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之中,在不同的階段,都會存在對手,幼時的玩伴因為遊戲的輸贏會成為對手,讀書時的同學會因為成績的高低而變成對手,工作後的同事會在業績的表現上成為對手等等。有的人與對手競爭時,不希望對手勝過自己,生怕輸了之後損失利益或沒了面子,所以見到對手就容易產生針鋒相對的心態,甚至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不過有的聰明人,面對對手的時候,會換一種思路看待對手,這類人也容易成為人中翹楚,他們都有如下三種心態。
一是明白對手是很好的學習榜樣。對手之所以被稱為對手,是因為和你勢均力敵,你有自己的長處,他有你不具備的優勢,所以在面對競爭的時候,如果你能把格局放大一些,把和對手的競爭,當成人生歷練的機會,欣賞對手的長處,思考如何學習並挪為己用,相信你在這次競爭之中,能成長變強許多。三國時期,曹操覺得劉備是自己最大的對手,並且明白劉備的利器就是仁義,在擊敗袁紹後,曹操並沒有大肆屠殺袁紹舊部,而是學習劉備的仁義之術,招攬了大批的文官武將,既贏得了仁義之聲,又增強了自身的勢力。
二是明白生氣反而容易輸掉競爭。馬雲曾說過:「心中無敵,自然無敵於天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你在與對手競爭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憤怒,把對手放在敵對的狀態,看似你充滿了鬥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實則容易剛愎自用,在求勝心切的狀態下,你會以為自己所做的努力一定能夠贏得競爭,而輕視對手的默默耕耘、厚積薄發,最終會因為一葉障目而敗北。多年前慧聰網的創始人覺得別人對阿里巴巴公司的認可,是無稽之談,並且瞧不起阿里的發展勢頭,因而沒有認真改革公司落後的商業模式,當年紅極一時的慧聰網現已銷聲匿跡。
三是明白對手體現了自身的段位。高手的對手一定也是一個強者,記得姚明在一次採訪中,就直接自嘲自己當年的「姚鯊之戰」,說在和奧尼爾對抗的時候,會感受到巨大的衝擊力,每次和奧尼爾比賽完回家,自己就像散了架一樣。粗看過去,姚明是在誇奧尼爾十分的強大,而細想下會覺得,連奧尼爾都可以一對一的對抗,那麼姚明再怎麼樣也算得上是一流的高手。之所以姚明退役這麼久了,還在籃球界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因為他是非常有智慧的,他明白尊重對手就是尊重自己。
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後,在和對手競爭的時候,保持良好的心態,就算輸掉了比賽也不要氣餒,而是要積極的總結經驗教訓,人生的路很長,只要你不驕不躁,逐步取長補短,你將在和對手的競爭中,獲勝的概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