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真正敢鬥和珅的是四個小人物而不是劉墉紀曉嵐王傑福康安阿桂

2020-12-23 半壺老酒半支煙

在辮子戲裡,劉墉劉羅鍋、紀昀紀大菸袋、鐵將軍阿桂都曾智鬥和珅,而那個真正的八旗貴胄福康安卻跟和珅穿了一條褲子。但是在正史中,劉墉紀曉嵐都跟和珅關係不錯(很長一段時間紀昀都是和珅的得力部下),沒事在一起喝喝酒寫寫詩,其樂融融。倒是福康安和阿桂很瞧不起和珅,基本不跟他說話,但也僅僅是老死不相往來而已(和珅曾彈劾福康安成功)。要說正面發生衝突唇槍舌劍吵得臉紅脖子粗,那是一次都沒有,狀元出身的大學士王傑,也只是半開玩笑地說和珅「貪墨」,一雙小白手,很會抓銀子。真正敢當面鑼對面鼓跟和珅叫板的,可不是這些翎頂輝煌的一品大員和「血統高貴」的八旗貴胄,而是四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朝中大佬對和珅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而是小人物們紛紛挺身而出呢?原因無外乎四個。

在解釋為什麼只有小人物才敢鬥和珅之前,咱們還是簡要介紹一下這四位可敬的小人物的正義之舉。第一位叫曹錫寶,這個名字大家不陌生,因為《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演了。陝西道監察御史曹錫寶想從「劉全逾制」打開突破口,進而拔出蘿蔔帶出泥扳倒和珅。可是彈劾的奏章在乾隆的辦公桌上躺了好幾天,這才派人到劉全家勘察,結果劉全已經拆了大房子,正穿著一身破衣服掃地呢。於是乾隆大怒,痛斥曹錫寶「據一時無根之談,遽入人以罪,使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好像曹錫寶倒成了周厲王身邊的那個小人——乾隆或許像周厲王,但曹錫寶卻絕不是小人。那麼究竟是誰向和珅乃至劉全走漏消息讓他們做好準備的呢?乾隆清楚,和珅清楚,曹錫寶也清楚。這件事的結果是曹錫寶被通報批評並「革職留任」。而當時的情形是「和珅聲勢薰灼,舉朝無一人敢於糾劾,而錫寶獨能抗辭執奏,不愧諍臣」。這話是嘉慶皇帝顒琰親口說的,他說的「舉朝」,自然也包括劉墉紀曉嵐王傑董誥福康安阿桂。

剩下的三位分別是「燒車御史」謝振定,後被和珅指使其他御史彈劾而免職;御史錢灃多次彈劾和珅,並扳倒了和珅收了錢提拔起來的山東巡撫國泰,結果乾隆把錢灃調到和珅手下當差,「和珅知其家貧裘薄,凡勞苦事多委之,積勞成疾死」;還有一個叫管世銘的軍機章京,剛被提拔為御史的當天晚上,就起草奏摺要彈劾和珅,但是第二天一上班,卻接到一個通知:你還留在軍機處上班,你還是沒有上奏摺彈劾人的權力!

看見了吧?跟和珅對著幹的這四個可敬的小人物,都沒落個好下場,而劉墉紀曉嵐福康安阿桂等人卻榮華富貴一生,而且在後世名聲也都不錯,小人物勇鬥和珅的故事甚至也轉嫁到了他們的頭上。與那些能夠接觸到平民百姓的基層監察御史不同,祖父是四川布政使(相當於省長)、父親是軍機大臣的劉墉,父親是首席軍機大臣、姑姑是皇后的福康安,包括前面咱們提到的「名臣」,幾乎都是「官二代」「官三代」,這些人都知道和珅身後站著是誰——官宦世家子弟和皇親貴胄,深諳為官之道,他們一生的目標就是討得一個人的歡心,因為他們的榮華富貴都是這個人給的。至於平民百姓,那離他們太遠了,而且老百姓頂多誇他們一句「某青天」,口惠而實不至,朝中大佬們是很不屑的。這就是和珅劉墉福康安阿桂不肯與和珅正面衝突的第一個原因:他們也想打老虎,可是一看老虎背後還盤著一條龍,於是都慫了。

