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大學區的積分辦法不合理?
有網民提出
單校劃片、購房時長封頂
加劇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
……
■ 發表於 2020-11-21 19:00 | 來自:深圳論壇
《投訴:龍華區試行的大學區積分規則極其不公平不合理》
龍華區試行的大學區積分規則極其不公平不合理:
1、單校劃片
根據龍華大學區的積分規則,在大學區內的房產基礎分為80分,對應單校劃片區域的房產有5分額外加分,這導致名義上試行大學區,但實際上是單享學區。
對比相鄰的龍華白石龍片區,名義上雖然不是大學區,但該學區內的三所學校(深外龍華分校、玉龍學校、龍騰學校)卻是共享的,更符合大學區內學校資源公平共享的方針,且無單校劃片的額外積分。
建議:
龍華試行的大學區(深高北、龍華實驗、民治中學)取消5分的額外加分,實施和白石龍片區相同的共享模式。
2、購房時長封頂
根據龍華大學區的積分規則,購房時長累計的積分3分封頂。造成購房居住3年的居民與9年的居民積分相同。相比之下,非大學區的積分規則中,購房積分不封頂,如果要把學區內房產作為積分條件的話,就不應該設置3分封頂的不合理限制。來龍華更久,做貢獻更久的龍華人,積分反而不如貢獻時間短,但購買了單校劃片學位房的。
這種積分規則就是在助長炒學位房歪風邪氣,公共教育資源分配上應該儘量遵循「公平、公正」原則,學位資源是政府公共資源,應該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不能成為少部分炒房客的炒作工具。
建議:
取消大學區購房時長積分3分封頂的規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特意提到教育資源不夠均衡的地方,穩妥實施多校劃片,採取隨機派位方式入學。
為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公正分配,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建議完善和優化龍華大學區積分規則:
1、取消大學區內單校劃片的5分加分
2、取消大學區內購房時長3分封頂限制
3、增加在深圳納稅時長、在深圳納稅額的積分項(增加家庭對社會貢獻的積分權重,降低房產的積分權重)
單校劃片符合教育法
已新建學校緩解壓力
會繼續落實公平公正的原則
▼
■ 發表於2020-11-27 15:30 | 來自:深圳論壇
一、基本情況
我局收到區委政法委維穩科發來的關於網友反映龍華區試行的大學區積分規則極其不公平不合理的輿情。
經核實,2016年根據實際情況,在民治街道小一選取民順小學、龍華區實驗學校、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3所學校,初一選取民治中學、龍華區實驗學校、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3所學校採用大學區方式招生,學校以「均衡教育資源、距離相對就近、主幹道路為主」等原則進行學區劃分,實行單校劃片與多校聯動的學位調劑機制,實現片區內教育資源均衡共享,單校劃片也符合義務教育法就讀入學原則,同時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上制定了相應的積分入學辦法,並很好的均衡片區內學位資源。
隨著單校劃片小區入住率及放開二胎的變化,學校學位已無法滿足單校劃片內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需求,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周邊已新建民新學校、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以緩解學位壓力。
二、處置情況
感謝網友的建議,我局會認真研究,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我區實際情況,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上修訂大學區積分入學辦法。
三、最新進展情況及下一步計劃
接下來繼續保持積極溝通的渠道,耐心細緻做好政策解釋工作;並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聯合各職能部門加快周邊新校的建設,緩解學位壓力。
認為大學區試行的積分規則不合理
所謂的紅山大學區實際成了某三個小區炒房的工具,助長炒房氣煙,屬於偽大學區,而相臨的白石龍的共享學區(深外分校)卻相對公平公正,龍華教育局一下搞出兩種不同的大學區,是不是如今探索完了該統一一下了,不然只會造成民憤越來越強烈。
@我愛大世界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龍華大學區就是個偽大學區,並不公平。
@晃悠
這個大學區從沒起到平衡教育資源的作用,反而一直助長周邊樓盤炒房的風氣,與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背道而馳,相關部門早就該管管了。
友支持目前單校劃片的積分辦法
@野馬來遛彎
就是沒有既得利益的眼紅病而已,遵循就近優先沒有錯,目前就近的資源並不夠,沒有條件去共享,讓就近的人跑更遠的地方也不太公平。
@奇虎難下
建議如果成真,到時深高北專招這兩個老小區的。然後水榭56、金亨利、匯龍灣分去實驗學校,中航的分去民治,星河傳奇的分到教科院,這對其他家長和學生不公平。
積分入學辦法事關教育資源的公平和孩子的入學問題,圍繞此話題的爭議一直存在。
大學區的積分入學辦法不可能讓所有家長都滿意,關鍵在於儘可能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平衡不同家長需求的矛盾。相關部門在認真修訂積分入學辦法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和學校、家長的溝通,及時解釋制定規則的理由和後續措施。
學區積分問題|民意採集
如果您也發現其它類似學區積分問題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報料!
掃碼添加小編微信號,諮詢提問,馬上爆料!
問政深圳
多年來廣開言路聚焦熱點,是市民網友關心社會民生、參與城市建設的平臺,也是政府部門發布信息、回應關切、收集民意的渠道,已成為深圳網絡問政主陣地。
該欄目由深圳輿情研究院運營,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民意呼聲為標準,通過動態觀測、輿論監督、調查研究和效果評估等方式致力於推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