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梁挺福·2010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博文一發布就引起很多家長的關注。今年北京高考志願填報剛剛結束時,就有十來位非常熟悉的家長多次敦促我早點發布《梁挺福·2011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內容,家長們的信任使得我誠惶誠恐,唯恐我的一些「胡思亂想」給你們的孩子誤導了。
說實話,既然我花費不少的精力和時間撰寫梁氏版2011高考作文大猜想,當然希望所寫內容有些靠譜和貼邊,那也不枉浪費我的「智慧」和大家的「厚望」。從去年的「大猜想」的結果來看,好像我的內容有那麼一點點的貼邊,如「全國卷1:有魚還捉老鼠富二代」,「江蘇卷:綠色生活低碳」等。今年可不知道還有沒有那麼一點一點的幸運。
今年的《梁挺福·2011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去年的模式,「大猜想」一共有11大內容,每個內容都濃縮為一個精短扼要的題目,每個內容都由3個要素:題目、素材和啟示組成。這樣架構方便於家長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後的真實內涵。這11大內容幾乎覆蓋我認為當前核心的熱點內容和價值觀,而這些內容恰恰是出題者最想通過以試卷的方式跟未來的社會建設者進行對話和交流,來判斷出他們所思所想,從而進一步推動和發展優秀文化教育的發展。古人說「文以載道」,作文還能反映考生對當代社會的思考與認識,培養人格力量與文化使命感。
梁氏版的「大猜想」雖然少不了的「猜的因素」和「賭的成份」,但是依然能看出我對高考作文的重視,作文「大猜想」肯定會是我每年高考前的一道大作業、大任務。我一直認為作文最能反映一個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字功底,能寫一手好文章,將受用終身;另外,高考作文分數(60分)在高考總分中所佔40%的比重,比例份額較大,業內有句行話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見作文在語文學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
[作文猜想一]快時代與慢生活·快與慢的度
一、作文素材
今天是一個崇尚快捷的時代,「快」無處不在,信息有「快報」「快訊」「快信」,傳遞有「快遞」「快運」「快件」,出行有「快車」「快艇」「高鐵」,唱歌有「快歌」,攝影有「快照」,婚姻有「閃婚」,寫作有「快槍手」,餐飲有「快餐面」,連購物都時興「秒殺」。
「快」使得經濟快速成長,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會呈現出全然不同以往的面貌。在這樣的快節奏中,你還記得「慢」嗎?你認為今天還需要「慢」嗎?你怎樣看待「慢」與「快」的主題。
二、構思點撥
品味當今時代萬象,反思生活之本源。「快速時代」成名要快,致富要快,內心仿佛總有一個聲音驅使著人們賣力地工作,拼命地賺錢,快餐果腹,行色匆匆。然而,人們的靈魂卻往往跟不上身體的步伐,當大自然的野趣和閒情逸緻離人們越來越遠,當過勞死、抑鬱症、亞健康開始籠罩職場陰魂不散,當急功近利的育兒方式開始剝奪寶貴的童年,當暴戾的情緒在整個社會迅速蔓延……諸多不正常的狀況,讓有識之士不得不反省這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從而遵從內心的需求,投身於全球「慢生活」潮流,慢慢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思考,慢慢地享受人生……
如何把握快時代與慢生活的「度」,既要提高速度,講究效率,也要提升品位,有條不紊,是令我們深思的主題。
[作文猜想二]與你無關·蝴蝶效應
一、作文素材
1、有一句話社會上很流行:與你無關。
一位富家小姐隨手扔了變質的香蕉,窮人家的孩子揀起吃了,結果壞了肚子。當晚,這個小孩的父親值班警衛離開了崗位帶兒看病,致使小姐父親的工廠失火時無人在場,物資全部被燒毀。
2、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其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了形象的說明。
這首民謠說: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
3、思考題
A.可曾想過好友節日遞給你的賀卡與西雙版納的野象衝入政府辦公大樓之間的關係?
B.可曾想過陝西某城市建一個開發區與山東的黃河泛濫間的關係?
C.可曾想過巴西木材出口貿易額的增加與倫敦全年平均氣溫增加之間的關係?
