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早餐市場為何難覓大品牌的小包子

2020-12-17 華夏飲食

包子起源於三國時期,由諸葛亮發明,在當時被稱為「饅頭」,到了清代,才有了「包子」的稱呼。作為傳統早餐主食之一,包子在我國老百姓餐桌上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北方的肉包、蔬菜包,南方的灌湯包、叉燒包……全國各地幾乎都有自己獨特口味的包子。

據有關數據預測,2021年中國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增至1.948萬億元。但面對這個萬億市場,目前國內專注早餐市場的全國性品牌並不多,大都以區域性品牌為主。從全國來看,包子店經營模式基本是「夫妻店」的小作坊,能夠形成區域品牌經營的不多,全國連鎖更是鳳毛麟角。

品牌化道路開啟

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快餐連鎖店在北京正式開業,標誌著現代快餐在中國市場出現,中國快餐業正式進入起步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式快餐開啟了標準化和品牌化道路。進入21世紀,包子迎來了品牌連鎖模式的高光時刻。

2003年,劉會平把「劉師傅大包」正式更名為巴比饅頭,走上品牌發展之路;2005年放開加盟店,5年時間店鋪總數突破500家;今年10月12日,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首個登陸A股的主打包子饅頭的餐飲品牌。在資本化道路上,慶豐包子鋪要比巴比饅頭更早接軌資本。它曾在2015年欲借殼上市衝刺新三板,不過之後再無下文。慶豐包子鋪成立至今已有72年的歷史,2000年通過走中式快餐連鎖加盟發展之路,5年時間,從3家門店迅速擴展到150家,目前僅在北京就有門店345家。

儘管巴比饅頭成功上市,但要衝破區域限制發展至全國,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同時,甘其食、九園包子等紛紛乘勢發力,通過樹立品牌、創新產品結構加速開店。

2009年創立的甘其食,創新肯德基+海底撈模式的運營模式,2013年獲得天圖資本8千萬元投資,開闢傳統包點行業獲得股權投資的先河,讓包點品類開始被資本關注;九園包子則早早入局小吃快餐品類,在包子主食的基礎上,引入重慶名小吃,不僅帶動門店銷量和客流增加,又把重慶小吃帶入更大的市場,疫情期間逆勢增長,持續穩步擴張近200家門店。

層層枷鎖阻礙「破圈」

包子發展至今,出現了明顯的區域性,對於很多包子連鎖品牌而言,難以突破本地市場。目前來看,包子品類中還沒有一個全國性品牌。巴比饅頭門店遍布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幾十座城市,但主戰場仍在長三角地區,2017年進駐北方市場,區域業績連續3年虧損,南方市場僅廣州子公司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就虧損156.92萬元。

目前和善園門店已接近800家,但60%都分布在江蘇省,九園包子的市場則集中在重慶。此外,珠三角的酷比爽味包、北京的慶豐包子鋪都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包子難以出現全國性品牌的原因,在於包子自身的局限和品牌的實力。

包子屬於中式快餐品類,主打線下堂食生意,相比於其他快餐,包子的標準化程度低。包子由麵皮和內餡構成,生產工藝相對繁瑣,目前市場上非速食類包子的生產是工業化與手工共存,在這中間找到平衡並非易事。思念、安井、灣仔碼頭等均有推出不同口味、類型的速凍包子,但銷售結果大都不如同品類的水餃、手抓餅等主食。不少消費者認為,工業化生產的包子口感欠佳,趕不上手工現制的包子。

而線下門店注重口味、體驗和服務,對產品要求很高。包子若採用工廠加工、統一冷鏈配送的方式,有利於工序標準化,提高出餐效率,但損害的是口感體驗。門店手工現包,有利於保證包子口感,但高額的人力成本支出對於餐企而言負擔較大,而且無法實現標準化。如何平衡好包子的標準化和口感,對包子品牌方的運營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從經營層面看,可與包子搭配銷售的產品有限,單一包子的消費空間有限,市場上包子鋪的人均消費不高。普通包子均價在1—8元之間,九園包子人均消費16元,慶豐包子鋪和西四包子鋪人均消費20元左右,灌湯包、蟹黃湯包、生煎包等客單較高在40—50元左右。為了提高利潤率,品牌們線上線下消費並行,迎合消費趨勢的變化,積極布局新零售。巴比饅頭通過拓展銷售渠道,為事業單位、學校以及少量經銷商提供餐食,並開拓線上銷售場景,入駐天貓、京東、叮咚買菜等線上渠道。和善園入駐叮咚買菜、盒馬等線上渠道,線下經營也在尋找新模式,例如與盒馬鮮生達成合作開辦和善園金牌店。

