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談騰訊:榮幸地享受了中國網際網路紅利,要為社會提供基礎互聯...

2020-12-16 愛範兒

馬化騰談騰訊:榮幸地享受了中國網際網路紅利,要為社會提供基礎網際網路設施

12 月 17 日,第二屆中國深商大會之 「互聯與時代」 論壇在深圳舉辦,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兼 CEO 馬化騰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談及在深圳創業初期的經歷以及 2017 年騰訊的業務重心。

馬化騰在會議上宣布,騰訊和主打 「智能設備」 的三諾集團達成合作,在三諾智慧大廈附近合作建設的眾創空間,希望能夠藉助騰訊的網際網路軟體經驗以及三諾的硬體、電子設備的特長結合,為中小企業創業者提供更好的線上線下眾創環境。

他還透露,微信小程序會在春節前全面推出,並呼籲和中小企業創業者合作共同淨化網際網路信息環境。

一個被 「深圳速度」 震撼的碼農

在演講開頭談及自己的創業經歷時,馬化騰說,他是 1984 年跟隨父母來到深圳,從初中到大學都在深圳讀書,畢業後在深圳一家通信企業工作了 6 年,之後才開始和自己的初中、大學同班同學以及一位電信行業同行 5 個人一起創業。「那時候確實沒有什麼經歷和資金實力,就是抱著一腔熱血投入創業。」 馬化騰坦言。

馬化騰認為,他之所以選擇創業,和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受著的深圳的崛起速度有關。

「我在大三、大四就看到師兄參加一些課外的項目,軟體開發,所以當時已經感受到深圳整個創業的氛圍很濃厚,我記得我當時想,畢業後可能是自己開個公司。後來發現什麼都不懂,你只會寫軟體,不了解市場、不了解趨勢。」 馬化騰談起只懂埋頭寫代碼的年輕時的自己:「我加入一個公司去磨鍊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感受到深圳是一個非常有創新活力的城市,可以說是一個創業的熱土。」

當時深圳的邊界就在福田區一帶,被稱為 「深圳速度」 的深圳國貿大廈就在馬化騰家附近。深圳國貿大廈樓高 160 米,共 53 層,是當時全國最高建築,被認為是 「改革開放的象徵」。馬化騰親眼目睹了這棟龐然大物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在幾個月內竣工的全過程。

馬化騰認為,目睹深圳國貿大廈建設的經歷對其個人的影響非常深遠:「看著它,我也在一些場合提到說,蛇口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樣的口號在當時全中國來說是一個震撼性的口號,對時間、效率如此看重,而且可以把金錢在公開場合去談,在那個時間時代來說是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儘管當時深圳騰飛速度極快,但中國網際網路資源還是高度集中在北京。談及當年拿到第一筆融資,馬化騰回憶稱,騰訊的第一筆融資是在第一屆高交會上拿到的風險投資,當時網際網路所有的 VC/PE 都在北京,沒有過來深圳,如果當年沒有高交會平臺,小企業非常難接觸到這些資本。

馬化騰:騰訊榮幸地享受了中國網際網路紅利

「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的也就短短 20 年時間。當時從網際網路發展到我成立騰訊公司的時候,兩年多的時間,當時全中國網民才 300 萬人,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大半的中國人口,都是網民。而且這 5 年的發展尤其迅猛,因為移動終端的手機發展,迅速讓中國成為全世界網際網路包括移動網際網路最普及的國家。」 馬化騰對網際網路發展的這 20 年作了一個總結,並慶幸騰訊剛好處於極佳的發展時機:「騰訊非常榮幸在這一波的浪潮中享受了這樣的紅利。」

而時至今日,隨著 「網際網路+」 理念的深入,網際網路已經不僅是騰訊所在行業的事情了,已經滲透到所有的各方面、各行各業中。從目前市場狀況看,傳統行業更希望接受 「+網際網路」,即將網際網路作為工具拓展自身業務,而非以網際網路業務為核心,這一點與更」 純正 「的網際網路公司有著理念差異。

但馬化騰認為沒有必要去分開這兩種觀念,他把二者歸納為實質上擁有同樣目的、採取同樣行動的觀念:把信息技術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結合雲、大數據、人工智慧,能夠把所有產業包括政府的信息流、生產流、資金流,以及和客戶的交互,用更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實現。

