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福音醫院救回陳賡一條腿

2020-12-20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長汀縣委黨史研究專家在福音醫院舊址向記者講述歷史。 麥圈 攝

    外科、換藥注射室、手術室……在福建長汀的這座建於上世紀初的福音醫院舊址裡,還保留著當年的樣貌,這座依山而建的醫院是中央紅色醫院前身,是第一個為紅軍服務的醫院。福建長汀作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為革命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央紅色醫院前身

    「傅連暲院長用保守療法,把陳賡一條原本只能截肢的腿救回來了。」6月15日,「南粵星火路」紀念建軍90周年採訪報導團(以下簡稱「採訪團」)離開江西南昌,抵達福建省長汀縣,在中央紅色醫院的前身、第一所紅軍醫院———福音醫院舊址,聽長汀縣委黨史研究專家康模生介紹當年南昌起義軍在長汀的故事。

    在細雨中穿過一片民居,採訪團到達了依山而建的福音醫院舊址。白牆灰瓦的主色調下融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百餘年前這座醫院已初具規模。1933年福音醫院遷往瑞金,正式命名為中央紅色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正是從這裡起步。

    福音醫院原名「亞盛頓醫館」,原系英國人捐款興辦,始建於上個世紀初。1925年,在「五卅」運動後,傅連暲出任院長,「亞盛頓醫館」改名為「福音醫院」。

    康模生介紹,1927年8月陳賡參加了南昌起義,在會昌的一場戰鬥中,陳賡左腿中彈,不能動彈。「那時候福音醫院收治陳賡後發現,他的腿已經需要截肢了,但陳賡想保住他的腿,傅連暲就採取了保守療法,保住了陳賡的一條腿。」康模生說,1927年9月初,「八一」南昌起義軍從江西來到長汀,福音醫院醫務人員為南昌起義軍救治了徐特立、陳賡等300多名傷病員。

    1932年,傅連暲先後在福音醫院附設創辦了中國工農紅軍中央看護學校和中央紅色醫務學校,為紅軍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還利用教會醫院的名義,千方百計為紅軍解決缺醫少藥的困難。

    福音醫院為磚木結構的平房建築,分前後兩院,坐北朝南,由醫館、男病房、女病房、手術室、化驗室、X光室等9幢中西合璧式的土木結構組成,佔地面積1887平方米,現保存完整。福音醫院舊址1961年後先後被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成立於此

    離開福音醫院,採訪團一行來到了北山麓一座建築———汀洲試院,這裡也是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現縣博物館也設在這裡。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長汀縣城兆徵路41號,坐落在北山麓下,坐北朝南,整體建築由門房、東西兩廊兩列號房、正中大堂、左右兩列住房、大堂後廳、廂房、簡舍等磚木平房相互聯結組成。

    據介紹,這座建築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明、清兩代闢為汀州試院。為八邑科舉考生應試的院所。清代著名文學家、翰林院學士紀曉嵐曾在此擔任主考官,就居住在試院內玉衡堂。試院復原了省蘇政府辦公廳,各部委辦公室。佔地(含空地)共11370平方米。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100餘名代表出席了大會。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時出席指導大會。大會討論通過了《土地問題決議案》、《軍事工作決議案》、《經濟財政問題決議案》、《實行勞動法令決議》和《蘇維埃建設問題決議》等重要決議,正式選舉成立了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張鼎丞當選為主席。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誌著閩西蘇區進入了強盛與發展的新時期。

    「紅色小上海」還原蘇區景象

    紅色飯店、碼頭交易、商鋪林立……就在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裡,長汀縣博物館還通過蠟像、展板等方式生動地再現了當年長汀的繁華景象。

    原來,長汀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在中央蘇區時期,就享有「紅色小上海」的美譽。據介紹,長汀歷稱汀州,從盛唐至民國一千多年來曾是州、郡、路府和專署所在地。

    汀城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滿目,黨和蘇維埃政府在這裡建立了一批公營商業、合作社商業和私營商業,成為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被譽為「紅色小上海」,在五次反「圍剿」反「經濟封鎖」和籌備軍需、保障供給、生產支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了解,當時長汀中華織布廠有機織布機、手搖紡紗機100餘臺,2300多人,月產供染色白布、被單、醫療紗布等18000多匹。長汀紅軍被服廠生產軍衣、軍帽、綁腿、被單、夾被、子彈袋、乾糧袋等。

    博物館講解員介紹,為響應黨和政府「要多做衣服,支援前線,讓前方戰士有衣服穿、安心打仗」的號召,工人們每天自動加班2小時,生產勁頭非常高漲。紅軍鬥笠廠有工人108人,後來從南山謝屋村、童坊胡嶺村招收工人100多人,共計200多工人,使鬥笠產量激增,1934年僅生產9個月,產量超過20萬頂,確保紅軍指戰員長徵時人人都有一頂「紅軍鬥笠」。