這些朝中大佬不肯或者不敢與和珅針尖對麥芒叫板,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他們自己也不乾淨:劉墉靠文字獄起家;紀昀為貪官盧見曾通風報信;福康安動用軍隊用漕船給自己蓋房子運金絲楠木;阿桂也曾被彈劾「勾結張廣泗,蒙蔽訥親」,結果因為是大學士阿克頓之子,而且姓章佳氏,這才被免去一死。筆者前幾天撰文,說清朝的官員拉出來排頭砍去,可能有那麼一兩個冤枉的,但是隔一個殺一個,那就有很多漏網的。事實上清朝,或者說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的官員是天下烏鴉一般黑,頂多有一兩隻「灰肚白脖」的,那就是難得的「清官」了。林則徐死後三個兒子分家,除了房產土地,每個人「才」分了兩千貫現錢,曾國藩驚嘆之餘稱之為千古第一清官。這就是朝中大佬們不敢跟和珅硬幹的第二個原因:和珅是大貪巨貪,但是朝中大佬們也幾乎沒有一個沒伸手撈過銀子,大哥不說二哥,彼此心照不宣而已——和珅的二十項大罪,並沒有貪汙一條——就是貪汙再多,也不會被判死刑,畢竟負責判決的三法司也得給自己留條後路。

前面兩條是朝中大佬不肯或者不敢勇鬥和珅的原因,下面兩條是小人物敢於勇鬥和珅的原因了:第一,就是這些小人物都是從平民百姓中來,到平民百姓中去,在一片「康乾盛世」的讚歌聲中,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官員,知道老百姓正在吃草根樹皮和觀音土(乾隆年間百姓有多苦,不能看辮子們的塗脂抹粉,可以看看馬戛爾尼的日記和屬國的《李朝實錄》)。一邊是朝中大佬花天酒地歌舞昇平,一邊是平民百姓啼飢號寒賣兒賣女(在清朝人販子是很受歡迎的,因為他們不是偷孩子去賣,而是幫很多父母為孩子找一條活路)。所以這些有正義感的御史們才會衝冠一怒,跟「天下貪王」和珅公開叫板,但是在乾隆這個昏君的包庇下,和珅屹立不倒,倒是那些為民請命的官員下場悽慘。

這些可敬的小人物之所以敢鬥和珅,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他們無所畏懼少有顧慮——反正就是芝麻綠豆大的官,丟了也就丟了。但是這些小人物變成大人物之後,情況可就變了,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官位的高升,慢慢也就忘了自己的初衷,從「為民請命」變成了「為己謀利」。比如圓滑的劉墉,曾經也是個熱血青年;比如清廉的朱珪,老年也變得大權獨攬專橫跋扈還經常被屬下貪官忽悠,而朱珪也成了一些惡人的保護者。

上面總結了真正敢鬥和珅的是這四個「小人物」而不是劉墉紀曉嵐王傑福康安阿桂的四個原因,這當然很不全面。因為眼界的局限,筆者可能想得不夠全面和深遠,但是腦海裡卻總浮現出《芋老人傳》裡的一句話:天下有縉紳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相關焦點