二、構思點撥
在人生的旅途,人不能是獨行客,總會有種種的人際關係,需要我們去面對。富家小姐的不幸,在於她以為「無關」身邊的人而做了一件極不起眼的小錯事。問題是,現實中,我們常因小錯而釀成大錯。由是,可以延伸、拓展我們有關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思考,這顯然是有意義的。有心的考生,可以上升到道德與精神的層面,做關於如何做人的思考。
物慾橫流的社會,金錢成為了維繫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唯一紐帶。人與人之間只有被金錢所量化的利益關係。於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我們學會冷漠,學會冷眼旁觀。我們是社會的一員,冷漠的我們也就只能造就冷漠的社會。當壞人當街搶劫,卻無一人阻擋時;當老人步履蹣跚地走上公共汽車,卻無一人讓座時;當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後,留下傷者痛苦呻吟,卻無一人上前營救時,這是一個病態的社會,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社會。
關心別人也就是關心自己。在關心別人的過程中,我們不求回報。可是,我們卻也獲得的回報,獲得了內心的歡愉,獲得了自己的肯定,明白了原來自己並不是那樣冷漠的,明白了自己也有善良的一面。這一切難道不比金錢帶來的暫時的歡愉強得多嗎?
[作文猜想三]經濟賣點OR文化墮落
一、作文素材
1、「古惑仔」一詞,常用來指稱黑道上的混混,如果用一個書面詞來代替,則首推「流氓」。最近,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招生辦)文學院講師檀作文聳人聽聞地提出了「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的論點,並專門著書《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實錄》。
對此,作家陸天明表示,這種玩弄知識、投機取巧的做法值得人們懷疑和沉思。「我認為是該有人站出來說話的時候了」。當聽說此觀點提出者竟是北大博士生時,陸天明更是無比驚訝。「他這樣的做法和芙蓉姐姐沒有什麼差別。有很大的欺騙性,在自己的祖宗頭上動土,簡直就是恥辱」。
2、山東陽穀縣與臨清市爭相打起「金瓶梅」文化牌。兩地在開發「金瓶梅」的形式上都利用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等人物大做文章。在陽穀縣獅子樓旅遊城內,「潘金蓮」是旅遊城公開招聘的,身份是「景區形象大使」:「武大郎家」對面是「王婆茶坊」,茶坊內,西門慶初次幽會潘金蓮的蠟像塑造得惟妙惟肖。臨清文化城內還有「武大捉姦」等節目,邀請遊客參與表演並拍攝成光碟。
二、構思點撥
顛覆經典文本,重編輕浮故事,借齷齪文學形象,打發展旅遊招牌。兩者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尋求「賣點」!從文化本身來說,這是從垃圾中淘金,是一種文化墮落,一種文化危機。從社會影響來說,糟蹋名著,誤導世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遺產的背叛,更會造成年輕人理想信念的缺失。追求文學的通俗化,追求經濟效益,都不能把傳統的民族文化踩在腳下。
思路一:在進行「生態環保」的同時,我們要大力倡導「文化環保」,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創造綠色的文化環境,健康的生存空間。
思路二:對歷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文化遺產充滿了鮮活而富有個性的生命風採,是本民族最基本的標識,是民族發展的精神動力。我們要尊重歷史文化,不能膚淺地理解經典的思想,更不能以草率的態度去改頭換面。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項培育人的工程,我們既不能把它當作古董把玩,也不能目光短淺地指望它們不斷給你增長物質財富。
思路三:不要把垃圾當「賣點」。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記憶。這種記憶通過一個個文化符號,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西門慶」「潘金蓮」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系統中,也有自己的位置他們是淫靡、好色的代名詞。開發文化資源、發展文化產業當然要找「賣點」,但怎能在歷史的垃圾裡淘金!
