Tony)和李心毅(Ryan)聚焦技術、醫療和To B領域。一個需要交代的背景是:作為原合伙人之一的毛聖博(Peter)已於今年7月末離開,加入了陸奇創立的奇績創壇。
  • 奇績創壇舉辦首屆路演日 87%為前沿技術驅動型創業公司
    11月21-22日,奇績創壇正式公布了2020年錄取的創業項目信息,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奇績創壇首屆路演日。根據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的介紹,今年總共錄取了30家創業公司,其中87%都是超前沿技術驅動型企業,包括晶片、傳感器、腦機、生物科技等。錄取項目的創始人平均年齡33歲,最小的19歲,且其中73%都有研究生或以上學位。如下是錄取創業項目的完整介紹。
  • 2020年,陸奇59歲:我給20、30、40歲年輕人的建議
    0220多歲,去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 陸奇認為,要看個人追求。 如果你的長遠理想是自己開公司,那加入創業公司,甚至直接創業,都是最好的選擇。加入創業公司或自己創業會愈發成為年輕人學習並擁有真正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 陸奇對話 Netflix CEO 哈斯廷斯 企業管理如何「放」與「管」?
    2020 年 1 月 6 日,奇績創壇的創始人陸奇與網飛 CEO 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進行了一場線上直播,共同探討了企業管理中必然要面對的人才管理、交流、反饋等多方面問題。   其中,Reed Hastings 重點探討了在創作型的工作場景下,不同於舊式按部就班的工廠模式,如何在混亂的邊界進行管理的可行性經驗,為創業者帶來一絲借鑑與思考。
  • 陸奇對話 Netflix CEO 哈斯廷斯,企業管理如何「放」與「管」?
    2020 年 1 月 6 日,奇績創壇的創始人陸奇與網飛 CEO 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進行了一場線上直播,共同探討了企業管理中必然要面對的人才管理、交流、反饋等多方面問題。其中,Reed Hastings 重點探討了在創作型的工作場景下,不同於舊式按部就班的工廠模式,如何在混亂的邊界進行管理的可行性經驗,為創業者帶來一絲借鑑與思考。
  • 網飛(Netflix)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對話陸奇:我是騰訊全球化發展的粉絲,創業的本質是帶動變革,影響世界
    以上是1月6日晚,網飛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與奇績創壇創始人陸奇的對話中分享的有關創業、有關企業管理的精彩觀點。中信出版集團邀請到陸奇博士作為嘉賓主持,對話哈斯廷斯。陸奇博士2008年加入微軟,任全球執行副總裁,而2007年哈斯廷斯開始擔任微軟董事,二人就此結緣。對話中,哈斯廷斯從初創企業、創意型企業的管理方法聊到網飛的「4A反饋法則」以及放權的真實含義。三十分鐘不到的對話乾貨滿滿,相信能為正在創業或想要創業的朋友帶來不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