  • 乾隆帝心中,阿桂的地位比和珅高,為何阿桂不鐵血鋤奸呢?
    如果按電視劇看呢,堪稱對手的那無疑是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但現實很骨感,這倆人沒有一個乾隆帝看得上眼的,地位、待遇也很有限,想與和珅爭短長,無異自尋死路,尤其紀曉嵐,他幹的那些破事,死了也不冤。乾隆在世的時候,紀昀和劉墉只能處於蟄伏狀態,不敢輕舉妄動。
  • 和珅阿桂劉墉和福康安一起吃飯,應該怎麼排座次
    況且劉墉沒有爵位可以和另外三人抗衡,即便與他們三人同桌吃飯,也只能恭敬地坐在末席。據此推測,無論是哪種尊卑排序,劉墉都會排在四人最末。其餘身為滿臣的福安康、阿桂、和珅三人的座次排序也是大有講究的。此處分三種不同的情況。
  •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什麼官職?他真的能與和珅平起平坐嗎?
    紀曉嵐雖然與和珅保持著很好的交情,但是他同樣也與和珅的政敵比如劉墉、朱珪、王傑等清流文官也保持非常不錯的友誼,所以紀曉嵐在和珅當權時代,並沒有與和珅同流合汙。當然紀曉嵐家境殷實,而且紀曉嵐才名名震當世,靠才華就能賺很多錢,所以紀曉嵐沒必有與和珅同流合汙共同貪腐,因此歷史上的紀曉嵐雖然不算是清官,但也不是貪官,他是乾隆朝後期為數不多不與和珅同流合汙的高官之一。
  • 如果和珅、阿桂、劉墉和福康安4人一起吃飯,座位順序該如何排?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清朝時期的座次尊卑:以坐北朝南之位為最尊者;然後本著「以右為尊」(以餐桌對面的人看來的右)的基本原則,予以用餐座次安排,具體座次安排在下圖可以詳盡表現:所以,我們只要弄清楚和珅、阿桂、劉墉和福康安四人的尊卑地位,就能明確這四個人再一次用餐時的座次安排。
  • 假如和珅組飯局,劉墉阿桂和福康安一起吃飯,座位應該如何排序?
    百家號作者獨家創作假如和珅組飯局,劉墉阿桂和福康安一起吃飯,座位應該如何排序?這四個人分別是和珅、福康安、阿桂和劉墉了,他們四人可以說都是做到了官場的頂峰了,而是都是做過大學士的人,在清朝這就是相當於做到相位了,但是即便是這樣,他們之間也是有著高低的區分的。
  • 和珅、紀曉嵐、劉墉的官職分別是什麼品級?誰的級別最高?
    乾隆一朝,名臣很多,但和珅肯定是乾隆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大臣。論名氣,是和珅>紀曉嵐>劉墉。論才學,三個人各擅專場,難分高小。論恩寵,和珅>劉墉>紀曉嵐。論官職地位,和珅>劉墉>紀曉嵐。論名譽,紀曉嵐>劉墉>和珅。
  • 和珅在朝堂上的對手,不是紀曉嵐也不是劉墉,而是這三個人
    談及和珅,大家腦海裡立即就浮現出《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皮笑肉不笑的王剛老師。說到對手,大家同樣會立馬反應出該劇中才華橫溢的紀曉嵐。然而正史上,他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和珅的權位可比紀曉嵐大多了。那麼他在朝堂上真正的對手又是誰呢?
  • 和珅經常對紀曉嵐說,只有劉墉和阿桂敢不理我,阿桂究竟何許人物
    乾隆皇帝是一位自稱十全老人的君主,也是有史以來活得最久的皇帝,因為康熙爺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對康熙爺的尊重,在執政六十年時主動退位給兒子,但是眷戀皇位的乾隆,只把皇位給了嘉慶,真正的大權依然握在手中,做了近四年的太上皇。
  • 乾隆讓劉墉和錢灃查倒了和珅的親信國泰,但和珅依舊安然無恙
    劉墉比乾隆年輕8歲,此時也六十多了,歲月不饒人。這時候年輕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和珅比乾隆小了將近40歲。和珅26歲就擔任了戶部三庫郎中,得到乾隆的賞識後他青雲直上,不久就掌握了翰林院的實權。小時候的貧窮,讓和珅做官時想著儘快出人頭地,初出茅廬不怕虎,他和清官一起打擊福康安等朝中顯貴。
  • 紀曉嵐和劉墉,根本不是和珅的對手,只有他才有資格!
    可以說清朝權利最大,和皇帝關係最近的幾個職位,除了太監總管以外,和珅都幹過,而且幹的還特別好,也正是因為如此,讓和珅的勢力無比龐大。那麼,在朝廷之中,有什麼人敢和和珅公然叫板呢?
  • 歷史上,和珅的對手當真是紀曉嵐,千萬別被電視劇誤導了
    而要說起歷史中的和珅與紀曉嵐,兩位還真的不是電視劇中那樣的鬥智鬥勇,相反,比和珅年長26歲的紀曉嵐總是受到和珅在官場上的照拂,而且,兩人的關係更是亦師亦友,所以,紀曉嵐根本算不上是和珅的對手,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也只是為了製造趣味氛圍而歪曲了史實而已。
