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弦在樂曲中的應用

2020-12-13 知臨藝術

和弦是樂曲運行的基礎,是音樂塑造形象的重要因素,明白了和弦進行的規律,我們會對音樂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在講解調式中的和弦之前,我們先複習一下調式吧,以C自然大調為例,音階、音級、名稱我們都再熟悉一下。

在《關於調號那點事兒》一文中,我們已經講到,C大調的主音(I級)有兩個親屬,就是它上方的純五度屬音(V級)和下方的純五度下屬音(IV級),在這三個音上構成的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它們是調式中最重要的三個和弦,集中反映了大調式的音響特徵,所以I、IV、V級三和弦也被稱為調式的正三和弦。在自然小調中,也是一樣,I、IV、V級和弦都是小三和弦,它們是小調式的正三和弦。除主和弦之外的II、III、VI、VII級和弦稱為調式的副三和弦,它們在使用時分別從屬於不同的正三和弦。

F大調各級和弦

「學習的目的全在於應用」,我們學習和弦,當然也是要拿來應用的。由於主和弦(I級)、下屬和弦(IV級)、屬和弦(V級)這三個正三和弦已經能夠表達出大調的音響特徵,所以在給音樂伴奏時,我們主要是使用這三個和弦來給樂曲伴奏,有些曲目甚至只用正三和弦就可以完成伴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少女的祈禱》中的一段樂譜,分析一下它伴奏聲部的和弦使用。

這是一首bE大調的曲子,它的I級和弦是bE,IV和弦是bA,V級和弦是bB。

這裡面的bB7和弦是在屬和弦bB的基礎上再疊加了一個三度音bA,因為bA與根音bB是七度關係,所以我們叫它屬七和弦,後面我們會專門來講解這個和弦,這在裡我們暫且就把它看作是屬和弦(V級)吧。

這樣我們發現《少女的祈禱》這麼一首名曲,盡然從頭到尾只用了I、IV、V級和弦來為旋律伴奏,有沒有感覺很意外!而且差不多都是I——IV——V——I的規律進行,這是傳統音樂和弦進行的經典模式。那我們弄清了它的和弦構成,彈奏起來是不是會更加的得心應手呢。

實際上在我們給一首歌曲統配伴奏的時候,最初也可以只用正三和弦就可以了,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的規律需要弄明白,以後的課程裡我們慢慢道來。

