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龍頭券商的財富管理轉型備受券業矚目,以數位化經營為轉型核心的華泰證券,正在為客戶打造財富管理的全新體驗。
近年來,伴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財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長,財富管理業務逐漸成為證券行業愈發關注的熱點領域。公募基金投顧服務在券商的試點,也成為券業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契機。財聯社記者專訪了華泰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樊昊。
核心觀點:
1、90後甚至95、00後等年輕人群對於數位化、智能化的接受程度很高,財富管理數位化、智能化是未來不可阻擋的方向。
2、國內財富管理轉型更側重共同做大用戶基數,基於各自差異化稟賦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把財富管理市場做大做強,才能更好為客戶提供更專業、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
3、通過固化工作流程,總部大平臺可以直接觸達一線投顧,進行動態管理;平臺也可以串聯起各種服務資源,更加精準賦能一線投顧;總部直接為全國2000多名投資顧問提供一體化的策略輸出,提升業務效能。
4、基金投顧業務是券商從交易、銷售驅動走向資產驅動,從賣方服務走向買方服務,從佣金收入模式走向費用收入模式的開始,也是把「投資」與「顧問」的專業優勢真正轉化為個性化服務體驗和差異化服務價值的開始。
5、「漲樂星投」在費用模式上也做了相關創新,根據客戶的資產規模、參與期限,階梯式收取帳戶管理費,客戶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優惠。部分基金申購費、贖回費等還可直接在帳戶管理費中抵扣掉,不重複收費。
6、在投顧的績效考核方面,公司將投顧與客戶的利益充分綁定,重點關注客戶資產規模、持倉周期、服務滿意度等,讓客戶評價成為投顧綜合績效考核的重要部分,積極引導投資顧問樹立專業化、精細化、全方位服務客戶的理念。
以下為採訪實錄:
財聯社記者:從用戶的角度審視,華泰證券財富管理轉型需要把握好哪些需求?
樊昊: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益提高,我國財富管理市場近年來也快速發展。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測算預計,2021年中國的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將達到220萬億,財富管理市場的發展潛力依然非常廣闊。這也對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對於券商財富管理發展轉型來說,主要把握好三類需求:
首先,是隨著網際網路浪潮成長起來的90後甚至95、00後等年輕人群。他們雖然剛踏上財富積累的道路,但其代表了市場的未來,是未來財富管理市場的核心主體。他們的需求呈現出的特點是目前可投金額較少、人群分散,但他們對於數位化、智能化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所以,財富管理數位化、智能化是未來不可阻擋的方向。
其次,市場已經形成了80後、70後的中產階級財富管理的市場中堅,目前中國中產階級的隊伍具備了相當大的規模,他們是當前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他們一方面具有較好的財富積累和理財意識,另一方面又背負著房貸、教育、醫療以及未來養老的壓力。在財富管理需求上,既有保值的需求,更有增值的需要。
第三,隨著老年化趨勢的日益發展,掌握了一定財富的50後、60後人群也逐漸進入「退休」或「準退休」的狀態,其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也呈現出追求穩健等特點。
財聯社記者:華泰證券如何與銀行及第三方服務商一起共建財富管理的良性循環生態圈?
樊昊:隨著國內財富管理市場規模的日益增長,參與機構在數量上越來越多,在種類上也越來越多元,各類機構在投研能力、產品創設、場景體驗、渠道網點等方面的稟賦和能力也各有所長。在面向規模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領域,機構之間雖有一定競爭,但更多的還是基於各自差異化稟賦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把財富管理市場做大做強,才能更好為客戶提供更專業、優質的財富管理服務。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踐行者和券業發展的推動者,華泰證券具有較強的專業投研能力和數位化平臺。以公司今年推出的「漲樂星投」基金投顧服務為例,正是基於美國子公司AssetMark的基金研究框架,綜合產品表現、投研團隊等維度,以及因子分解、投資策略驗證等模型,從全市場超過7000隻公募基金中,篩選出100多隻漲樂星投的備選配置標的並動態調整,打造出主動管理策略、量化策略兩大類10餘個不同風險層級的策略組合,對應『打理閒錢』、『跑贏通脹』、『追求收益』三大類投資需求場景,客戶可結合自身風險偏好、投資期限、期望收益率等進行選擇投資。
財聯社記者:華泰證券如何藉助智能化更高效、高質地完成財富管理轉型?