[作文猜想四]快樂的起點
一、作文素材
1、小男孩跟隨父母去海邊玩耍。當潮落的海水一點點消退的時候。男孩掙脫父母的手心,赤著腳奔跑在沙灘上,然後站在微波蕩漾的海水裡……潮起的時候。海水追逐著浪花。瞬間淹沒了小小的腳丫留下的足跡,頑皮地把男孩攆到岸邊。
不經意間,他發現一些小朋友手裡拎著螃蟹、貝殼等戰利品,他委屈地抹開眼淚,後悔自己的貪玩,父親意味深長地告訴兒子:當你在沙灘上與海水裡嬉戲玩耍的時候,你就收穫了一種喜悅的心情,體驗了一種玩耍的快樂?男孩甜甜的笑容重新洋溢在臉上。
2、臺灣漫畫家蔡志忠說:「如果拿橘子來比喻人生,一種橘子大而酸,一種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會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會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會慶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會感謝它是大的。
二、構思點撥
世界上許多生活環境優越的人整天看到的是爛泥,而許多生活在逆境中的不幸者卻找到了星星,例如拿破崙擁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榮耀、權力、財富可他說:「我這一生從來沒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而海倫·凱勒又瞎、又聾、又啞卻表示:「我發現生命是這樣美好。」她的一生留下許多不朽的著作。
人生的得與失、學會放棄才能擁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快樂就在身邊、用快樂佔據心靈、生活的態度、擁有良好的心態,就會擁有良好的心情,就會擁有成功的喜悅。
許多的時候,人們每每只顧在人生的旅途上匆忙前行,而忽略了欣賞沿途的風景,等到某個時刻突然回首時,才發現在自己的腦海中,已經沒有了對曾經歷過的人或者事留下任何印象。故此,放慢你那匆匆的腳步吧,在人生的旅途中,一邊前行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吧,這不失是一種睿智的人生哲學。
[作文猜想五]飛翔
一、作文素材
一天,所有有飛翔本事的動物開會。麻雀說:「我的翅膀太小了,飛不到鷹的高度,別人都嘲笑我。」鴕鳥說:「我的翅膀拉不起沉重的身體,已經快要成為擺設了。」蝙蝠說:「正因為這翅膀,人們都說我是禽獸。」動物們在不停地吵嚷。忽然看見有一個人在角落裡,便問他:「人啊,你沒有翅膀,為什麼也來這裡呢?」人說:「我確實沒有翅膀,但我擁有思想,我可以憑藉著思想的翅膀飛到任何我想要到達的地方,這才是世間最美的飛翔。」
二、構思點撥
這是一個材料作文題,材料的核心話題是「飛翔」。它給予我們的寫作空間是很廣闊的。眾所周知,飛翔原指鳥兒扇動翅膀盤旋而飛,本是鳥類世界的正常活動;有些昆蟲也會飛,如蜻蜓之類。但作文提示中明確提出了「人類的飛翔」的說法,它啟發我們要由實到虛、由表及裡,積極展開思考。「天高任鳥飛」,飛翔常讓我們聯想到擺脫束縛,自由自在:此外,飛翔還可以與超越、奮進、開拓等概念相聯繫。如果變換角度思考,我們會發現飛翔必須有矯健的雙翅,而且不能離開空氣;風箏飛翔必須有拉著的絲線,還要有風的幫助。
[作文猜想六]敬畏生命挑戰生存
一、作文素材
1、2010年8月5日,智利聖何塞銅礦發生塌方,33名礦工被困於701米深的礦井中。33個從19歲到63歲的礦工,生活在約50平方米的避難所內。他們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極大摧殘,被困礦工只能每隔一天吃兩小勺金槍魚罐頭和半塊餅乾,用幾滴牛奶將這些食物衝進肚子裡。他們在地下建立了一個「組織」,選出領導者,並且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任務分配,做好了長期迎戰的準備:比如建立一個公廁,有人定期清掃和處理一些雜事等,領導者和上面溝通安排家屬交流。他們還憑藉自己的力量找到了地下水,用汽車的蓄電池給頭燈充電,利用頭燈的亮和滅來模仿白天黑夜,規範睡覺時間,每天還開會打牌,儘管生還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他們從未放棄,只有一個信念活著出去!在被困井下兩個月後,他們終於等到了被營救出來的那一刻,這些礦工已創造礦難最長生還時間世界紀錄。
2、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一種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其他生靈的歌聲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為代價的歌唱,是世間最悽美的絕唱。這不僅僅是一種生的態度,更是一種感天動地的愛的方式。
二、構思點撥
1、敬畏生命是「人文」精神的重點之一,培養具有敬畏生命精神的新人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需要,更是教育界的重要任務。敬畏生命也是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之一。當前我國大力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首先就要以生命為本,確立起生命至上的原則。目前,人們越來越注意善待生命、敬畏生命、關愛生命,然而社會上仍存在一些不敬畏生命的現象:殘害動植物、礦難不斷、自殺、藥品制假等,讓人痛心疾首。社會迫切需要我們去敬畏生命,因此我們發出了「舉國敬畏生命」的號召,我們自身也有必要去敬畏生命。
2、在生命中,忍受痛苦的磨練,往往能得到美麗的結果,獲得事業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達到人生更美好的境界。挑戰生存,冷靜是絕望的出口,合作產生力量;敬畏生命,不輕言放棄;紀律,創造奇蹟的保證。
[作文猜想七]曾經與現在
一、作文素材
