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還是很難過的。
因為我接連遭到了對我來說,非常最重要的3個人的否定:
我的讀者。
我的老師。
我自己。
昨天推送了一篇逆潮流的文章,果不其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眾怒。一開始我是憤怒的,覺得作品被不懂的人評判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當否定的聲音大批量的傳來,我開始懷疑自己了:是我不好了嗎?我的心感覺到很涼,突然就發現不需要空調了。
前幾天我在接受督導的時候,老師也說了很多否定我的話,指出了我很多問題,說我在諮詢中,問題雖然把握很準,但缺少一些對人的尊重與關懷。問題分析得再對也沒有用,因為人們都是先聽態度,後聽內容的。
我很難過。
有種客戶和老闆同時都在指責你的感覺。我覺得人生掉進了灰暗,感覺自己差勁,覺得不配擁有現在的一切,覺得對不起所有支持我的人,覺得什麼都做不好,連基礎的工作都做不好。犯些幼稚到不能再幼稚的錯誤。
2
幸運的是,我是個心理工作者,沒有掉到自怨自艾裡。我想去問我的治療師:我怎麼了。可是我每周只能去見她兩次。在見她之前,我就在回放我們諮詢的時候曾經說過的話,開始想我自己:我怎麼了?
我連著被否定了。這讓我覺得挫敗,情緒很低落。
他們否定我,這裡面當然有他們自己需要工作的地方,有他們的議題。但是我對否定反應如此強烈,就是我的議題了。這些讀者們沒有找我工作,我不需要去分析他們,但我可以分析自己,為自己做點什麼。
對於否定,我不想再去反抗,因為我發現他們之所以這樣,也存在我的問題。
即使我表達的觀點再正確,當我不去考慮受眾的處境,不去考慮他們的承受能力,不去考慮他們的背景,不去理解他們的心情,我就不是一個好的諮詢師。
《外科風雲》裡陸晨曦可以不顧病人隱私當著那麼多人的面直接詢問「你做過矽膠植入假乳房嗎」,導致病人憤怒。而莊恕醫生卻可以趁沒人的時候說:現在這裡只有我們兩個人,你可不可以偷偷告訴我……
陸晨曦的問診內容,是符合專業需求的。但是失去了對受眾處境的理解,就導致了病人不接受治療了。而沒有病人的配合,好醫生是不成立的。
讀者對我的憤怒,是在提醒我,他們的感受和處境沒有被照顧到,我攻擊到了他們。督導老師更是直接指出了我這個問題。我是個與人工作的心理工作者,並非與觀點工作的科研者,還是要考慮受眾處境的,不能一味只發出自己的聲音。
3
然後我想,這個問題被呈現出來,給我帶來的意義是什麼呢?
對於他們的否定、指責,我並不是生氣,而是難過。一方面,我很希望被肯定,被認可,被贊同,我沒有得到,所以我很悲哀。
另一方面,我不怪他們,這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傷痛。
他們只是沒有按我期待的方式愛我而已,這讓我感覺到了被嫌棄,被拋棄。這只是戳中了我那小時候總是被媽媽責怪你為什麼不夠好的傷而已。與他們無關。
他們的憤怒和否定在提醒我:我那麼在意被嫌棄。即使這個嫌棄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
當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哭了。我看到小的時候,我在院子裡玩,媽媽回到家就兇我的場景。我看到媽媽不在家,我一個人在院子裡玩的場景。那個院子裡承載了我很多難過,我很需要被靠近,需要親密,這些我小時候都沒得到過。長大後,對於別人推開我的這種行為,我怎麼能夠受得了呢?
