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奶粉看起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你真的會衝奶粉嗎?很多新手爸媽都不會衝奶粉的正確方法,常常會落入以下誤區:
誤區一:先加奶粉後加水
這是很多寶媽常犯的錯誤,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兒科專家介紹:如果先加奶粉後加水,加到原定刻度,奶就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刻度會漲出來一些,但濃度適宜。嬰兒吃過濃的奶,腸胃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洩能力也難以承受。家長以為奶濃一些有營養,反而使寶寶消化不良,食慾下降,上火,發生便秘或者腹瀉。正確的方法是先加水再加奶粉
誤區二:用沸水衝嬰兒奶粉
嬰兒配方奶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開水的水溫很高,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孩子的消化和吸收,也可能會破壞一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不同品牌的奶粉所要求的衝調溫度都有具體說明,所以在購買奶粉的時候一定要看好說明再拿來給寶寶飲用。
誤區三:大力攪拌或者搖晃奶瓶
一些好的奶粉,成分裡面沒有加速溶劑或者麥芽糊精,溶解麻煩必須藉助外力才會溶解充分,但很多爸媽會粗魯的搖晃奶瓶導致奶粉產生很多氣泡,寶寶喝了之後就會不斷打嗝。
正確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部,沿同一方向搖晃瓶底,使得在水平面上旋轉,速度不宜過快,若產生氣泡,就靜置氣泡消失再餵寶寶。
誤區四:換奶粉過頻繁
轉奶的過程最容易導致寶寶腸胃不適。無論是由同品牌的一個階段換到另一個階段,還是由一個牌子換到另一個牌子,這個過程就叫做轉奶。轉奶時,必須要兩種奶粉混著吃,新奶粉的添加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漸進,直到完全過渡到新奶粉,至少要保證三天的轉奶過程,一般建議是一周的時間轉到新的奶粉。還要注意的是,寶寶生病期間以及接種疫苗期間也不適宜轉奶。
誤區五:奶瓶不消毒
奶瓶使用一次就要清潔消毒一次,奶漬不好清洗,很容易有殘留,導致滋生細菌,爸媽們可以採用煮沸的方式進行消毒,或者直接買個奶瓶消毒機也很方便省事
誤區六:用礦泉水衝奶粉
用礦泉水衝奶粉會影響幼兒消化功能,醫生指出,礦泉水不能長期飲用,尤其是嬰幼兒。礦泉水的元素含量是針對成人設計的,其含量和比例不適合嬰兒,寶寶長期飲用會增加腎臟負擔。專家還表示,礦泉水本身礦物質含量比較多,寶寶消化功能不健全,長期飲用礦泉水衝調的奶粉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者便秘,還會阻礙牛奶營養的吸收。還有就是,如果寶寶飲用鈉含量高的礦泉水,對腦部發育也會造成影響。
所以,自來水的質量符合標準,將其煮沸放涼至合適的溫度,再給寶寶衝奶粉就好了。
誤區七:反覆加熱奶液
衝好的奶液再煮沸,會破壞維生素和蛋白質,其實放置超過一小時就不宜再飲用了
誤區八:奶粉段數不合適
千萬不要給寶寶喝段數大於他們月齡段的奶粉
誤區九:涼白開+熱水衝奶粉
熱水+涼水是傳統的衝奶粉方式,其實這樣對寶寶健康也會不利
這些問題你們平時注意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