有ABC三個候選人,如果要你從中選擇一位能造福人類的人,你會選擇誰呢?三位候選人的情況分別是這樣的:A篤信巫醫和佔卜家,有兩個情婦,有多年的吸菸史,而且嗜酒;B曾經兩次被趕出辦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讀大學時曾經吸食鴉片,每晚都要喝大約一公升的白蘭地;C曾是國家的戰鬥英雄,一直保持著素食的習慣,從不吸菸,只偶爾來點啤酒,年輕時沒做過什麼違法的事情……答案不是明擺著的嗎?除了C之外,人們難道會去選擇A或B?不,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就能做出的選擇告訴你:因為這三個候選人分別是:A的名字叫羅斯福,後來不僅成了美國總統,而且還四次連任;B的名字叫溫斯頓·邱吉爾,1940年出任英國首相,而且算得上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位首相;而C的名字叫做阿道夫·希特勒,誰都知道。他最終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魔頭……曾經的汙點(也包括曾經的優點)是只能夠用來說明「曾經」的,而「曾經」並不能完全決定現在和將來能決定現在和將來的,最重要的是你今天的所作所為。
二、構思點撥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事物是發展變化的,看人要因時、因事而異,不能帶有成見、偏見。在學校裡有些老師對待優等生寵愛有加,可他們有些人到大學裡竟變壞犯法,令人難以置信;而有些「差生」卻臥薪嘗膽,冰凍三尺,終於學有所成。社會上也有不少類似的事情。曾經和現在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改變靠自己,不能把別人看扁,也不要把自己看低。
[作文猜想八]思索幸福
一、作文素材
1、2009年11月19日《中國青年報》做的關於「幸福和屋子的關係」的在線調查顯示,八成中國被調查者以為「幸福和屋子有關係」,不過對此結果,日本網友的意見大相逕庭,約九成以上日本網友以為幸福和屋子沒有關係。
2、一位哲學家不小心掉進了水裡,被救上岸後,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呼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活著就是幸福,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為了「所謂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3、有人認為:人生的幸福最淺層的是欲望、物質帶來的,欲望和物質的人生是永不能滿足的。
二、構思點撥
幸福是一種感覺,它不取決於人們的生活狀態,而取決於人的心態。
幸福畢竟是個人的主觀體驗,所以,對幸福的評價是非常困難的。國內外已經有眾多的幸福評價指標體系,如國外有法國的「快樂指數」、英國的「國民福祉指標體系」等,國內也出現了如「幸福江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等評價體系。但目前並沒有公認的幸福評價體系。
許多關於幸福的研究表明,在影響個人幸福的最重要變量中,前三項分別是就業、婚姻和教育。政府對個人的婚姻狀況影響可能有限,但與就業和教育卻直接相關。其他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因素如安全、環境、醫療、文化生活等,也與政府治理關係密切。
幸福是個人由於理想的實現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種內心滿足。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於享受,而主要在於勞動和創造。
要幸福,就要追求,就要奮鬥。
[作文猜想九]海外大撤離·國與家
一、作文素材
近年來,撤離人員事件已不鮮見,查德戰亂、海地強震、吉爾吉斯斯坦騷亂,一次次的考驗,一次次的勝利,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無論撤離人員的距離有多遠、規模有多大,保護每個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論他身在何處,這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正如汶川地震我們不放棄不拋棄,即使遠在萬裡,我們也要全力以赴,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缺。飄零在外的遊子,終於踏上國土,就像投入了母親溫暖的懷抱,他們用樸實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終於回家了,感謝祖國」。
二、構思點撥
國家命運決定個人前途。曾幾何時,身處舊中國的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備受列強侮辱。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擺脫了受侵略受欺凌的屈辱歷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團結一致,奮起直追,用幾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幾百年的建設成就。中國的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正是有這樣強大的國力做後盾,我們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如此多的國內外資源,陸、海、空三線聯動,齊頭並進,將身陷險境的同胞從戰火紛飛的異國他鄉營救回家。
有比較才有鑑別,正是目睹了他國動亂給人民造成的苦難,我們才倍加珍惜現在安定團結的祥和局面。正是祖國一次次的不離不棄,我們的企業才會勇敢地「走出去」。因為我們知道,無論身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祖國母親永遠關懷著我們,守護著我們。萬裡撤離,大愛無疆!