    採寫:南都記者 向雪妮

相關焦點

  • 陳賡腿傷最重一次!傅連璋說截肢,陳賡大叫:沒有腿,我怎麼打仗
    看著陳賡已糜爛發臭的左腿,醫生傅連璋道:「截肢,準備手術!」陳賡大叫:「截肢?沒有腿,我怎麼走路?還怎麼帶兵打仗?」陳賡三次受腿傷,這是最重的一次。一、會昌戰鬥負重傷陳賡是1927年8月底會昌戰鬥中受的傷。當時擔任營長的陳賡率領全營擔負主攻任務。戰鬥於清晨打響,陳賡帶頭衝殺,冒著槍林彈雨攻下了三個山包。
  • 長汀召開「長汀一中和汀州醫院」外遷項目建設專題推進會
    3月16日,縣委副書記、縣長馬水清主持召開「長汀一中和汀州醫院」外遷項目建設專題推進會。縣領導劉演昌、蘭思義、廖鳳英,縣府辦、縣住建、國土、發改、教育以及衛計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在聽取大家發言後,馬水清指出,長汀一中和汀州醫院外遷項目是全縣百姓關心的大事,務必把項目做好。
  • 女護士冒死護送陳賡大將去香港,陳賡親自去報恩時,卻找不到人
    陳賡大將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事領導者,戰功赫赫的他為革命事業立下汗馬功勞。一九五五年授銜時,被授予了開國大將軍銜。在十大大將中排第四位。
  • 陳賡堅持洗冷水浴,為何身體情況不如從前?原因竟是如此
    陳賡將軍就是其中一位。陳賡大將在年輕的時候就一直有洗冷水浴的習慣,洗冷水浴對於身體健康有很多的好處,按照這樣的說法,陳賡將軍應該是非常健康的,但為何他會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去世的大將?陳賡1903年出生於湖南湘鄉,早年在家鄉的私塾讀書。他的祖父曾是湘軍的將領,所以,小時候的陳賡生活比較優渥。
  • 福建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基本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醫院增實力,百姓得實惠今年5月,長汀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並在2019年公立醫院中央補助資金分配中予以傾斜,新增安排中央補助資金500萬元。
  • 福建西大門,世界客家首府,福建長汀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長汀旅遊資源豐富,以客家文化和紅色旅遊為特色,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被中國的十大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長汀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一、長汀古城長汀古城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汀州鎮兆徵路西,地處福建西部山區,歷來是客家人的大本營。
  • 王根英:陳賡大將原配,犧牲時年僅32歲,陳賡為其守節三年
    王根英和兒子陳知非2020年9月13日22點52分,距今僅僅兩個月之前,在北京航天中心醫院,一位老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其實在認識王根英之前,陳賡曾經有過一段婚姻。1917年,當時的陳賡年僅14歲,還在小學讀書,家裡由父母做主,給他定了一門親事,讓他娶了一個比他大兩歲的媳婦。但是對於這種包辦婚姻,陳賡根本就不滿意,所以在新婚之夜,陳賡非但不入洞房,還一再要求父母把媳婦送回娘家。
  • 龍巖長汀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醫院增實力百姓得實惠
    原標題:醫院增實力,百姓得實惠 融合縣鄉,優化服務 「因患高血壓等慢性病,每個月我至少要來衛生院檢查一次。」在新橋中心衛生院裡,86歲的高桃妹告訴記者,城裡的醫生還會常常下來瞧病,如果沒有大病,基本不往縣醫院跑了。
  • 人格富魅力 韜略謀勝局——陳賡大將
    陳賡成功地組織了豆腐店之戰,頑強地阻擊了剛投入鄂豫皖的蔣軍嫡系部隊,演出了被公認為商潢戰役中最精彩的一幕。蔣軍於7月上旬陸續展開「圍剿」,而由於張國燾錯誤路線的指揮,紅4軍經受了異常嚴峻的考驗,陳賡也在胡山寨一役中腿部負了重傷。他化裝回上海治療。1933年3月,陳賡在上海被叛徒發現而遭捕。蔣介石不惜利用種種卑劣手段企圖爭取陳賡轉變。
  • 早逝的黃埔三傑之一陳賡,讓李雲龍聞風喪膽,讓蔣介石遺憾終生
    《亮劍》中李雲龍的角色深得人心,性格桀驁不馴的他,沒人能管得住,唯獨見到陳賡,畢恭畢敬。對於李雲龍這樣的人物,要恩威並濟,陳賡表面上對李雲龍嚴厲苛刻,內心卻是非常愛惜他,李雲龍對此也心知肚明,對陳賡非常敬重。陳賡的一生,短暫而傳奇,他曾是蔣介石最得意的學生,救過蔣介石兩次命,卻給老蔣系了個一輩子都解不開的心結。
