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幅度又稱管理寬度,指在一個組織機構中,管理人員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屬人數。管理幅度過寬,會導致管理者負擔過重以致管理混亂;管理幅度過窄,會拉長決策鏈,降低工作效率。同時,管理幅度的大小還直接影響著管理層次的多少。管理層次指組織縱向劃分的管理層級的數目;在組織人數規模相對固定的情況下,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成反比關係,即管理幅度越寬,需要設置的管理層次就越少,組織趨於扁平化;反之,管理幅度越窄,需要設置的管理層次就越多,組織趨於金字塔化。
那麼,一個組織的管理幅度應該多大才算合適?一般來說中高層的管理幅度可以小一些,基層的管理幅度應該大一些,且不同時代(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不同行業(製造/貿易)、不同規模(大/中/小)乃至不同性質(國有/民營)、不同部門(銷售/服務/技術/採購/生產),都因其個性特點不同而難以一概而論,只能是採取與行業平均數對標的方式來驗證其合理性。在講述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成長、創業歷程的《我的創業史》(東方出版社,2017-10-01)一書中,劉強東披露其在2013年下半年遠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深造期間,冥思苦想、深入思考,梳理出了一套適合於京東的接地氣的管理模式,其中針對管理幅度專門提出了「8150原則」,很值得借鑑。
京東的「8150原則」
京東的「8150原則」,拆開來分別是8、15、50這三個數字。書中對此的解釋如下:
管理人員含實線和虛線下屬的管理幅度不低於8人,少於8人的情況下絕對不允許分拆業務。很多公司都是一個副總裁管著兩個總監,一個總監要管兩個高級經理……在京東,我們就把兩個總監直接砍掉,四個高級經理直接向副總裁匯報。
管理者只有在實線下屬多於15人時,才允許分拆設置平級或下級部門;任何管理者下屬不能少於8人,一旦少於8人就不需要你了;把你撤掉,讓你上面的人直接管你下面的人,從而減少管理層級。
對於業務相對單一(如分揀、包裝、配送、客服等)的最基層部門,其管理者管理幅度應更大,僅在實線下屬多於50人時才能設置平級或下級部門,或設置副職(限京東物流區域)。比如打包員,如果一個班次的打包人員不超過50個人,就只能設立一個打包主管。
中高層管理幅度:8~15
在中高層的管理幅度方面,按照傳統教科書理論是4~7人最優;亞馬遜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傑夫·貝佐斯曾提出過「兩個披薩」理論,認為一個團隊的成員總人數應該是吃飯時兩個披薩足夠,即在6~7 人的規模下成效最高——須知一個團隊內部成員之間會發生n×(n-1)/2的人際關係數量,只有在人數足夠少時才能確保所有成員之間都能相互深入了解、無縫協作,從而發揮出團隊的最大效能。進入信息化時代,特別是移動互聯時代以後,信息的傳播效率空前提高,移動辦公手段也日臻成熟,客觀上具備了管理更多下屬的條件,所以劉強東才設置了最低8人、最高15人的中高層管理幅度。
基層管理幅度:20~50
在基層的管理幅度方面,20~30人是一個業界通行的標準,比如車間的工段,大多是20~30人;再如大學本科院校的班級,一般都在30人左右;再如軍隊中每個排的編制,一般是在30~35人。2015年4月,劉強東在京東全生態服務平臺「眾創學院」成立現場上演講時,首次提出了京東管理幅度的「8120原則」,彼時京東集團員工總數是7.5萬人,要求基層管理幅度不低於20人,高的可以50人、80人;2年後的2017年,京東員工總數已經達到16萬人,20人的幅度已經不夠用了,所以增長到了50人。
管理層級:≤5
劉強東指出,工業時代的巨型組織一般都有著嚴格的層級和組織架構,但是隨著信息經濟時代的來臨,垂直層級越多的組織,敏捷性就越差,而瞬息萬變的需求和市場信息,由不得垂直型組織經過漫長而僵化的決策路徑。所以,京東「8150原則」的核心是減少匯報層級、保證組織扁平化。通過「8150原則」的實施,京東從副總裁到普通員工,中間可以砍掉2-3層,確保了從劉強東到普通員工之間只隔了5層管理者;如果沒有這個原則,京東可能會變成10層管理。
第1層:8=1×8
第2層:64=1×8×8
第3層:512=1×8×8×8
第4層:7680=1×8×8×8×15
第5層:384000=1×8×8×8×15×50
團隊成員總數:≤150
個人以為,京東「8150原則」其實還可以再延伸一下,增加一個「150」,作為團隊成員總人數的上限——這也是人類的社交人數上限,即著名的鄧巴數字150。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動物大腦的認知能力限制了物種個體社交網絡的規模;經過詳細的統計,人類個體大腦智力所允許的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後為150人。軍隊建制中一個連的編制就是120~140人,與150人相近;1927年三灣改編,毛主席說「支部建在連上」,居然與鄧巴數暗合;另外據說美國有家創業公司就把公司的車位設置為150個,以此限定人數不能超編。對於一個偉大的團隊來說,其成員之間應該是彼此信任且默契,面對迅速變化的形勢能夠即時反應且協調一致(仿佛一個人的手與腳),就像是足球隊員一樣心靈相通,其衡量標誌是每個人都能相互叫出名字——150,基本上就是你能熟悉記憶的人名個數的極限了。
京東「8150原則」言簡意賅、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大、可複製性強,且已通過數年的驗證而日臻成熟,不僅對於京東這樣的重資產巨型電商有效,對其他類型企業也有著較高的參考意義,重度推薦!
董凌雲
二〇一八年八月一日
雲說管控
交流集團管控經驗,探究企業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