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全國各地高考分數放榜已接近尾聲。隨著成績的公布,各個家庭幾多歡喜幾多愁。如果你的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和大家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focus on foreground
如果你的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你想鼓勵孩子振作起來,繼續加油,你可以這麼說 「我知道你對這個分數很不滿意,我也知道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很樂意跟你聊聊,看看怎麼樣才能幫到你」。相信我,上面這段話有魔力的,因為這段話首先體現了你的同理心,然後滿足了孩子尋求歸屬感的訴求。
歸屬感的滿足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關心和關愛的。我曾經問過自己很多學生,最喜歡哪一門課。在得到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之後,我總會再追問,你喜歡的是這門課,還是這門課的老師呢?結果至少有一半的學生都告訴我,是老師。
你看,很多時候孩子喜歡某門課程,並不是因為這門課的內容有多吸引人,而是這門課的老師在關心自己。自己因為喜歡這個老師,才願意在這門課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樣地,當你的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長對他傳遞出的無條件的愛時,他就會告訴自己「我的父母關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了多少分」。而這一點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
在滿足了孩子的歸屬感之後,我們下一步就要告訴他,「高三一年你非常努力,就算沒拿到你期待的成績,我也依然為你感到驕傲,我知道,你每天都在進步。而且關於學習和考試這件事情,我們是有很多可以提高的方法和手段的「。我們這麼說的目的是激發孩子的勝任力。
確實現在市面上關於如何學習,如何記憶的書籍有很多,各種科目的在線輔導班也非常多。所以,我們在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上是有方法有渠道有資源可尋的。但是比起這些方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己可以勝任學習這件事並且考出好成績的信心。
這種信心就是勝任力。如果孩子認為自己不管怎麼做,都做不好,就不願意嘗試,不願意繼續努力了,不是嗎?高考很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拉長,放到整個人生長河中看,高考的一次失利可能並沒有到天崩地裂的地步。父母應該是傳遞給孩子這樣的態度:繼續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對考試的信心,相信自己下次可以把事情處理好。為人父母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多多支持我們的孩子去發展勝任力。
。
好,最後一步,我們還要對我們的孩子說的是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下一步可以商議一下我們有哪些選擇……」。比如我們認真分析現有的成績下有哪些學校哪些專業可以選擇且還不錯。我們也可以選擇復讀一年,再拼搏一把。當然,我們還可以把大學的範圍從國內擴展到國外,選擇去國外求學。建議家長給孩子多提供一些選擇,因為可以選擇的自由會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和追求挑戰的意願。
我們如果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掌控感,讓孩子知道自己有選擇的自由,未來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就能催化出孩子內在的動機和追求挑戰的意願。這樣的孩子也更容易探索自己的興趣,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幫助孩子發展這種內在的自驅力,是我們最值得做的事情。
獵豹奔跑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孩子對某件事產生了挫敗感、手足無措,或是失去了興趣時,也是你為孩子建立內在動機的時候。我們不能把孩子的人生看作是一場和別人的比賽。我們不能只關注孩子是否達到了人生某一個階段的目標,比如高考,而是要關注到孩子的歸屬感、勝任力、自我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