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說到帶刺的植物,大多數人都覺得很煩人。因為這些帶刺的東西會意外地傷害人,或者劃破衣服。而在農村則有許多荊棘叢生的雜草。對於這些雜草,大多數農民朋友說他們非常討厭它們,特別是夏天經過它們的時候,從它們旁邊經過,一個不注意就會劃傷腿。但是呢,在農村也有一些讓農民又愛又恨的特殊的野草。
許多住在農村的朋友都見過這種雜草,尤其是在農田附近和河邊。它的葉子是三角形的,看起來像蛇頭,它的莖上覆蓋著很小的倒鉤,雜草中藥名被稱為槓板歸,但在以前的鄉村,許多老人更喜歡稱它為「蛇不過」,因為老人說這種植物到處都是倒刺。如果蛇爬過它,它就會被倒鉤劃傷,因此蛇見了它都會繞道而過,不會從它中間或是旁邊爬過去,故名「蛇不過」。
關於槓板歸有一句老話,那就是「春吃葉秋吃果」,其實這裡的意思是,槓板歸的葉子和果實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還是很好吃的。我想知道你有沒有吃過槓板歸的葉子和果實?總之,它的葉子酸甜可口,五顏六色的野果剝掉之後,巧克力形狀的黑豆般果實就可以吃了,而且又酸又甜又好吃。在我的家鄉,許多農村兒童非常喜歡吃這東西。
除了葉子和果實可以吃之外,槓板歸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據《中華本草》所記載,扛板歸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以及利溼消腫的功效,可治感冒、咳嗽、毒蛇咬傷等多種症狀。由於槓板歸莖上長有很多刺,大多數人見過但真正吃過的人還是比較少,所以下次見到時就不要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