這些都與他們無關,是我抓著小時候的傷痛不放了。我感覺到了一點釋懷。
然後我做了一個決定:
我要長大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愛我的人,我想去發現愛。一言不合就取關的人,本身就跟你無緣。願意留下的,都是真愛。督導老師在否定我的操作,但她是接納我這個人的。她的否定,沒有任何惡意,她只是告訴我我可以改善的地方。我更想愛自己,我不需要再對自己那麼苛刻, 非要做一個完美的人。我只是一個在慢慢成長的心理工作者,不是別人眼中的大神。
4
然後我想,對於他們間接或直接指出來的問題,我可以做哪些調整,有哪些堅持。
我想再慢一點,曬曬陽光,吹吹空調,讓自己多一些安靜,少一些浮躁。我的情緒沒調控好,可能是近期有些累了,所以容易激惹。想去旅行,去看看風景,去認識好玩的人,去感受這個世界的溫暖。
我想減少工作量。再減少1/3。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休息,去玩。
我想去多請教,請教身邊的人,想用請教的方式去關心,關心每一個我想關心的人。去請教他們有什麼感受,他們平時的心情是怎樣,想去跟他們連接。想去告訴他們我的愛,我的渴望,去有更多的交流、溝通、互動。而不是每天把自己關在小屋裡,寫作、工作、寫作、工作。
我發現其實是我把自己封閉太久了,忘記了人的味道。我需要陽光,需要空氣,需要愛。我知道這些都大量的存在,是我一直沒有要。
我還是會去堅持發出自己的聲音,不單純為掉粉與否、商業與否而妥協,這是我想繼續堅持的。同時我也想調整方式,用一種更讓人感覺舒服、能尊重人的方式去表達自己。
我可以去學習,比如:
一個轉載我文的公號:《為什麼應勤想找一個處女,你卻那麼憤怒?》
我那被噴的原題則是:《想找一個處女怎麼了,你嫉妒啊。》
我也更喜歡上面那個,帶著對他人的尊重。這讓我更清晰的看到了自己。
想到這些的時候,我覺得心安,特別為自己感動。
我知道這將是我一次新的蛻變。
5
接著我又想:
假如讀者、老師、朋友們都從來不否定我,這樣好嗎?
假如所有人都在認可我,我會覺得害怕。像是踩在雲朵裡一樣,綿綿地觸不到地面。我會恐懼,我會擔心自己走錯了,走偏了,我會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路在哪裡。我會驕傲,會越來越飄,會覺得自己真的很牛逼,會看不到現實。
我不想要那樣。所以,幸好有他們可以否定我,讓我在沒有飄得很高的時候戳破我,讓我掉到地上來。這讓我覺得難過,但更踏實。
一些否定和打擊,我想我是非常需要的。
否定、被罵、打擊,都是好的事情。當我在使用它的時候,它就變得有意義了。
6
他們的否定反應出了我一直存在的問題,我一直以來的擔心。只是我自己不敢主動承認,不敢意識到,我沒有勇氣,我不能在別人指出來之前先改掉,甚至不敢先發現。
他們只是用否定的方式提醒我,替我說出來了而已。
對於別人的否定,當我內心並不認同,我就會一笑而過。當我有情緒,我生氣或者難過的時候,我就知道我的一部分被激活了,我需要去認真聽一下。
如果這次我不聽,我反抗、生氣、指責、抱怨,我知道下次打擊還會來的。直到我開始面對真正的自己。
所以我是感謝這些否定的,是他們在逼著我承認真相,面對自己,完善自己。。是我成長路上重要的裡程碑。
雖然一言不合就取關的人已經走了。管他呢,做好事不留名的都是活雷鋒。
7
我跟我們小組的人分享了我的這些心路歷程,他們說,你這才是真正的強大。在情緒裡的時候,敢於跳出來去反思自己的部分,積極地尋找出路,而不是指責別人或消沉下去。我想我在他們那裡還是獲得了很大支持的。所以我想跟你分享下過程。
當你被否定,被罵,被指責的時候,你可以問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1.我出了什麼問題?
2.這個問題真的存在嗎?
3.這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4.我可以做些什麼調整?
5.如果一直沒有否定,好嗎?
6.我在哪裡可以找到支持和幫助?
你要知道雖然否定你的人有他自己的功課,這並不影響你做了哪些導致了他們如此對你。你不需要主動做他們的治療師,但他們直接或間接表達出來的你的問題,你都可以自己判斷下是否真的。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問題,那就感謝下他們,他們只是替你說出來了你不願意面對的部分。即使你這次反抗、憤怒、反駁,下次提醒也還是會再來。
如果你不認同,覺得他們純屬扯淡或攻擊,那呵呵就好了,這是這個人有毛病,這個問題就是偶然事件不會再反覆出現。你還是可以和他繼續做好朋友,也可以不再是。
ps1.
寫完覺得好矯情,不想發了。為了不白寫,還是閉著眼發出來吧。萬一對別人有幫助呢?
ps2.答謝場:
每個閱讀,都是一種支持。寫寫心情,已經是我多年來很重要的一部分慰藉了。感謝願意傾聽的你。上牆的留言點讚前10名送上很大的小禮物(截止到明天早上我醒來。。我會回覆你請你提供地址)
ps3.預告:
我努力不日更。歇段時間再更吧。目前素材庫裡已經躺了很多了,預告下:
《假我都不一定被愛,真我會嗎?》
《我就是不夠愛你啊》
《關係裡的控制欲與妥協》
《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是因為。》
《別再害怕與人衝突》
……
好吧,我知道我太無聊了。
每周三晚上網課,北京、上海、深圳地面課,
無論現在幾點,歡迎來撩我們的老闆,搜索微信:congnotco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