「過去 5 年來,騰訊從封閉的環境變成一個開放的環境,變成一個真正互聯的生態。當中做了很大的調整,包括內部的一些原有的業務做得不好的砍掉、賣掉、送出去,只保留最核心的通信和數字內容,包括現在提倡的——『網際網路+』。」 馬化騰稱。

他將騰訊的不同產品,描述為與其它企業不同的合作方式:「所謂的 『+』,就是跟其他企業的充分合作。具體來說,目前我們是通過微信、QQ。比如說微信的智慧解決方案,通過微信的公眾帳號、二維碼掃碼和其他很多的創新點,包括春節前會推出的 『小程序』。」

外界頗為關注的微信小程序項目,已經在今年 11 月開放給部分用戶測試,但還未全面對外開放。對於這個被稱為 「騰訊版 App Store」 的新項目,馬化騰也說出了自己的理解:「從一定程度上講,微信是信息基礎設施,每天有大量信息流轉,現在的企業甚至不需要註冊域名、申請網站、申請託管空間,直接申請公眾號,公眾號裡面提供服務號,未來直接用小程序就可以建立高效的基於社交通信平臺的網站信息,企業就可以在上面跑起業務,也不需要開發很難推廣的 APP。」

而談到騰訊不斷加強社會資源連接的發展策略時,馬化騰顯得頗為自豪:「從全球來看,可能 Facebook 還在按照我們的思路學。在新的移動應用環境下,我們要打造這樣的底層,能夠讓所有生態中所有的合作夥伴、所有的傳統企業、所有的政府部門基於這樣非常良好的 『網際網路+』 基礎設施,提升它的效率。」

18 歲的騰訊,要走向何方?

自 1998 年創立,騰訊已經有了 18 年的網際網路行業 「履歷」。日益豐富的產品線,帶來的是更加寬泛的業務定位,在這個時期,騰訊作出的每一個小抉擇,都在深刻影響這家網際網路巨頭日後的發展方向。

馬化騰也在深商大會上透露了騰訊 「成年」 後的目標和變化——為各行各業提供基礎的網際網路設施和服務。

「(騰訊希望)很多產業一定要合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做眾創空間,希望能夠把提供的基礎元器件給到各行各業,我們並不會介入太深。」 馬化騰歸納了騰訊最希望為行業提供的四大類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1. 雲服務
  2. 地理位置信息數據
  3. 網際網路安全服務
  4. 行動支付

對於這四大類網際網路基礎設施,馬化騰談及了它們的重要性和發展進度:地理位置信息匯集了騰訊合作夥伴的海量數據;網際網路安全在當下環境尤為重要;微信支付和 QQ 錢包已經成長為線下第三方行動支付的排頭兵。

為社會提供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也意味著更多地觸及到中國社會現狀,與單純的線上服務提供商有著巨大的差異。

2016 年中國傳統的網際網路三巨頭 BAT 裡,百度在做醫療信息搜索推薦時因 「魏則西事件」 陷入輿論漩渦,阿里也在為支付軟體增加社交屬性時因 「支付寶圈子涉黃」 惹來非議。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拓展越深入社會,業務的開展難度就越大,公司面對的社會道德挑戰也越大。對於目標是要串聯社會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騰訊來說,這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因此,馬化騰在本次的深商大會上強調,2017 年的目標是強化騰訊的企業社會責任感:「我們在中國會更加明白,網際網路世界不是法外之地,它和現實世界一樣,一定要有管理,大量的不良信息需要介入、管理、治理。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金融安全,甚至模稜兩可的詞,我們在管理上經常遇到。前不久在微信的公眾號上面,一些所謂的返利網,一些和金融有關的、傳銷有關的活動非常猖獗,給用戶帶來一些損失。這給我們很大的反思,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要做的很多,包括金融的安全,因為這是大量的資金在上面轉。」

「明年我們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在企業社會責任,其實也是為了整個網際網路的環境淨化、穩健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 馬化騰在演講結尾總結道。

