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設備都開始智能化的時候,有一件小設備卻被很多人說「用戶體驗太差」。這件東西就是電視遙控器。通常一個電視遙控器上會有超過30個按鍵,但人們會經常使用到的按鍵只有三五個。
正是對電視遙控器的不滿,Thiru Arunachalam 在2008年和朋友一起創立了 Peel。很多人知道這家公司是因為今年6月阿里巴巴的5000萬美元投資,其實在 Peel 前一輪融資中阿里巴巴已經是重要投資者之一。而他們也即將迎來第一億名用戶。
當然,阿里巴巴投資的並不是一個電視遙控器的替代品。現在的 Peel 已經成為了「電視節目收看平臺」。同時 Peel 匯集了上千家電視臺的實時播放信息,還可以和主流流媒體服務連接,並控制客廳多種娛樂設備,成為「家庭娛樂控制中心」。
近日 PingWest 採訪了 Peel 聯合創始人、CEO Thiru Arunachalam,他和我們分享了自己創業的很多故事。
(Peel 聯合創始人 Thiru Arunachalam。後面電視屏幕實時顯示 Peel 的用戶量以及其他關鍵數據。)
「我以為只有三個人會用這個東西」
Peel 成立於2008年,Thiru 告訴 PingWest,當時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在智慧型手機上做一個電視遙控器的替代品。
不過在2008年做手機電視遙控器也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電視遙控器接收的是紅外信號,很多智慧型手機並沒有紅外發射器。Peel 的解決辦法是自己生產一個硬體,手機可以通過藍牙連接該硬體設備,然後通過這個設備向電視發射紅外信號。
但是生產硬體並不是 Peel 想做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是電視遙控器的替代品,那麼看起來發展空間也很有限。
在創業一年多以後,Thiru 決定在 Peel 應用裡加入電視節目信息,將 Peel 做成「遙控器+電視導航」的結合。不過他自己對這個想法也並不是十分確定。「我們兩個聯合創始人和核心工程師自己有這樣的需求,我們擔心世界上可能只有我們三個人會用。但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做了。」Thiru 說。
結果我們現在都看到了。這個「遙控器+電視導航」的應用非常受歡迎,接下來 Peel 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這一點展開和深化,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優勢。
也是在差不多「轉型」的時候,Peel 由於擴張過快,導致了資金緊張。Thiru 表示,這是他創業以來最困難的一段時間。當時公司有30人左右,為了維持運轉,他不得不進行裁掉了近一半的員工。另外,當時資金緊張也和 Peel 為了連接電視需要生產硬體有關,而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 Android 手機支持紅外,Peel 也放棄了硬體部分,專注在把軟體做好。
艱難選擇:iOS 支持者擁抱 Android 平臺
就在 Peel 成功以「遙控器+電視導航」打開市場的時候,有兩家手機廠商找上門來希望和 Peel 合作。一家是索尼一家是三星,都是 Android 手機廠商,都想要獨家合作。
不過,在這兩家公司之間選擇並不是讓 Thiru 最為難的一件事情。對 Thiru 來說,最困難的是在 iOS 平臺和 Android 平臺之間做出選擇。作為前蘋果公司員工,Thiru 是 iOS 最堅定的支持者。但是,從商業層面來說,Android 是更好的選擇。
原因有二:一是部分 Android 手機已經開始配備紅外,那麼 Peel 就可以省去硬體產品,直接控制電視,而 iOS 設備並不支持紅外;二是當時 Android 已經有了不錯的發展勢頭,從硬體數量上有可能很快超過 iOS。
於是作為創業者的 Thiru 決定擁抱 Android 平臺,並且選擇和三星合作。合作的條件是三星的 Android 會支持紅外,並且預裝 Peel 應用,而 Peel 不再支持其他手機。合作時間為一年。
這是 Peel 發展史上最重要的合作之一。當時三星並不是 Android 領域的老大,但就在合作的這一年,三星逐漸確立了 Android 手機領先者的地位,而 Peel 也獲得了大量的用戶。
不過2010年也是整體 Android 手機大發展的一年,回過頭看,如果沒有和三星的獨家合作,Peel 是否能獲得更多用戶呢?
Thiru 說:「我並不後悔和三星合作。雖然從用戶量上來說,如果我們和更多手機合作可能會獲取更多用戶,但更重要的是,三星幫助我們建立了生態系統。現在大部分 Android 手機都支持紅外,這非常有利於我們的業務,而這個趨勢可以說是由三星帶起來的。如果沒有這次合作,可能現在支持紅外的 Android 手機也不會很多。」
(除了電視,Peel 還可以控制客廳中的多種娛樂設備)
依託於社交網絡的商業模式
每當有重大賽事的是,Twitter 上都會有大量關於該賽事的討論,大部分討論都來自電視觀眾。一些電視劇也開始嘗試在播出時在畫面下方顯示實時的 Twitter 消息,以增加觀眾的互動。
這些都是社交網絡和電視節目的結合,但現在更多案例都是從電視到社交網絡,社交網絡成了人們討論的地方。那麼能否把人們從社交網絡,引導到電視畫面裡呢?電視臺和電視節目製作方一定會喜歡這樣的工具。
Peel 的核心商業模式就是幫助電視節目或者劇集從社交網絡中引流,從而獲取收入。Peel 為電視臺和節目方製作了一個發布平臺,他們可以將任意一集電視節目(無論是當前直播內容還是流媒體視頻)通過連結的形式發送到社交網絡裡,用戶在手機上點擊該連結就會進入這集電視在 Peel 應用中的頁面,再點擊一步就可以在電視上觀看這集節目。
比如當「生活大爆炸」正在電視上播出時,CBS就可以通過自己的 Twitter 帳號發送一條包含節目連結消息,用戶在手機上點擊之後就會進入到「生活大爆炸」在 Peel 上頁面,再次點擊即可將電視轉到CBS觀看正在播放的這集電視。
在這個「導流」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從手機到電視,而這正是 Peel 的核心功能。可以說 Peel 的商業模式就是把網際網路導流,應用到了網際網路和電視節目上。而未來這種導流並不一定局限於網際網路和電視,還可以是網際網路客廳的各種娛樂設備。
不過對於 Peel 未來是否會成為家庭娛樂的中心,Thiru 表現的非常冷靜。他表示,遙控器會很重要,但是未來5年仍然會有很多新的東西被發明。「我知道很多人會說手機會成為核心、或者路由器、或者機頂盒,但我認為現在說還為時過早。」
阿里巴巴和中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Peel 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Peel 總部在山景城,中國是他們唯一的有海外公司的國家。
今年早些時候,Peel 收購了一家位於上海的公司。原本這家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收集國內實時電視節目,而 Peel 要進入中國市場,獲取中國電視臺的實時電視節目可以說是第一步。
但現在這家公司同時也在負責 Peel 的中國產品。Peel 原本有中文應用,但是他們中國團隊明確表示那樣的應用不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
「我本來根本不信那些,我覺得我們的應用適用於全世界的用戶。但他們做了一個更適合中國用戶的版本,而且數據顯示他們的效果更好。於是我就服了,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他說。
Thiru 告訴 PingWest,這家公司其實是阿里巴巴推薦給 Peel 的。而未來在中國市場,Peel 和阿里巴巴也有很大的合作空間。雖然他對具體合作三緘其口,但還是提到了阿里巴巴的手機作業系統,電視盒子等相關產品,甚至淘寶——除了視頻內容,電視購物也可能成為 Peel 和阿里巴巴潛在的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