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原因有些行業至今未營業,除了電影行業外,熱愛相聲的朋友們都期待著德雲社能早日開箱。德雲社是北京大型相聲團體之一,口碑和知名度最佳。是由郭德綱和張文順創辦而成,如今已有上百位員工,知名相聲演員有嶽雲鵬、張雲雷、郭麒麟、燒餅等人。
郭德綱的半生江湖
如今的郭德綱有很多頭銜,德雲社創始人、演員、導演、脫口秀主持人等等,擁有嶽雲鵬、秦霄賢、張雲雷等一眾徒弟,大家都親切稱呼他為「爸爸」。早年的郭德綱相聲之路相當坎坷,如果小編沒有深入了解,只看現在風光的德雲社,無法知道郭德綱對相聲的痴愛,可以這麼說,沒有郭德綱,就沒有德雲社,相聲也會逐漸沒落,毫不誇張的說,郭德綱對相聲的發展功不可沒。
郭德綱,73年生人,天津相聲演員,相聲是一門藝術,講究要拜師學藝,否則你沒有師傅領進門,之後的路很難走,也會受到同行的打壓欺負。郭德綱也不例外,他深知他急需拜一個師傅,在當年的相聲圈裡,郭德綱的風評並不好,相聲演員姜昆一派對郭德綱抵制,以至於沒有大師收他為徒。但侯耀文力排眾議,堅定郭德綱必有作為,收郭德綱為徒,在拜師儀式上,那一刻,郭德綱是笑的最開心。也就師傅侯耀文最懂郭德綱,他說到「郭德綱一路坎坷走來,勢必要嫉惡如仇」。
郭德綱在拜師傅侯耀文不到四年時間,侯耀文就去世了,或許沒有侯耀文的庇護,德雲社在那幾年的發展受到了同行的阻礙。但好在也堅持下來了,和老搭檔于謙兩人被稱為德雲社的中流砥柱。在今年6月23日是侯耀文老先生的忌日,郭德綱前去祭拜,多年來亦是如此,不流於形式做給別人看。德雲社其他相聲演員也在微博上紛紛悼念,燒餅期盼地寫道「保佑我們早日開箱」這也是德雲社目前最大的問題了。幾百號人指著相聲吃飯呢。
德雲社目前已經發展了20多年,在北京以天橋為主劇場,另在多地擁有眾多劇場,甚至劇場開到了墨爾本,可以說是相聲享譽國際,走出國門。郭德綱從來不忘本,是一個感恩的人,從德雲社後臺供奉的五位祖師爺就能看出來,到如今德雲社的後臺供奉著五位祖師爺,每年大年三十,固定節日,開箱封箱都會燒香拜祭他們。一是郭德綱師傅侯耀文是恩人,在沒有背景沒有錢的時候,只有侯耀文提攜他。二是老搭檔張文順先生,張文順是德雲社創始人也是早期郭德綱的捧哏,亦師亦友的存在。三是李文山老先生,德雲社元老級人物,任勞任怨,授業育人,不爭不搶。為德雲社做了很多貢獻。四是金文聲,老藝術表演家,稱為祖師爺,對郭德綱和于謙等人都指點過。五是東方朔,古人。相聲界都稱他為祖師爺。知恩圖報是郭德綱的原則,所以這五位被供奉在後臺。
成名談何容易?
成名談何容易?為了發展德雲社,為了相聲事業,了解郭德綱早年吃過的苦就知道德雲社現在為什麼這麼好了,早年為了能在相聲舞臺上找到一席之地,他經歷過一段艱難的時期,1995年,郭德綱從家鄉天津北上,自幼學習相聲,會各種戲劇唱腔,怎麼說也該到了出人頭地的時候,可萬萬沒想到,到北京才是他經歷最艱難的一段時光,他沒錢沒背景,為了學相聲他參加電視臺的主持人資格,被安排在玻璃房內24h生活,在街上被人眾目睽睽。這樣沒有錢掙,每天的吃飯問題都困難的時光他足足堅持了一年。
到了後來,他有了師傅,有了他的天,德雲社也發展得越來越好,他調侃這段時光自己也沒有瘦下來,還是那麼胖,或許其中辛酸只有他自己明白。為什麼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包括嶽雲鵬在內,都稱呼郭德綱為「爸爸」,沒有郭德綱就沒有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幹啥,自己靠什麼生活。有師傅就有安全感。再大的事師傅都會幫頂著。郭德綱多年來,為德雲社的員工沒少出錢出力,他經歷過所以他更能懂得他們的不容易。嶽雲鵬的大火離不開郭德綱的運作,他從嶽雲鵬的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生子當如郭麒麟,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郭麒麟的教養離不開郭德綱的培養,他曾接受採訪說到,我只要把他三觀教好了,就不會差到哪裡去。至於聽不聽話,那就是他的事情。郭德綱的成功也驗證了他說的一句話「可以沒文憑,但不能沒文化!可以不上學,不可以不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你的書讀得多了,人生也就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