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前一段時間QS進行了《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歐盟、印度、北美四個地區中,因為疫情而選擇放棄留學計劃的比例都很低,歐盟、印度都是只有7%的學生選擇放棄留學,北美為9%,中國的比例則是最低的,只有4%。
在困頓中的小夥伴依然可以堅持留學夢想,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留學帶來的巨大回報,尤其是在職場的競爭力。
名企偏愛什麼樣的人才?
相信大多數畢業生的職場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進入世界名企,過五關斬六將,最終登上職業巔峰。但想要達到目標的前提是能順利進入名企。
名企在招聘中往往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不少500強HR曾透露過校招的「潛規則」:基本先看學歷,且偏愛招某些學校的畢業生。
企業考察識別一個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求職者身上的標籤,這就是所謂的「標籤識人」。個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很難統計,群體間的差異卻可以根據經驗判斷粗略統計。假設這樣一種情況:
1. 某名牌大學畢業生10人中有7個是優秀者,3個是普通者。
2.一般高校畢業生10人中三個是優秀者,7個是普通者。
由於信息的不對稱,以及獲取信息的成本較高,企業主往往不會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具體考察一個人,而是根據他身上的&34;來判斷一個人,這樣的判斷基於以上兩種粗略的統計。
這樣的方法不一定能夠保證一定找到最優秀的人,也很有可能錯失那些真正的人才,但是企業沒有那個心思也沒有那個成本去考量這些問題,樣本是10人,倒還簡單,樣本是一千人,一萬人呢?在以前有關學歷歧視的新聞中有這樣一段話:
「收到的簡歷都用麻袋裝,不定個門檻怎麼行?」
小編找來了部分四大會計事務所和諮詢公司在職員工的教育背景數據,一起來看看澳洲哪些學校的畢業生最受名企青睞?
普華永道在職員工教育背景
PwC(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員工主要來自於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蒙納士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雪梨科技大學、麥考瑞大學。招聘對象傾向於澳洲八大及優質四星級大學。
▲
PwC Linkedin Australia數據
德勤在職員工教育背景
德勤(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主要職員來自於蒙納士大學、墨爾本大學、雪梨大學、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科技大學、麥考瑞大學,和PwC的在職員工教育背景大致相同。
▲
Deloitte Linkedin Australia
每年校招季,各大企業都會選取自己偏愛的學校舉行專場招聘會,這些Target School的學生將獲得專屬的招聘名額。
今年2月的春招,麥肯錫諮詢便在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雪梨大學、墨爾本大學、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阿德萊德大學、西澳大學等院校舉辦了專場招聘會。
▲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見,名企還是更偏愛澳洲八大的畢業生。
八大畢業生薪資更高?
此外,根據澳洲聯邦財政部的數據統計,澳洲八大名校畢業生、榮譽學位(Honours Degree)獲得者或更高學歷的畢業生,通常比其它院校的畢業生或者學歷低的畢業生收入更高,工作更穩定。
▲
Financial Review
Mitchell Institute教育政策研究專家Peter Hurley說:「儘管澳洲政府一直在提高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公平性,但企業僱主的意願是,更傾向於僱傭名校畢業生和擁有較高學歷的畢業生。」
▲
Financial Review
還有數據顯示,在失業率不斷上升的就業環境下,工作經驗不足或非八大的畢業生成為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名校畢業或研究生畢業的學生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在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高學歷人才必定是更受到企業重視和歡迎群體。
各項數據都說明了名校背景和碩士學歷是通往名企的入場券,也是獲得高收入的保障。
此時,質疑的聲音來了:澳洲八大畢業生難道畢業後都能進名企嗎?
進名企的機率有多大?
不敢說百分百,但LinkedIn的相關統計數據說明,大多數澳洲名校畢業生都進了名企。這裡列舉幾所大學的畢業生工作地TOP 10:
<墨爾本大學>
▲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雪梨大學>
▲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
▲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昆士蘭大學>
▲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八大畢業生主要在會計、金融、IT行業的世界500強工作,都是些讓人迷之嚮往的高薪行業。
澳洲八大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TOP200,教育水平相當於國內排名靠前的985高校。名企向來偏愛名校,所以大多數八大畢業生都有較明朗的工作前景,同時意味著畢業院校對學生的求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當然,有了名校加持之後,個人的其他努力也不能少哦~!畢竟比你優秀的人可能比你還努力!考證或者參加大型競賽、科研項目,多參加實習,利用網絡開闊視野和學習技能,這些提升自己的方式也一個都不能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