樊昊:自2019年在行業率先提出全面數位化轉型以來,公司加碼布局金融科技前沿領域,財富管理業務總部驅動的平臺化發展模式充分釋放效能:面向客戶的移動服務平臺「漲樂財富通」APP與面向投資顧問的工作雲平臺「AORTA」在迭代升級中強化功能、深化貫通。通過固化工作流程,總部大平臺可以直接觸達一線投顧,進行動態管理;平臺也可以串聯起各種服務資源,更加精準賦能一線投顧;總部直接為全國2000多名投資顧問提供一體化的策略輸出,提升業務效能。
數位化平臺的發展推動了客戶規模和活躍度大幅躍升。截至2020年6月末,客戶數較2019年底新增超110萬,總數已超1505萬,客戶總資產達3.92萬億元,同比增17%。根據滬深交易所數據,2020年1-6月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14.62 萬億元,同比增長32%,保持行業第一。另據易觀智庫統計,漲樂財富通6月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911萬,7月突破1000萬,刷新券商行業記錄。
藉助數位化平臺,華泰證券創設有競爭力的金融產品線,加強投資研究體系對產品配置的支持和客戶需求引導,2020年上半年金融產品銷售規模達2,638.07 億元,同比大增57%。同時,成為獲得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的7家證券公司之一,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服務「漲樂星投」,促進投顧賣方服務向買方服務轉型,提升客戶資產配置服務能力。
財聯社記者:基金投顧業務如何服務於華泰證券的財富管理轉型?具體有哪些手段和實現路徑?
樊昊:基金投顧服務的推出,是證券行業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重要裡程碑。對於券商而言,這是從交易、銷售驅動走向資產驅動,從賣方服務走向買方服務,從佣金收入模式走向費用收入模式的開始,也是把「投資」與「顧問」的專業優勢真正轉化為個性化服務體驗和差異化服務價值的開始。
長期以來,投資者在進行基金投資時往往存在產品選擇困難、追漲殺跌、持有期短等導致投資者難以獲利的痛點。「漲樂星投」基金投顧服務的推出,旨在藉助在投資研究領域的長期積澱,依託業內先進的「人+平臺」投顧服務體系,為投資者提供基金投資管家式服務,使得「客戶親力親為」升級為「專家一站式打理」,有望幫助其解決擇基、擇時及追漲殺跌等問題。
與此同時,「漲樂星投」在費用模式上也做了相關創新,根據客戶的資產規模、參與期限,階梯式收取帳戶管理費,客戶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優惠。部分基金申購費、贖回費等還可直接在帳戶管理費中抵扣掉,不重複收費。這種創新安排,旨在引導投資顧問持續關注客戶投資需求、風險承受能力和客戶資產的穩定性,提供更全面和持續的顧問服務,形成投資者、投資顧問及公司利益的一致性,促進行業的良性循環。
此外,作為一項全新的基金投資理財服務,大多數投資者也需要一個逐漸認知和市場培育的過程。公司將積極依託線下專業投資顧問團隊和漲樂財富通APP在線投顧,一對一地做好投資者的諮詢答疑;同時通過直播、短視頻、互動測試等方式,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讓客戶能逐漸了解並接受基金投顧服務。
財聯社記者:華泰證券如何為客戶開展多元化資產配置的財富管理?
樊昊:一是數位化平臺賦能服務方面,公司全力建設了服務於多平臺的一體化的數位化財富管理大中臺體系。通過將業務的應用組件化,數據管理的集中化,動態支持各業務場景的應用,滿足產品快速的上線和精細化用戶運營的需求,將數位化智能化服務貫穿於用戶的整個生命周期,同時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打造數據驅動的服務組織,為客戶匹配多元化、適宜的服務和產品。
二是專業化投顧服務方面,公司積極推進投資顧問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藉助平臺內的互聯互通,總部對一線進行策略輸出,提升業務效能。在投顧的績效考核方面,公司將投顧與客戶的利益充分綁定,重點關注客戶資產規模、持倉周期、服務滿意度等,讓客戶評價成為投顧綜合績效考核的重要部分,積極引導投資顧問樹立專業化、精細化、全方位服務客戶的理念。此外,前期推出的「漲樂星投」基金投顧服務,也將為投資者提供「專家一站式打理」的基金投資管家服務,進一步豐富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的財富管理選擇。
三是有競爭力的金融產品體系方面,公司基於客戶需求,依託自研金融產品研究系統TEC,全市場精選引入產品,推出「漲樂星選」基金服務。同時,公司充分發揮行業第一方陣的綜合實力優勢,發起「行知聯盟」,與知名基金公司在內的聯盟夥伴一起,發揮協同優勢共同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多元化的金融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