  • 龍巖旅遊第三站:長汀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區!
    全市旅遊將圍繞「紅色、生態、客家」三大文化主題,突出「一縣一特色」,重點打造「七景區」,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小城,一個是福建的長汀,一個是湖南的鳳凰。這些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是寶貴的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長汀人民為之自豪的民俗奇觀。
  • 長汀汀州味道,需要你用腳步和味蕾去慢慢品味!
    可是在長汀,這一切都不難實現。她的味道,她的樸實,她的唯美,甚至她的一切都能讓你感同身受,為之讚嘆。只是,這是一座需要你用腳步和味蕾去慢慢品味的古城。 水東街 民國味,吃貨的福地
  • 大肌瘤影響子宮收縮 大出血產婦被煙臺一醫院救回
    煙臺齊魯網9月3日訊 (記者 於雅琪 通訊員 劉玲玲)「太感謝大夫護士了,我女兒真是遇上了這些好醫生,好護士,才救回一條命。那麼大的瘤子,出了那麼多的血,能救回來真是太不容易了!」2日, 在煙臺開發區醫院產科,產婦劉女士剛剛能夠下床活動,就和她的母親急忙來到醫生辦公室,滿臉喜悅地對醫護人員表達著她們的感激之情。  兩天前,劉女士因妊娠合併巨大子宮肌瘤加前置胎盤行剖宮產術,術中發現胎盤植入,巨大肌瘤又影響子宮收縮,出現大出血,產婦一度神志不清,處於昏迷狀態。
  • 周希漢生病,陳賡讓他戒菸一個月,菸癮犯了,被陳賡一頓刮鼻子
    陳賡人稱「煙筒旅長」,偏偏他的參謀長也是個「大煙筒」。每次,周希漢從陳賡那裡領了任務,就要把他的「煙筒」卷上一麻袋,讓警衛員帶著,自己則吊上一支,前去布置陣地。要知道,抗戰時期的作戰環境極其惡劣,戰士們有時連飯都吃不上,周、陳二人到哪搞來這麼多香菸?
  • 陳賡談戀愛趣事,妻子犧牲後發誓為其守節三年
    當時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的陳賡,在工人夜校做教員,對這個優秀而又年輕美麗的工人領袖心生愛慕。可惜陳賡因工作需要離開上海,沒想到兩年之後在武漢再次相遇,他想不能再放棄這個機會,在開會時提筆寫下了一個大膽直接而又熱烈的求愛情書做紙條傳給王根英:「王根英同志,我愛你!我想向你鄭重求婚,希望你嫁給我!陳賡。」
  • 揭秘:陳賡與馬日事變中的許克祥是什麼關係
    抗戰時,陳賡曾以自己親身經歷對一些幹部講述自己的信仰問題。他說:「要說社會關係,誰有我複雜?我家是大地主。在東江討伐陳炯明時,我當過蔣介石的侍衛參謀,冒著炮火把蔣介石背出重圍,救了他命。不少同志批評我說,當初不該救他,好像我犯了個大錯似的。我承認,當初我要知道他叛變,我才不幹那種蠢事,早就把他丟掉了。
  • 枕山臨溪的千年古城長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城之一
    古城西北隅有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烈士的紀念館,瞿秋白就是在長汀英勇就義的,此外城內還有福音醫院舊址等景點。一到三層,用八個展廳展示包括:花燭、添丁、成人、立灶、喬遷、金榜題名、壽誕、豐收等客家人生「八大喜」 。同時,還精心挑選出最具汀州特色的鬧春田、百壺宴、刻紙龍燈、迎花燈、走古事等民俗活動介紹,供大家欣賞。這些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是寶貴的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長汀人民為之自豪的民俗奇觀。
  • 最讓老蔣頭疼的黃埔學生,他曾救了老蔣的命,卻又棄他而去
    上海警備區知道,陳賡被抓時,他救了老蔣的命,現在他成了「燙手山芋」,不但不能嚴刑拷打,連陪笑都不行。一九二四年,陳賡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他與蔣先雲、賀衷寒並稱「黃埔三傑」,期間,因國共兩黨合作,結識了不少朋友,當時黃埔軍校有這樣一句話:「蔣先雲之筆,賀衷寒之口,但靈不過陳賡之腿」。
  • 顧順章叛變之後,陳賡與顧徹夜長談,為什麼陳賡不手刃叛徒?
    要嚴防國民黨反革命的陰謀詭計,要一體緝拿顧順章叛徒,在蘇維埃區域,要遇到這一叛徒,應將他拿獲交革命法庭審判;在白色恐怖區域,要遇到這一叛徒,每一革命戰士,每一工農貧民分子有責任將他撲滅。緝拿和撲滅顧順章叛徒,是每一個革命戰士和工農群眾自覺的光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