[作文猜想十]網絡的力量·微博打拐·人肉搜索
一、作文素材
1、2011年春節期間,一起非常值得關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網友們零碎的、非專業的行動,與公安部門、媒體、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等社會力量結合在一起,迅速形成輿論焦點。或許,在微博傳播的歷史上,這是一起值得被銘記的事件。事件起於中國社科院學者于建嶸教授所發的「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該微博經熱心網友不斷轉發,形成強大的輿論傳播力量,並吸引了傳統媒體的跟進與關注。一時間,微博與「打拐」分別成為春節期間的重要關鍵詞。
2、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由於網絡的炒作傳播,使他們快速家喻戶曉。因此,網絡的作用也就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賈君鵬」「雙刀男」「犀利哥」「鳳姐」這些網絡現象也恰能說明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現狀。正確對待網絡,是當今生活哲學的一部分重要內容。
3、被網友稱為「天價煙局長」的周久耕被江蘇省南京市中級法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1年。隨著周久耕的倒下,網絡反腐再度成為熱點,不少官員不約而同地「艱苦樸素」起來:穿舊衣、抽當地產的普通煙、喝當地產的普通酒、戴電子表或國產表,避名牌唯恐不及……過去,不少官員,包括周久耕,恐怕是「不怕報紙點名,就怕電視曝光」,可現在恐怕是「報紙電視都不怕,就怕網上人肉化」。人肉搜索也逐漸倍受大家關注和使用,人肉搜索是雙刃劍,如何更好使用她值得深思。
二、構思點撥
網絡知識共享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共享人類知識和網際網路傳播的開放性相一致,也與網際網路的開明思想相一致,可以說網際網路最完美地體現了知識共享的前景。網絡搜尋引擎是一場充分發動群眾網際網路的革命,使團結互助美德發揚光大。每天它都在默默地為網友排憂解難回答問題,無形中促進了人與人的交流,潛移默化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作為一種工具,所有群體性活動一樣,人肉搜索也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不違背社會的公序良俗和道德規範。而作為人肉搜索的載體,相關網站無疑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去提煉和萃取人肉搜索獲得的資源,約束不當言論和行為,維護網絡搜索平臺的秩序。讓人肉搜索能夠通過網際網路健康、規範地發展,最終服務於社會。
網際網路見證了公民意識的成長。網際網路是雜糅的。公民在網際網路上的集體行動,有最早的「閃客」、「閃族」等無意義的,甚至帶有行為藝術性質的行動,也有各種為了商業目的集體炒作,利用「水軍」達到目的,令人不齒。但現在,從無意義的,到追求個人利益的,再到諸如公民觀察團、「微博打拐」這樣的公民行動時,我們感受到了公民意識的成長。「微博打拐」幫助的是他人,保護的是他人的利益。于建嶸網上呼籲後,這一行動在短短十餘天內,而且還是很多人不上網的假期裡,就能有如此大的參與度,這說明,與追逐個人利益是天性一樣,保護他人的利益也是一種天性。而這種天性則是公民社會必不可少的內涵。有了它,社會更加溫暖,也更加成熟。
[作文猜想十一]說「零」
一、作文素材
1、「零」是一個特殊的數字,任何數字加上或減去零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再大的數字乘以零都會變成零,零放在一個數字前面不會有任何意義,放在一個數字後面卻可以將數字放大十倍。「零」在生活中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既可以是一切努力的成果化為烏有,只剩下一片傷感,也可以是拋棄原先的喧譁躁動,保留下一份安靜。
2、健康好比數字1,事業、家庭、地位、錢財是0;有了1,後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沒有1,則一切皆無。
3、柳傳志說過,企業中的一把手,就好比是阿拉伯數字中的1,後面的人就是0,有一個就變成10,兩個就變成100,三個零就是1000,沒前面的1你就什麼都不是。單位中領軍人物選不好,也就發展不好。
二、構思點撥
1.審清題目,確定立意。材料中對「零」已經做了比較全面的詮釋,材料中不僅交代了「零」在數學領域的特點,也寫出了「零」在生活中的含義。「零」可以讓數字變大,也可以讓數字變小。「零」可以作為一切的開始,也可以作為一切的結局。關鍵就在於我們對待「零」的認識和態度,以及我們面對「零」所採取的手段和措施。作為中學生的作文,立意應當積極昂揚,因此,應該更多地看到「零」的積極意義,立意可以是追求完美的態度、一絲不苟的精神、寬廣博大的胸襟、鄙棄名利的情操等等。
2.強化文體,修飾語言。題目「說『零」』,「說」基本確定了文體,一般偏向於議論或說明,所以文體最好選擇議論文或議論性散文,創新文體可以選擇座談會、報告會等。寫議論文可以從類、因、果的角度設置分論點,即回答「零」是什麼、為什麼要追求「零」的問題。結構以並列式和對照式為宜。如扣住材料可以擬「零是告別紅塵的燈紅酒綠而退回到心靈原點」「零是拋棄原先的喧譁躁動而保留下一份寧靜」「零是忘掉舊日的是非對錯而重新去開始人生」。寫議論性散文相對容易出彩,但更需要注重語言,好的語言是成功作文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