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相信很多人在夜深人靜之時讀這首《雁丘詞》,心中會激蕩不已,甚至淚流滿面。愛情是人類心理最為奇妙、最為美好,而又最為神奇的情感,是唯一而不是之一。
愛情是我們人類特有的情感,其他動物即使一生中只有一個配偶,那也只是它們的生物本能。當然,即使是這種生物本能,也是令我們所感動的,我們也給它們賦予了忠於愛情的象徵。可見愛情的神奇之處,已經延展到了人類以外的其他物種之上。
那麼人為什麼會戀愛呢?關於這個問題,許多心理學家都展開過多角度的討論研究。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戀愛的根本原因是為了保持物種的延續。一位生物學家曾說過:「人類是高等生物,戀愛結婚是世代相傳的習慣,就如同吃飯喝水一樣不可或缺。」
的確,我們人類既然也是生物,那麼就免不了要繁衍我們的種群,要傳宗接代。而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完成我們沒有完成的心願和事業,所以需要男女結婚,將遺傳基因永遠傳遞下去。隨著人類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男女之間選擇戀愛,直到結婚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更是為了有一個終身伴侶,找到一個心靈的寄託。心理學家說,愛情中有一種像友情般的戀愛,就是從友情升華而來的愛情。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男女之間最初只是單純的友誼關係,隨著兩人的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對彼此的了解越來越多,在彼此的交流和理解中,互相分擔痛苦,共同的分享快樂,直至相互之間產生了別樣的感情,最終成為了戀人,甚至結為夫妻。
愛情是神聖的,也是神奇的,同時又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也許姍姍來遲,也許突然而至,往往不受控制,出乎預料,甚至讓人猝不及防。擁有愛情的人是幸福而美好的,這種心理體驗是最為美妙的。很多處於愛情之中的人,即使性格再刻板,一但想到自己喜歡的人就會心花怒放,臉上綻放出會心的微笑。反之,一旦與其分別,哪怕是很短的時間,也會心神不寧,甚至寢食難安,任何時候閉上眼睛,腦海中總會浮現對方的身影。
「我說我的眼裡只有你 ,只有你讓我無法忘記,度過每一個黑夜,和每一個白天……」大家都熟悉這首《我的眼裡只有你》這首歌吧。俄國畫家瓦西利葉夫曾經說過:「愛情就像一道看不見的強勁的電弧,在男女之間產生的強烈的傾慕之情。」沉浸在愛河中的戀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的眼裡只有你!我的心裡只有你!」用心理學上的說法就是:愛情是具有排他性的。
我看過一篇介紹,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先讓120名戀人觀看一些吸引人的異性圖片,然後再要求他們寫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題可以是自己當前的戀人,也可以是其他內容。在寫作的過程中,實驗者要忘掉剛才看到的異性圖片,如果想到一次就做一次記號。結果發現,在文章中描寫自己戀人的人想到的異性圖片的次數很少,而選擇其他主題的人,想到的異性圖片的次數高出了6倍。從這個測試就能發現,愛情的確具有排他性,因為現有的愛情給他們蒙上了一層眼罩,讓他們對其他異性視而不見。
那麼為什麼愛情會有這種特性呢?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在生物界有很多雄性動物之間為了爭奪交配權進行生死搏鬥,而那些雌性動物看不起失敗者,它們通常會與最強的雄性動物進行交配。因此動物行為學中有一個觀點,動物的任何行為都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絕不會無故的發生,而雄性動物排他性的行為動機又高於雌性。人類亦是如此。正是由於愛情中的這種排他性,很多膽小的人為了愛情也敢於鼓起勇氣去競爭,甚至去搏鬥。俄國著名文學家普希金就是為了女人與他人決鬥而戰敗死去。
愛情是人類心理所有情感體驗中最為深切的一種。真正的愛情是一種超越一切功利的因素,是情感的激動,是兩人相互的吸引、牽掛和呼應,是兩個人毫無保留的相互敞開心扉,接受彼此,給予對方約定和承諾,並隱含著對以後美好生活的期待。所以愛情是人類生命中的體驗和直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愛情中都具有排他性,它不是後天習得的產物,而是與生俱來的。因此不論世界如何變化,社會如何發展,認真對待感情,體驗愛情的甘醇,才是我們人生中最為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