  • 劉羅鍋和紀曉嵐加起來都沒有資格鬥和珅,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以前,有過兩部電視劇,一個叫《宰相劉羅鍋》,另一部叫《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面講述的是劉墉和紀曉嵐如何智鬥和珅的故事。三人都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臣,都死於嘉慶年間。其中和珅是年齡最小的,也是死的最早的,但是官職確實最大的。另兩位都是正常死亡。
  • 和珅不怕阿桂也不懼劉墉,唯有此人讓他忌憚,因為乾隆老給他撐腰
    乾隆中晚期,朝堂之上聚集了一批資歷老、輩分高的老臣,滿人中有阿桂,漢人中有劉墉、紀曉嵐、王傑、董誥等人。這些人都是歷經宦海沉浮,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的,乾隆對這些老臣可謂知根知底,頗為信任的。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匹黑馬——和珅。
  • 一代貪官和珅的真正的對手是誰?並非劉庸和紀曉嵐
    一代貪官和珅的真正的對手是誰?並非劉庸和紀曉嵐一個人的存在總是有價值的,有的人的存在是為了幫助部分人,而有的人的存在卻是為了襯託部分人。這也證明了自古有一句話,人生而有值。是的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有些偶然的成分,但是也是必然的結果。
  • 歷史上,和珅在朝堂上的真正對手是誰?為什麼?
    清代的中央機構中,內閣大學士聲望最高,軍機大臣權利最大,御前大臣和內務府總管大臣與皇帝最親近,這四個關鍵職位,和珅都擔任,還兼職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又有誰能和他抗衡?紀曉嵐?乾隆都說他就是和倡優一樣的弄臣,歷史上的紀曉嵐遠沒有電視劇上風光。劉墉?
  • 和珅一生最怕的四個人,劉墉排第二,和珅:最後一個是我的剋星
    和珅一生最怕的四個人,劉墉排第二,和珅:最後一個是我的剋星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出現了很多富甲一方的大人物,例如中國商人公認的的鼻祖陶朱公,明朝的沈萬三,清朝的胡雪巖等等。他們之所以能夠腰纏萬貫,是因為他們具備異於常人的眼光和智慧,能夠先知先覺,有敢為天下先的膽略和魄力。
  • 同樣是鬥和珅,我認為《宰相劉羅鍋》比《鐵齒銅牙紀曉嵐》更深刻
    小時候有兩部經典的清官鬥和珅的電視劇,一部是很早的《宰相劉羅鍋》,另一部是後來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兩部劇基本都是杜撰的情節,一部是劉墉鬥和珅,一部是紀曉嵐鬥和珅,而事實上,劉墉和紀曉嵐都主要是文人,雖然沒有與和珅上一條船,但並沒有與和珅公開爭鬥,特別是紀曉嵐,只是個修四庫全書的書生罷了,據說還風流成性。真正與和珅鬥過的是王傑,《日落紫禁城》裡面更接近史實一點。不過雖然說都是杜撰的電視劇,但是看起來都很妙趣橫生。
  • 和珅一生當中最主要的對手到底是誰
    首先,我們要知道和珅權勢最大的時期是在乾隆後期,那時就連後來的嘉慶皇帝都要對和珅虛以為蛇,搞韜光養晦之策,而且和珅還在朝中大搞結黨營私,大多數朝臣都與和珅有所關係,而他的主要對手則是以下這四位。
  • 和珅一生中有很多對手,最強勁的並非紀曉嵐,而是作為大將軍的他
    在人們心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紀曉嵐的論爭,兩個人在朝堂上水火不容。紀曉嵐因為看不慣他的奉承作為,所以經常會和他有矛盾。在很多人看來,和珅一生中一共有三個敵人,其中最大的敵人就是紀曉嵐。剩下人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劉墉了。當然這些都是電視劇中的演繹,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說法。和珅一生中有很多對手,最強勁的並非紀曉嵐,而是作為大將軍的他。
  • 和珅一生三大對手,兩個是杜撰,一個和珅根本不敢得罪!
    電視劇中和珅與紀曉嵐是對手,兩人既是敵人又是朋友。紀曉嵐才思敏捷,智慧過人,秉公執法,不徇私情。通過自己的才智揭露了和珅的種種罪行,因此廣大觀眾非常喜歡紀曉嵐。歷史上的紀曉嵐其實與和珅並沒有什麼交集,電視劇中與和珅交集很深,只是因為劇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