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人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同時也說明蘇杭絕美景觀得世人讚譽。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景觀,是位於江蘇蘇州的一條古街道,雖然它看起來都與我們常見的古街道沒有什麼不同, 但它背後的故事卻很多,尤其還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喜愛,曾多次遊覽這裡, 這就是山塘街。
山塘街位於蘇州古城的西北部,東連「紅塵中一工等富貴風流之地」闖門,西接「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3600米,因此被稱作「七裡山塘"。山塘街始建於公元825年,距今已有近1200年的歷史,山塘街與山塘河相鄰,山塘河水運發達,也帶動山塘街成為熱鬧繁華的市井街道。
山塘街中有段長360米的街道——山塘老街,雖僅有七裡山塘的十分之一,卻是山塘的精華所在,被稱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如今的老街再現了當年山塘的繁盛,商鋪林立、會館齊聚,既有蘇州老字號採芝齋、黃天源、五芳齋,也少不了中國絆絲泰鬥,各種雕刻工坊,以及藍印花大師前店後坊式的店鋪。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徐揚創作的《盛世滋生圖》長卷中繪有蘇州的一村、一鎮、一城、一街,其中一街就是山塘街,將它"居貨山積,行雲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的繁華市井景象完美展現出來,不愧為「神州第一街」的美譽。
橫跨在山塘河上的通貴橋是山塘街的標誌性建築 ,意味通向富貴人家的橋。這裡的富貴人家就是明代禮部尚書吳一鵬,他與住在橋對面的方先生是好朋友,為了便於交往,便修建了這座橋。這座橋始建於明弘治初年間,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通貴橋橋孔與山塘河水相映成趣,渾然一圓,曾讓建築大師貝銘為此擊節叫好。
山塘河水一如千年前那樣清澈,乘一葉畫舫,聽一曲絲竹,真可謂「一聲柔櫓一銷魂」。以河為界,通貴橋商貿區為上塘,這是蘇州時尚之都,風格各異的茶館、酒吧、咖啡館每到夜晚熱鬧非凡,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吟唱著歷史與時代的凱歌,讓人酒酣搖曳,沉浸其中。
山塘街自然景觀極為豐富,人文景觀也不在少數,且極具文化魅力。上面提到的富貴人家吳一鵬,其故居就坐落在山塘街,吳一鵬故居佔地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是蘇州城外最大的古建築群。該建築始建於明朝嘉靖十年,距今已有500多的歷史.其正門臨古街水巷,廳堂樓閣齊備,扁作梁架,青石鼓墩柱礎,軒散古樸。各門樓磚雕精美絕倫,規制頗高。玉涵堂是吳一鵬宅邸的主廳,這是蘇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築,其名取「君子於玉比德」之意,把玉比喻為修身的道德標準,也體現出宅院主人崇高的道德準則。故居後面為花園,與主體建築相呼相應,極為和諧融洽。
山塘街至今已經歷一千多年風雨滄桑,街上的古戲臺、古會館、以及展示蘇州文化風情的博物館等多種人文景觀將這座古街道渲染地更為燦爛,通過這些帶有歷史痕跡的景觀建築,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蘇州文化。除此以外,山塘街歷來還有舉行豐富多彩民俗的習慣,龍舟賽會以及各種廟會、節會、花會都會在這裡舉行,幸運的小夥伴可以參與其中,一同感受節日歡慶。(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