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重倉股都是經過認真研究,而且是所有機構選擇的結果,機構的選擇,有類似戴維斯雙擊的效果。機構堅定持有,就是帶動股票上漲的因素,就算股票是垃圾。
一般來說具備很高的確定性,尤其是對未來的研判,往往意味著會走出長期的上升趨勢。這一點,恰恰是散戶最缺乏的地方。
那麼,為了避免高位買入的解盤擔憂,今天給大家做一次大致的梳理。
貴州茅臺
貴州茅臺是信仰和神話,誰都知道茅臺賺錢,但是他的價格讓90%的人望而止步。
現在買一手茅臺需要18萬+,自從2003年低點算起資金,茅臺股價已經漲超400倍。
什麼概念?你在17年前,斥資25萬元買入茅臺,現在已經翻到了1個億。
A股市場主力扎堆配置消費、醫藥,追求所謂業績確定性。而茅臺又是盈利能力、業績確定性最優的夢中情人,自然會有大量資金擁簇。
美的集團
上世紀90年代是洋家電的天下,三洋、松下、日立、東芝等空調借著強大的技術實力把持著市場,唯一的問題就是貴,普通人難以承受。
彼時,美的、格力等國產空調不足以與洋品牌抗衡,不得不採取低價競爭打法,從而在夾縫中求生存。
美的集團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成為中國製造業的代表企業。
業務選擇上,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市場需要什麼產品,公司就做什麼產品。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為了盈利,這種邏輯並沒有錯,但企業一直處於高度競爭的狀態,有時候也會遭遇重大挫折。
美的集團發展到今天已經有13萬多員工,市值超過5000億,已經是享譽全國的優質企業。
五糧液
11月5日,五糧液股價收漲2.53%,一舉衝破萬億市值,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支萬億市值的股票。
從年初至今,五糧液股價漲幅超過150%,總市值也從2017年的兩千多億元,暴漲到超萬億,三年翻了5倍,比茅臺還兇猛。
今年5月15日公司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表示今年已開啟團購工作。團購和直控終端方面的持續深耕為五糧液未來的產品放量和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恆瑞醫藥
醫藥股成為近年來A股最耀眼的存在之一。龍頭恆瑞醫藥,過去8年股價上漲15倍。
最近兩年時間不到更是漲了150%,其市值也突破了5000億元。
恆瑞醫藥是以生產抗癌創新藥為主的企業,公司的產品不單是賺錢這回事。
這對人類社會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因此,公司具有長期存在的價值。
公司的資金雄厚,主要來源來源源不斷的經營利潤。2020年上半年財務報告顯示公司
擁有現金95億元,交易性資金資產58億元,可以確保未來的現金流量。
格力電器
以格力電器2020年的基本情況參照現在的股票價格計算,估值約為17.6倍。
近些年,公司的估值波動區間在9.7倍-13.9倍,對比17.6倍的估值,現在還是有些偏高的。
那麼,對應2021年、2022年的估值呢?
經過計算,分別約為15.3倍、14.1倍。雖然較平均估值區間,仍舊處於上沿水平,但有回購加持,有望平均估值波動區間上移,對應未來二年,算是處於合理區間吧。
格力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
眾所周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在很多人眼中這兩者區別並不大。大家認為格力電器是一家好企業,有一定的原因是大家認為董明珠是一個好企業家,是一個敢拼幹事的人。
但是,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完全靠一個人能夠持續長青。
當下很多企業已經完成了從「個人崇拜」到「制度經營」的過程,包括京東、華為、阿里巴巴,甚至格力電器的對手美的等。
然而,格力電器自始至終只有一個董明珠。她是董事長,也是總裁。
很難想像,如果哪天沒有董明珠了,格力電器還能走多遠?
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的科技很厲害,科技專利,各類獎項和比賽非常出色。2012年,保險行業陷入低迷,增員困難,保費增長困難,利潤率不高,新業務價值堪憂。
但結果呢,我們看到,隨後5年,行業年新業務年複合增長25個點;中國平安更是年複合增長34個點,遠超同行。未來來說,增速不會再如此猛烈,但兩位數的增長,還會持續多年。
我相信,未來5年,中國平安的內在價值,依舊能保持15-20的增速在增長,這樣,目前的價格買入持有,3-5年後,回報肯定也會非常不錯。畢竟,中國平安的優勢還在於:保單風險極低,股東回報逐年隨運營利潤快速增長,長期目標是客戶,代理人,公司,三方共贏。
老規矩,喜歡的朋友點個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