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谷歌(英國)首頁上的「歷史上的今天」塗鴉,紀念了在1942年5月9日上演國家隊首秀的英格蘭隊首位華裔國腳,也是首位非歐裔球員弗蘭克·仕(Frank Soo),這也讓不少中國球迷感到好奇,這位英格蘭的華裔國腳為何一直不為人所知?
很多中國球迷首先注意到的是弗蘭克·仕的姓「仕」,這在中國也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姓氏,根據統計中國的「仕」姓人群在2000人左右,而在維基百科上以及部分香港媒體的報導中,都把弗蘭克·仕的中文名叫做「蘇衛清」,但弗蘭克·仕其實並不姓蘇也不姓「仕」,而應該姓區,與中國足球名宿區楚良同姓。
不過據弗蘭克·仕的後人表示,弗蘭克·仕從來沒有使用過中文名。
弗蘭克·仕的父親是一位水手,名叫區君仕(Our Quan Soo),是廣東開平人,因為中西姓名差異導致的登記問題,未能冠以區姓,反而以「仕」(Soo)字作為了姓,蘇衛清可能是後來中文媒體誤譯並流傳至今。
1914年3月12日,弗蘭克·仕出生於英格蘭德比郡,有6個兄弟姐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母親是蘭開夏郡人,不過弗蘭克·仕一家人在德比郡的生活並不長久,後來短暫地在謝菲爾德停留,最後來到利物浦經營了一家洗衣店。
在被球探發現之前,弗蘭克·仕只是一名普通的辦公室文員,偶爾會為諾伍德以及西部德比男孩俱樂部參加比賽,1933年他被斯託克城以400英鎊的價格籤下,幫助球隊在1932-33賽季升級英甲,並在1935-36賽季坐穩了主力,1938年還成為了斯託克城的隊長。
弗蘭克·仕在斯託克城一呆就是8年,出場173次打進5球。
在世界足壇範圍內,斯坦利·馬修斯爵士的名字都廣為人知,作為唯一一位在球員時代就被封爵的英格蘭球星,他在1956年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歐洲足球先生,有意思的是,弗蘭克·仕就曾經和馬修斯在斯託克城當過隊友,甚至當時很多球迷都認為同為邊鋒的兩人中,弗蘭克·仕要比馬修斯更為優秀。
弗蘭克·仕正值25歲的當打之年時,1939年二戰的爆發阻礙了他的成長,其後他繼續效力斯託克城,同時在一家工廠工作,後來還加入了英國皇家空軍,閒暇時間除了為斯託克城和英格蘭國家隊踢球外,還曾經以臨時球員的身份為埃弗頓、切爾西、雷丁、米爾沃爾和布倫特福德等球隊出場。
1942年5月9日,在威爾斯卡迪夫的尼尼安公園球場,弗蘭克·仕首次代表英格蘭隊出場,對手正是威爾斯隊,他的入選當時被視為英格蘭體育界打破種族藩籬的重要標誌,此後他共為三獅軍團參加過9次非正式的國際比賽,目前仍是唯一一位代表過英格蘭隊出場的華裔球員。
1944年10月14日,在溫布利球場,弗蘭克·仕(右一)代表英格蘭對陣蘇格蘭。
1945年離開斯託克城後,弗蘭克·仕又先後加盟了萊斯特城、盧頓和切爾姆斯福德,並在1950年退役開始了教練生涯。
1951-52賽季,弗蘭克·仕執教了義大利帕多瓦俱樂部,隨後帶領挪威國家隊徵戰了1952年的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後來又來到瑞典,執教了多支瑞典的足球俱樂部,1955年還帶領尤爾格丹隊拿到過瑞典頂級聯賽的冠軍。
1959-60賽季,弗蘭克·仕回到了英格蘭執教斯肯索普聯,前不久去世的英格蘭足壇名宿格雷厄姆·泰勒當時正好在這支球隊效力。
弗蘭克·仕(左一)與英格蘭隊隊友們在一起,右五為馬修斯
賽季結束後,弗蘭克·仕又回到瑞典,最終在1964年結束了教練生涯,回到了英格蘭。
在那個年代,儘管從小在英格蘭長大,但長著一張華人面孔的弗蘭克·仕還是受到了一些種族歧視。
1975年,弗蘭克·仕在接受斯託克當地媒體採訪的時候曾表示,他身體內流淌的「中國血液」是他沒能獲得更多為英格蘭隊效力機會的原因,這也讓他在退役後選擇離開了英格蘭,而長期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執教,也讓他在英國國內並不廣為人知。
在漢普頓公園球場,弗蘭克·仕(後排右四)代表英國皇家空軍對陣蘇格蘭。
退休後的弗蘭克·仕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1991年1月25日,在當地的一所鄉村醫院中去世,享年76歲。
2016年11月,英國作家蘇珊·加德納撰寫了一本弗蘭克·仕的傳記《The Wanderer: The Story of Frank Soo》(流浪者:弗蘭克·仕的故事),並通過眾籌方式成功出版,弗蘭克·仕也終於通過媒體的介紹漸漸地為英國和中國球迷所知。
2016年,一家以弗蘭克·仕命名的基金會成立,每年還會舉辦五人制足球比賽,以紀念這位華裔球員對足球運動做出的貢獻。
在弗蘭克·仕留存的照片中,他的笑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基金會的官網介紹,弗蘭克·仕在踢球時的暱稱正是「The Smiler」(微笑者)。
在那個華人形象古板而不苟言笑的年代,弗蘭克·仕用自己燦爛的笑容和體育的力量,向整個英國社會展示了華人的全新形象。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圖片來源:弗蘭克·仕基金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