題圖自:騰訊

插圖自:微信、digitaling

相關焦點

  • 騰訊馬化騰:一站式服務將成網際網路主流
    這樣一種整合的、簡化的、降低門檻的網絡服務,就是一站式的在線生活」(圖為騰訊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 騰訊科技配圖)  5月16日,在上海世博會「信息化與城市發展」主題論壇上,騰訊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對網際網路發展趨勢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馬化騰:以新基建為契機,加快共建產業網際網路
    僅僅以騰訊的戰績為例,疫情以來「防疫健康碼」已累計亮碼超80億人次;「騰訊健康」累計提供了超過100億次的疫情動態查詢服務和超過1500萬人次在線問診服務;微信小程序日活躍帳戶超過4億,政務類小程序用戶同比增長近60%;騰訊智慧校園、騰訊課堂等產品累計幫助超過1億學生在線學習;騰訊會議日活躍帳戶數超1000萬,企業微信會議功能累計服務2.2億人次,成為復工利器;安全復工平臺「WE智造
  • 投資大佬調侃馬化騰:約他參加飯局好幾天不回,聊技術十秒即回復
    過去,美國to B(對企業端)市場很大,誕生了像SAP、甲骨文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金的公司,而在中國,最大的to B公司甚至沒有to C(對消費端,如阿里巴巴)的公司十分之一大。為何會出現這種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流量紅利。中國在C端的人口和流量紅利遠超美國,從2000年到現在,中國網際網路人口幾乎從零漲到8億。
  • 騰訊亮相全國雙創周 馬化騰談「共建眾創新生態」
    在介紹「騰訊安全」技術能力和開放成績的時候馬化騰表示,開放安全技術和能力,守護網民上網安全是騰訊的企業社會責任。近年來,騰訊推動以技術對抗為先行,行業聯合共同防禦的「騰訊模式」,基於騰訊海量大數據能力,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打擊網絡謠言、提供人群熱力圖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騰訊「網際網路+」目標 小馬哥說是做好助手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網際網路+助力數字中國建設》的演講。  在馬化騰看來,「網際網路+」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數字中國和網絡強國是目標,它們是一脈相承的。他指出,目前網際網路+的發展呈現出「一橫一縱一新」的特點,經濟領域對「網際網路+」的應用走向深入,其他傳統領域也在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推動數位化變革。
  • 馬化騰談人工智慧 要從專才向通才發展
    在開幕式上,騰訊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馬化騰進行了主題演講。演講中馬化騰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讓他們與人類社會正在不斷的接近,人工智慧的研究也要求從「專才」向「通才」發展。馬化騰談人工智慧 要從專才向通才發展馬化騰表示,目前騰訊華東總部已經擁有了超5000人團隊,而這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騰訊在過去一年裡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都有大幅投入。
  • 中國人口紅利迎重大轉折,6千億市場正在崛起!剛剛,騰訊的大招也來...
    2015年,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全國兩會上首次提出「網際網路+」的概念,這也成為騰訊各個產業相關業務的主要發展方向,作為網際網路+教育板塊的重磅產品,騰訊課堂於同年正式上線。騰訊教育副總裁、騰訊課堂總經理鄭潔表示,以前的騰訊課堂,是一個連接學員和機構的在線職教課堂平臺,但現在,騰訊課堂要做的是成為一個終身教育相關的產業互聯品牌,將各方生態資源用運營和產品的力量進行連接。一句話說,只做「跨河大橋」不夠,成為「立交橋」才足以充分讓人和資源,在這片有山有水、有高有低的廣袤土地自由流動。
  • 馬化騰:移動網際網路是「電」 手機紅包真要交稅
    在過去已有一些成績,行業裡面也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比如說在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交通領域,還有醫療、教育等領域,可以用網際網路基礎對原有行業提高效率。第二個建議,如何用移動網際網路把很多過去政府有關部門大量的信息數據互聯起來。以前沒有互聯起來,消費者也無法簡單使用,我們希望用網際網路技術把很多信息串聯起來,改善民生。
  • 馬化騰數博會送上「雲端」問候,湯道生談產業網際網路騰訊始終做助手
    在27日召開的「產業網際網路」高端對話中,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副總裁次湯道生發表了《共創產業智慧新時代》的主題演講。演講開始,湯道生首先帶來了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用企業微信,為數博會送上遠程問候。
  • 騰訊「進化」的謎底,藏在馬化騰這7次講話裡