好了,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了,更多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後續咱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和弦編配中的色彩代理及常用技巧!
    在和弦應用中,我們經常把與甲和弦具有一定共性或相似性的乙和弦,來當作或代替甲和弦所使用,這裡的乙和弦便可稱做是甲和弦的代理和弦。從傳統和聲理念出發,大小調式音樂體系中被取而代之的甲和弦一般應該是調式中的對應主要協和三和弦,即前面說過的正副三和弦。代理和弦的應用目的,一般均定於色彩和弦的引入,進而產生打破常規的曲線變化美,來豐富和聲效果。
  • 和弦功能色彩大解析!(附19個常用和弦詳解)
    Em,即3級和弦,也是一個十分柔和的和弦。音樂的進行中有了她馬上就會變得柔美而略帶憂傷。1-3-4的 進行,也即在C大調中的C-Em-F是一個很常用的進行。樂曲中本來用1級和弦的地方有時可以考慮換成3級 和弦,音樂立即就不強硬了。港臺音樂中這種手法很常用。
  • 和弦理論
    這種和弦手法在流行音樂中被廣泛應用,鄧麗君的歌曲《愛的箴言》就使用了該和弦,著名的聖誕歌曲全曲多次使用該和弦。這個和弦十分有色彩,恰當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及伴奏比原來豐富得多。當然仍舊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為DO時使用該和弦,因為它會與和弦的#1音衝突。6,一級七和弦這也是一個離調和弦。
  • 很實用,吉他中的萬能和弦!
    以C大調為例,1645其實就是C大調的1級和弦「C和弦」,6級和弦「Am和弦」,4級和弦「F和弦」,5級和弦「G和弦」,這四個和弦的縮寫,被稱之為「1645」組合。1625就是C大調的1級和弦「C和弦」,6級和弦「Am和弦」,2級和弦「Dm和弦」,5級和弦「G和弦」。為什麼這幾個和弦可以套用在大部分的歌曲上呢?
  • 和弦,進入音樂世界的「眾妙之門」!
    和弦全部按三度音程關係疊置的形態,叫做的和弦的原位,把根音向上轉位八度則形成第一轉位,再把三音也向上轉位八度則形成第二轉位,其實它們都是同一個和弦。在實際應用中,和弦甚至可以有更多的表現形式,比如下圖中左手的和弦。
  • 電子琴左手和弦練習方法技巧,想學習和弦的看過來
    1 電子琴和弦伴奏中,經常使用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小七和弦(屬七和弦)和小小七和弦。2 C調常用C F G Dm Em Am E7 G7 Dm7 Em7 E Bd im 等等。
  • 和弦總動員,所有和弦為我所用
    例如《漁光曲》裡的第二樂句:III級和弦包含屬和弦的主音5,因此有較強的屬和弦功能傾向,可以直接替代屬和弦使用,尤其是當V——I的進行中I級用VI級替代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前面的V級換作III級,以形成III——VI的四度進行,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四度是非常有動力的和聲進行。
  • 鋼琴簡譜左手和弦一般配合方法
    家裡有一臺電鋼琴,最近對它特別感興趣,早些年曾陪兒子上過電子琴課,對鍵盤大概有個了解,就試著玩玩,只是光彈右手,音感不佳,所以試著去了解和弦,也看了一些音樂基礎知識,將簡譜配左手簡單和弦的體會提出來和愛好者共同討論:一般情況下,大調樂曲可用「
  • 和弦晶片C520的結構與典型應用
    1 和弦鈴聲概述 和弦原來是樂理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按照三度關係疊置起來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音的結合;而在音頻器材的工作設計領域中,和弦指的是多個音源同時發音,也叫複音、多音(polyphony
  • 分享一篇電子琴練習樂曲心得體會
    1 選好適合自己又特別喜歡的樂曲後,可以在識譜、唱譜階段,先去聽一下這首歌曲的原版和翻唱的至少兩個版本,是器樂演奏的樂曲,就去網上儘量找一下跨界不同的兩種樂器演奏的兩個版本 ,這樣你對曲子節奏和音色就有了一個初步的整體感覺。
  • 小白寫歌——和聲進行之和弦功能
    其實「和弦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就拿Am來說,它在C自然大調中,是Ⅵ級三和弦,是副三和弦,不穩定和弦;但它在a和聲小調中,它是Ⅰ級和弦,是主音三和弦,是穩定的和弦。但只有大三和弦及小三和弦才可以是穩定的和弦,因為穩定的和弦一定是協和和弦,其它的(諸如減三、增三、所有的七和弦或更複雜的和弦),因為它們都是不協和和弦,所以也都是不穩定和弦。一般情況:樂曲的最後一個和弦,一定是穩定的和弦(但也有例外)。
  • 音樂基礎知識:和弦的轉換
    在上一講講了省略記號,實際講的就是音樂陳述中樂曲相同內容的反覆如何記譜,我忽然想到了另一種類型的反覆,那就是和弦的反覆,如何記譜呢?這一講就來跟一起學習和弦的轉換。前段時間有百家號朋友在評論我的圖文作品時曾說,要我講講和弦的轉換。
  • 快速學會即興伴奏——屬七和弦
    聽一下效果吧,這裡是比較慢的速度,建議大家也是先用慢速,保證樂曲的連貫性。今天咱們來講一下屬七和弦,屬七和弦就是在屬和弦(572)的五音上再疊加一個三度音(5724),因為這個音與屬和弦的根音之間是七度關係,所以我們稱它為屬七和弦。由於疊加一個七度音,使得和弦更加地不穩定,有更強的解決到主和弦的傾向,在進行到主和弦後也具有更強的穩定感,所以一般以V7——I 的形式用在樂曲的結尾處。
  • 掛留和弦的構成原理與應用
    屬七V7中的出現比較普遍,其作用是增加音樂的張力,含有四度留音的Ⅴ7和弦,相當於G7sus4掛留和弦。在格什溫《藍色狂想曲》中(例3),使用了掛留和弦C7sus4,這個和弦出現在4/4拍的第一拍,四度留音出現在和聲結構內部,留音沒有預備而是直接出現,之後下行二度解決。
  • 如何一次性搞懂轉位和弦?你的疑問我承包了!
    、五音或者七音為最低音的時候叫做和弦轉位,這種和弦稱做「轉位和弦」為了大家更好的認識轉位和弦,在這裡譜君給大家舉個例子:例如:上圖中的D/#F和弦就是複合和弦,複合和弦常用的分為兩種一種是轉位和弦一種是分割和弦轉位和弦簡單的講其實就是把原和弦的組成音的順序按照音階上行的順序重新排列了其中和弦根音由該和弦其他的組成音代替了,比如上圖中的D/#F。
  • 肺炎期間在家學習即興鋼琴——固定把位和弦應用
    伴奏音型中的和弦應用,用的比較多的是以四部和聲為主,在把位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通常上三聲部以三個和弦音的形式出現來進行歌曲即興伴奏。上三聲部的和聲效果得到延續,根音靈活運用一般情況下省略。把位得到了固定,即興伴奏起來就更加方便。
  • C調和弦詳解及F大橫按練習方法!
    不過在曲子的中間可以儘量少用主和弦,否則老是給人以終止感,樂曲的進行也會很硬。Am和弦是指由6、1、3三音疊置構成的小三和弦,即大調式的Ⅵ級和弦、小調式的Ⅰ級主和弦。Am和弦彈法是左手中指按4弦2品位,無名指按3弦2品位,食指按2弦1品位。
  • 即興課:如何使用代理和弦?
    如說Dm7 - G7 - Cmaj7,這是C大調的Ⅱ-Ⅴ-Ⅰ進行,代理和弦是把Ⅴ級G7換成#C7和弦,代替後之前的和弦進行就會變成Dm7  #C7   Cmaj7,#C7是Dm7下方小二度的屬七和弦,同樣他還是G7和弦上方增四度的屬七和弦。
  • 和弦套路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和弦的連接邏輯中,我們也可以利用上述原理來安排音樂框架,使某歌曲或樂曲的骨幹由一級、四級、五級構成(統稱正三和弦),再配置其他和弦二級、三級、六級、七級(統稱副三和弦)進行連接。為了方便講述,後面用羅馬數字代表和弦級數:I、II、III、IV、V、VI、VII怎麼理解以上敘述呢?
  • 關於「增六和弦」
    增六和弦(英語:Augmented Sixth Chord)是一個包含增六度音程的和弦,最初起源於文藝復興時期,在巴洛克時期進一步發展,並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音樂中形成明確的風格。法國增六和弦此和弦之所以名為」法國」是因為其中的音都包含在一個全音音階中,讓人聯想到法國19世紀的音樂(特別是印象主義音樂)。用和聲功能則可被分析為降五音的重屬三四和弦,即♭5DD。根據和聲進行理論,上主音不會移動;主音則會向下移至導音,最終變成屬和弦。另一種形式為主音不會移動,而上主音則上升至中音,形式了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