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訂製木馬病毒濫發釣魚簡訊 匿名手機卡偏僻窩點照抓不誤)
黃某與張某合謀,向陳某訂製了手機木馬病毒,買好了電腦、手機和手機卡等成套設備,還挑選了一處僻靜窩點。接著,他們大量發送夾帶病毒的欺騙性簡訊,只要被害人一打開連結即中毒,隨後其簡訊息、通訊錄均將被攔截和調取,兩人通過翻看簡訊記錄獲取銀行卡信息並成功盜刷7000餘元。當前,蘇州市吳江區檢察院正以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提供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分別對黃某、張某和陳某審查起訴。
辦養蛇場不是事兒 還是高科技犯罪來錢快
都是85後的黃某和張某是廣西賓陽人,黃某本來在賓陽辦了個蛇場,但一直覺得賺錢慢,不知不覺就動起來歪腦筋。2015年6月份,在聊天中,他跟初中同學張某說起知不知道現在可以用木馬攔截簡訊息搞錢。張某答道他知道怎麼弄。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兩人分頭準備。黃某找到了一處偏僻租房後,就接著去採購作案工作,買了2臺電腦、3部手機和40張匿名手機卡。
張某則通過網絡搜索找到了一家軟體公司,他問公司負責人陳某會不會做木馬軟體。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張某就說這個軟體需要具備攔截他人手機簡訊,上傳他人手機通訊錄的功能。接著,雙方商定了價格和交付日期。
訂製木馬程序交付 設計釣魚簡訊模板
半個多月後,木馬程序製作完成,陳某又教會了兩人操作方法。但這個病毒程序需要被害人點擊相關連結才能被感染。於是,張某設計了一個簡訊發送模板,「某某某,人在做天在看,你以為你幹的這些事沒人知道?自己下載看,不然傳網上。」只要被害人打開裡面的連結,手機就會中毒,其中的簡訊和通訊錄都會被他們知曉。
之後,他們就在對方的簡訊記錄中查看,找出身份、銀行卡等相關信息,然後再委託他人進行盜刷,成功後再將錢匯至他們指定的銀行帳號內。
招聘網站找魚餌 20餘人不明就裡中招
一開始,他們從58同城網等網站查找一些招聘人員和手機號碼進行發送。一旦手機被病毒感染,他們就導出其中通訊錄再次發送。在近10天的時間裡,他們共發了1萬多條簡訊。
2015年7月19日,家住吳江同裡的餘先生就收到了這樣的詐騙簡訊,他一打開連結,就發現手機上多了個軟體,而這個軟體卻無法打開。接下來三天,他手機相繼接到簡訊提醒,銀行卡內被消費掉7000多元,而吳江有類似情況的被害人還有20多名。接到報案後,警方在短時間內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很快在廣西賓陽縣將兩人抓獲歸案,在重慶的陳某也隨即歸案。
(原標題:訂製木馬病毒濫發釣魚簡訊 匿名手機卡偏僻窩點照抓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