    騰訊要轉型了。近日多方消息傳出,騰訊正籌謀組織架構調整,To B業務或成為發力重點。網際網路發展已經棋至中盤,騰訊的變招是突如其來的嗎?2016年:雲是基礎要素2016年,整個世界在被阿爾法狗的棋局震驚中開始,人工智慧、雲、大數據成為當之無愧的熱詞。在這一年的雲未來峰會,馬化騰第一次對雲全面闡述,並定調: 「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第一要素就是雲。
  • 騰訊馬化騰有什麼不一樣?
    該文發表在當天頭版頭條,開篇就將企業家的重要性擺在突出的位置,盛讚「一代中國企業家從過去僵硬的經濟體制中破土而出」,「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經濟吹來新風。」文章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七位企業家,分別是華為任正非、比亞迪王傳福、格力董明珠、福耀玻璃曹德旺、小米雷軍、正泰集團南存輝、騰訊馬化騰。
  • 馬化騰圍繞六個字說清楚了
    目前,騰訊在貴安新建的七星數據中心已經開始投入試運行,今天下午我也會去現場舉行啟動儀式,就在兩座山的山體之中,地理位置非常安全隱蔽,而且山洞溫度較低,周邊水電資源豐富,能夠很好地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未來騰訊要把最重要的數據存儲在這裡。
  • 騰訊為何把產業網際網路交給他
    於是我問他,那天,在馬化騰的辦公室裡,他們到底聊了什麼?他笑了,說:"Pony不是一個會和你談感情的人,他是一個會和你談事情的人。你看他把時間花在談什麼事情上面,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那天中午,馬化騰全程在和湯道生講產業網際網路。他是如此興奮,讓湯道生幾乎找不到插嘴的時候。
  • 騰訊:創新「朋友圈」越來越大
    在今年9月舉行的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一次性發布多項產業級新技術,其中優圖實驗室的AI技術能識別審核視覺內容,騰訊雲則推出了區塊鏈底層引擎和區塊鏈可信計算平臺兩大產品,智慧交通新戰略「We Transport」為城市提供雲端大腦和數字底座,全面助力交通建設、管理、運營和服務。
  • 「投資教父」熊曉鴿,成就李彥宏和馬化騰,助中國網際網路度過危機
    熊曉鴿夢想成為一名戰地記者,卻走上一條投資路。1984年他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在新聞系英語採編專業讀碩士,之後熊曉鴿獲得波士頓大學的獎學金,前往美國求學。求學期間,熊曉鴿有幸擔任榮毅仁的翻譯,在榮毅仁會見當時IDG資本董事長麥戈文時,和麥戈文相識,從此走上了一條投資路。
  • 輝煌30年-中國網際網路創業時代人物誌
    我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中,我們通過結合把自己變為一種新的、更強大的物種。」 他說出來網際網路的核心是互聯互通以及迭代更新。我們這一代創業者享受了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便利,也依賴網際網路而生存。網際網路讓我們成為了新的更強大的物種。我現在寫百家號就是依靠網際網路提供的基礎設施,我們公司做APP小程序軟體開發也是做的網際網路應用端的生意。
  • 馬化騰提出的「全真網際網路」到底啥意思?
    移動網際網路十年發展馬化騰提出未來的關鍵機會因為身體原因,Pony馬已經很久沒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了。最近,騰訊內部出了一本2020年度特刊《三觀》——「以一年為單位,記錄騰訊的成長和主要變化」,Pony馬親自為這本書寫了前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 一周大佬語錄|馬化騰:騰訊需要更多To B能力;周鴻禕:創業者多穿...
    馬化騰:騰訊需要更多To B能力在今年12月15日的2017騰訊員工大會上,馬化騰在演講中指出,「在管理方面,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內部的組織架構,現在的騰訊需要更多To B的能力,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從內到外系統性的梳理。」
  • 馬化騰說的這三個關鍵詞,背後隱藏的是騰訊20周年的變革邏輯
    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騰訊從20年前的一家小軟體公司,一路成長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穹頂公司之一,在這個過程之中,變革在所難免,也是必須為之,當下的這一次更是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布局中騰訊也是如此,騰訊並非要親力親為地下沉到每一個細分的產業,而是希望利用基礎技術幫助這些產業完成內部的連接、內部與外部的連接,用技術賦能傳統產業。
  • 馬化騰寄語「騰訊科學周」:讓科學家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
    馬化騰表示,作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科技和文化公司,我們正不斷加大基礎科研投入,加快前沿領域探索,讓科技創新驅動公司未來發展。 騰訊舉辦科學WE大會七年來首次升級,騰訊於每年十一月第一周舉辦全球性科學探索盛事「騰訊科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