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年前寫的文章,比較好詮釋今天的文章《老子智慧-企者不立》,分享給你。
空杯和學習
文/鬼腳七
自從微信公眾號開通以來,有很多樂趣,也有很多辛苦; 有很多感動,也有很多糾結。先不談整體,今天談學習。有人說,支持你持續分享的動力是什麼?其實動力之一是我自己也要學習,分享讓自己有學習的動力。為了讓某個觀點能形成一篇文章,我需要思考更多,學習更多。
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成長,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成長需要學習,而且確實很多人在尋求知識,希望成長。
但如何才能真正成長?先來看看生活中的現象。
當杯子裝滿水,我們說這是水;
當杯子裝滿茶,我們說這是茶;
當杯子裝滿酒,我們說這是酒;
只有當杯子什麼都不裝,我們才說這是杯子。
我們自己內心裝滿了什麼,我們就是什麼。當我們內心充滿追逐金錢、追逐名利、追逐成功時,我們就迷失了自己。我們的心裡能倒空一點麼?
有人說,有點玄乎看不懂。那我們來看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小有名氣的才子,總想學大道理。聽說有一老和尚懂得許多大道理,於是上門拜訪。
到寺廟後老和尚讓他上午挑水、下午砍柴,別無它事。
才子很聽話,一月過去了,才子忍不住說:師傅,你教我一些大道理啊。
老和尚說:那你上午砍柴,下午挑水。
又過了一個月,才子心想:師傅不願意教我,盡讓我做一些沒用的,我還是去別的地方學吧。
才子找到老和尚說:師傅,家裡有點事,我還是回家去算了。
老和尚說:好啊我送送你。
送其至山下,路遇一涼亭,老和尚給才子倒茶,杯滿後仍未停。
才子說:杯子滿了,茶倒進不去了。
老和尚說:人也是如此。
這個才子很愛學習吧,老和尚為什麼不肯教他麼?哦,不,老和尚沒教他麼?有人說這個故事我之前看過,但這個故事值得回味,多看幾遍不為過。
昨天有個朋友在微信中留言:
我根本沒看過《我是歌手》,所以你文章的對比對於我來說是空白, 這篇文章對我毫無意義。還增加了我閱讀的厭惡。我確實是想在你的文章中學點東西。你也可以說我不喜歡可以不讀,也可以說可以取消你關注。
有沒有覺得這個回復很像才子求學的例子?很多人是希望來學習,願望特別好,但心裡總是裝了很多東西,然後什麼也沒有學到,最後還義憤填膺的說,別人不教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有時候特別浮躁,也很功利!我們看看書店裡面的書名:《***教你成功》, 《股市賺錢秘籍》,《1分鐘讀懂對方心理》,《致富寶典》……扯遠了,就拿看文章來說,如果標題中寫《鬼腳七揭秘搜索規則》《鬼腳七告訴你優化秘訣》《直通車省錢寶典》,這些標題一定是很多人最愛看的。那位要取消關注的朋友,也是只希望看見這些文章。
其實功利沒有什麼不好,就像認識淘寶小二一樣,有個朋友說得很有意思:
有人說我太功利,認識淘寶小二總是想套點資源拉點關係。我就是如此,難不成我認識個淘寶小二是希望跟 TA 談理想談人生談戀愛麼?
功利是讓我們尋找捷徑的動力,但如果浮躁和功利加在一起,我們就容易被自己迷惑了。我們看上去想學習,實際上學不進去任何東西。
書名和文章標題之所以寫得那麼露骨,是因為不寫成那樣,很難觸動一些人學習的欲望。因為他們心太滿。
像故事中的才子,以及給我留言的那個朋友,他們都有學習的欲望,但他們學不進去任何東西,因為心太滿。
有人說,你就是說要有空杯心態,要謙虛,這個道理我早就懂了,每次我都很謙虛的向別人請教,哪怕那個人跟傻逼一樣,我說話都很低調很謙虛。
不要笑,大部分人真的是這麼想的,都覺得自己很謙虛。謙虛是什麼?
有人說:鬼腳七你真有才,每天都寫這麼高質量的文章。
我回答:哪裡哪裡,我就是隨便寫寫博客而已,跟專業的沒法比。
但我心裡卻想:那是當然,自媒體圈有幾個人能跟我鬼腳七比!看我的文章每篇都值得反覆閱讀!
這是低調麼?這是謙虛麼?當然不是,這是虛偽!謙虛和虛偽,只有一字之差。
有人說:鬼腳七你真有才,每天都寫這麼高質量的文章。
如果我心裡想:馮大輝的」小道消息」的觀點比我有見地,池建強的」mac talk」每天發文章比我還能堅持,雕爺文藝範的思路讓我嘆為觀止,我寫得好的乾貨文章,大多是其他人投稿的,我哪有什麼才啊…….
如果我心裡這麼想,無論我嘴裡回答什麼,都是謙虛。
哪怕我開玩笑回答說:那當然,我就是自媒體第一人!
謙虛是內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嘴上冠冕堂皇的理由。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知易行難》。那篇文章很多人評價很好,也有人提醒我說行難說明不「知」。其實那篇文章我刪除了一大段,因為後面確實在寫什麼是真正的「知」,擔心觀點太多。如果真正理解了,行動就不難了。國父孫中山曾經說「知難行易」,就是這個道理。
當我們說這個道理我懂的時候,或許我們問問自己,我們真正懂了麼?
如果真正懂得了謙虛,真正理解了什麼是空杯,行動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這篇文章我也刪除了一些內容,擔心觀點太多了有些人讀不懂。不是說鬼腳七多有智慧,是很多人經歷不夠,不那麼容易理解,我的訂閱用戶中有很多大學生,照顧一下他們的閱歷。我慢慢講,大家慢慢聽。
當然也會有人說這篇文章特別水,因為標題沒寫寶典,內容看不見技巧,整篇也不是寫秘技和攻略。以前我看見這些留言,我總是希望這些人早點取消關注,或者直接拉黑,因為他們心太滿。後來我想,這些人才是真的需要我幫助的人,雖然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
無論文章寫了多少,無緣之人,聽見了等於沒聽見,看見了等於沒看見;有緣之人,我的存在就會驚醒他的所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