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枝葉生長的呼吸聽,花蕾綻放的聲音聽,詩歌與花草相遇的聲音花之聲聆聽自然感動心靈的聲音
收聽請點擊↓↓↓
《生查子·惆悵彩雲飛》
(清)納蘭性德
惆悵彩雲飛,碧落知何許。
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
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彩雲飛逝,不知飄落高天何處,心中只剩迷惘和惆悵。看不見合歡花,只能獨自依在相思樹旁。寫合歡的詩詞佳句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納蘭性德的這一首《生查子》了,這是納蘭為亡妻盧氏所作的悼亡之詞,也點出了合歡愛情樹的寓意。
合歡,又名朱櫻花、紅絨球、絨花樹、馬纓花,豆科、合歡屬植物,落葉喬木,高可達16米。合歡夏季開花,頭狀花序、合瓣花冠、花絲細長、花多粉紅色;合歡樹的葉子像一片片綠色的羽毛,小巧的花像一把把粉紅色的小扇子,遠看如夏日陽光下閃爍的彩霞,浪漫綺麗。
合歡之所以叫合歡,現代作家黃廷法的《浮生拾慧》(合歡篇)中寫道:「觀其枝葉交合之情狀,頗類兩人團抱,是以共擔風雨困厄,共沐黑夜溫柔,故名合歡。」還有很多人通過電視劇《甄嬛傳》愛上了合歡花,電視劇裡它既是果郡王和甄嬛的定情之花,也是寧貴人為解相思,冒雨撿拾的花朵。《甄嬛傳》小說原文第二十四章寫道:「偶有涼風拂過,拂落枝頭曼曼如羽的合歡花,淺紅粉橘的顏色,淡薄如氤氳的霧氣。花瓣粉軟盈盈宛若美人口上畫得飽滿的一點櫻唇,風過好似下著一場花雨如注。」
「合歡」寓意「言歸於好、合家歡樂」,象徵永遠恩愛、夫妻好合。唐代詩人韋莊在《合歡蓮花》一詩中寫道:「虞舜南巡去不歸,二妃相誓死江湄。空留萬古香魂在,結作雙葩合一枝。」說的正是舜和兩位妃子的愛情傳說。相傳虞舜南巡倉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尋湘江,終未尋見,二妃終日慟哭,淚盡滴血,血盡而死,後來人們發現她們的靈魂與虞舜的靈魂「合二為一」,變成了合歡樹,合歡樹葉晝開夜合、相親相愛。自此,人們常以合歡表示忠貞不渝的愛情。晚唐大詩人李商隱也曾以合歡題詩,悼念他的妻子王氏。
《相思》
(唐)李商隱
相思樹上合歡枝,
紫鳳青鸞共羽儀。
腸斷秦臺吹管客,
日西春盡到來遲。
合歡樹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對氣候和土壤適應性強,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栽培,可用作園景樹、行道樹。炎炎盛夏,供人觀賞的花木不多,挺拔十餘米的合歡樹,更給人以愉快的享受。
合歡的藥用價值在我國很早就被發現。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嵇康在《養生論》中說:「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兩者都可以治療情志不遂,所以欲消鬱氣,可送人合歡。《本草綱目》記載合歡樹皮及花均可入藥。合歡花有寧神作用,主要是治鬱結胸悶、失眠、健忘、眼疾、神經衰弱等。
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花之聲》園藝知識由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提供。1999年昆明世園會之後,時隔二十年,世界最高級別的世園會再次來到中國!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長城腳下,媯水河邊,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歡迎您。
編輯:馬歆璐 播音:劉 靜
朗誦:肖 玉配樂:劉勤力
圖文:李 瑩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圖片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