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0月19日電 秋冬季節為流感高發季,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自10月5日臺灣開始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以來,民眾接種熱潮導致疫苗供不應求。對此,日前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緊急宣布,50到64歲公費對象暫緩接種流感疫苗,引發民怨。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等臺灣媒體消息,據統計,2020年臺灣公費流感疫苗採購量為603.57萬支,截至18日已接種量已超過325萬支。預計11月3日全部公費流感疫苗將配送完畢。
受疫苗數量不足影響,臺大醫院、臺北榮總醫院、國泰醫院等7所臺北醫院紛紛公告暫停疫苗接種服務,視後續配送數目而定。臺大醫院更兩度宣布暫停疫苗接種。
針對疫苗不足情況,臺北市衛生局宣布對公費疫苗實行「定額配送」,自20日起將只集中配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屬12區院外門診部每天100劑疫苗。
公費疫苗難打的同時,自費疫苗施打與日俱增,許多醫院庫存告急,正緊急調貨。醫院方面證實,自費疫苗施打量每天增加約1成。對此,臺大醫院宣布自費疫苗接種採取掛號制。
《聯合報》報導,醫護人員紛紛抱怨自己成了「疫苗之亂」的炮灰,批評當局明明可以預期今年民眾接種疫苗會更踴躍卻無分流制度,而是一次性開放所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的名額,導致疫苗數量不夠,醫護人員只有挨罵的份。
國民黨臺南市議員王家貞質疑,此時當局的「超前部署」在哪?她認為,當局在政策公布之前應搜集更多資訊,讓市政決策更加精確有效。
針對臺灣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亂象,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19日出席活動時表達道歉,表示「請民眾稍微忍耐」。對此中時新聞網發表評論,認為蘇貞昌遇事只會讓民眾忍耐,批評臺行政機構是「只會一直道歉的執政團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