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加入二胎的行列,爭取家中有兒有女,湊成了一個「好」字。
由於醫學也不斷地進步,選擇剖腹產的孕媽也越來越多。
那麼,第二次剖腹產和第一次有什麼不同呢?
剖腹產想要「二胎」要注意什麼?關於剖腹產的這些事兒,婦產科醫生有話說。
醫生解讀:剖腹產又稱為剖宮產,是一種常見的非自然分娩方式。
剖腹產,顧名思義,就是在腹部切開一個縱向或者橫向的創口,層層剖開到達子宮,直接把新生嬰兒取出。
剖腹產具有快速便捷的特點,但與順產相比,產後恢復得更慢。
剖腹產主要是解決不能正常分娩、難產的重要手段,不是每個產婦的必經之路,很多因突發疾病、肥胖、產道狹窄、巨大兒而不能正常分娩的孕婦,必須要及時進行剖腹產手術,以免影響孕婦和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
醫生解讀:很多孕婦頭胎剖腹產,二胎仍然選擇了剖腹產,雖第二次剖腹產和第一次剖腹產的手術過程是一樣的,但仍然有這三個方面的不同。
1. 手術難度不同
第一次剖腹產手術難度比較小,操作起來沒有太多顧忌,寶寶足月後可選擇一個好日子剖腹生產即可。
第二次剖腹產手術難度是比較大的,醫生要考慮傷口的恢復程度、麻醉效果,以及傷口粘連程度、產婦的身體狀況等等。
2.麻醉效果
相比第一次剖腹產,第二次剖腹產的麻醉效果比較差,這是因為第一次麻醉之後,麻醉部位會產生粘連。第二次再進行麻醉,效果就遠遠不及第一次,這意味著第二次剖腹產的寶媽,會感受到更多的疼痛。
3.產後恢復不同
第一次剖腹產的寶媽,45天月子期之後,身體就恢復得差不多了,而第二次剖腹產的寶媽,年紀本來就大一些,加上第二次剖腹產,身體機能消耗大,恢復就更慢一點,一般月子期至少要兩個月。
醫生解讀:二胎政策放開了,很多剖腹產媽媽開始備孕,頭胎剖腹產又想要二胎的寶媽,這幾個方面一定要注意。
1.剖腹產有間隔期
頭胎剖腹產的媽媽,第二胎一定最好有2年以上的間隔,畢竟子宮上的傷口需要時間恢復,剖腹產間隔兩年再懷孕,也是為了避免傷口破裂的風險。
2.孕檢要按時做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剖腹產刀口的恢復狀況通過B超能檢查出來。疤痕子宮的媽媽,在備孕前,可以去醫院檢查傷口恢復狀況。
3. 避免巨大兒
為了避免在孕期發生子宮瘢痕裂開,瘢痕子宮的孕媽們應當在孕期時刻關注自己和胎兒的變化,建議胎兒不要養得太大,不然會增加產婦分娩的風險。
4.不要用力擠壓腹部
為了防止子宮瘢痕破裂,孕期做對腹部擠壓的動作,如開車、騎車等。孕期一旦出現不適要立即就醫,尤其是出現陰道出血、分泌液過多、腹部陣痛等症狀。
四、瘢痕子宮再分娩選擇剖宮產還是陰道分娩
瘢痕子宮二次分娩選擇陰道分娩或剖宮產需 要結合產婦瘢痕子宮的恢復情況,如果瘢痕部位癒合良好,則 可以考慮採用正常的陰道分娩,如果癒合的效果不夠理想,則 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確定分娩方式。
總的來說,第二胎剖腹產的寶媽,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順產相比,剖腹產本來就有風險高、恢復慢的風險。頭胎是剖腹產正在備孕二胎的寶媽,更要注意養好身體,才能應對各類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