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後,每個省份都喜歡和北京比,「看他們考北大、清華多容易。」「應該全國一套試卷,公平面對。」「這其實很公平,大家要看一看都是什麼學生!」
特別是今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在北京擴招,這更引起很多網友的不滿,等高考錄取成績一下來,很多人坐不住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就是海澱區的「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統計表」。一個區,北京大學錄取了247人,清華大學錄取了232人,兩所高校合計錄取人數為479名。
看到這樣的消息,很多人坐不住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單純的一個海澱區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人數比好幾個省份的都要高。
但是,大家不要忘記,北京不僅僅只有海澱區、西城區,對,這裡要說西城,西城考入清華、北大的也不在少數。
你要知道北京有16個區,很多區已經連續很多年沒有考生考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甚至連人民大學都沒有,很多人在羨慕北京考生的時候,北京的家長也在羨慕其他省市的考生,比如河北,羨慕衡水中學。
另外,我們還要知道一個數據,每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將近50%的考生都留在了北京,這些人大部分都在海澱、西城,我們算一算吧,海澱、西城很多考生的父母都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畢業的,學霸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應該算正常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起來,北京大學一次辯論會曾經的話題,北京大學擴大在北京的招生是好是壞,就這個話題,北京的學生一句話,讓很多人無言,那就是,他們的家庭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最終讓自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別人只是個人努力怎麼能比呢?
有些人說,清華北大不是全國的清華北大,而是北京的清華北大!對於這樣的話題,有些網友也說了:「我們要培養人才,對於北京的考生來說,他們從小接觸了最好的教育,開闊了見識,我認為應該這個錄取數字還很少!」
說到這裡,我也想說一個事情,高考是公平的事情,不管是招生多還是招生少,都一樣,我們在看到北京錄取人數的時候,我們也要看到北京考生的素質,這個是潛在的東西,看不到,但是若干年後,卻顯現明顯!
記住,北京的16個區,比如門頭溝,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考生了,我之前說過,門頭溝排名第12名的學生,也只能走一個一般的211院校,當你們在羨慕北京考生的時候,你看看你身邊的資源,其實,你們比北京考生幸福!
不要說北京卷簡單,同樣的學習環境,在北京,我相信,很多地方的考生比不上北京的考生。
2020年高考,雖然全北京只有不到6萬人報名高考,數據不大,當你認為他們都是985院校、211院校的學生時候,你們可以真正的和北極的家長聊聊,他們的壓力,比你更大!
寫在最後,沒有人隨便成功,也沒有人享受優質資源,唯有自己努力,創造下一代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