擴充品類和優化供應鏈是方向

傳統包子鋪營業時間短、消費場景單一,高峰期集中在早餐時間;此外,消費者需求更多元,口味更複合。如何打破層層壁壘,滿足消費者需求至關重要。業內人士表示,擴充主食,加入小吃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對於包子,小吃快餐在經營時段上更寬泛,是盈利能力的一種補充。在以包子為主的基礎上,引入特色小吃,創新產品結構,有利於增加營收。九園包子為了保障門店全時段高頻運轉,引入了剛需營養米飯系列、重慶特色面線系列,對正餐時段進行充能,目前門店SKU已超40種。九園包子營運狀況快速恢復,今年8月份營收環比7月份增加30%,同比去年同期恢復110%,實現疫情期間逆勢增長。

小吃快餐具有市場需求大,消費頻率高,產品易標準化,模式易複製的優勢,加上有策略、成規模、有布局的擴張方式,也可以促使包子鋪擴張店鋪。通過集中刷存在感,有助於消費者快速打造品牌認知,形成強品牌效應;同時也能降低當地加盟商的原物料運輸成本,進而提升門店存活度。

此外,優化供應鏈、進一步提升門店盈利空間也至關重要。供應鏈能力決定了品牌規模的半徑,為保證產品鏈的完整性和出品品質,如今很多餐企都自建中央廚房或是交由第三方外包,從原料採購、食材加工、倉儲到冷鏈配送都在中央廚房統一完成。2008年,老盛昌自建第一個6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隨著後期門店增多,中央廚房從600平方米擴張到2500平方米,再到6000平方米,越變越大,產品也集中在中央廚房製作,慢慢縮減門店用工降低總用工成本,如今老盛昌門店產品基本由中央廚房進行配送。

早陽包子算是國內第一家真正走出發源地的全國性包點品牌,2013年在上海青浦區建立大型標準化工廠,分別在上海、江蘇、浙江成立三大生產基地,構建獨立的物流體系,完善供應鏈,確保產品能在生產後8小時內送達所有連鎖店。截至2019年8月,早陽集團旗下加盟店數量突破3500家,年配送金額近13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人口足夠多,市場也足夠大,足以容得下很多個「巴比饅頭」,想要走向全國的包子品牌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運營策略,研究各地包子的吃法差異,優化產品結構,打造高效率供應鏈,持續提升消費者體驗,提高運營效率,樹立品牌形象。

(高嬌娣 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萬億早餐賽道裡的「包子江湖」
    最近巴比饅頭登陸上交所主板,成為「中國包子第一股」的消息鋪天蓋地,小小的包子店盡能做成市值達45億的大公司,所以今天先會從包子(饅頭)篇章開始講起。小包子大市場「早餐是生活美學的開場白,誰說儀式感不重要。」這齣自《早餐中國》的經典文案,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吃早餐的一天,是沒有靈魂一天。
  • 慶豐包子兄弟品牌「包小團」開放加盟 自稱包子界的潮牌
    跟慶豐包子一脈相承、主打包子、湯品的餐飲連鎖品牌「包小團」制定了「100個明星樣板城市」計劃,開始大力招攬品牌加盟商了。「包小團」的創始人王偉,是慶豐包子創始人張萬芝的第四代傳人。從漫畫風格的LOGO、到以黃、白兩色為主的店面設計,都在營造小清新的用餐氛圍。在王偉看來,市場上的包子品牌逐漸老齡化,簡單複製傳統已經難以為繼。因此,包小團在以經典口味的青蔥小豬包和老火靚湯為主打產品外,還研發了奧爾良雞腿包、菌菇芝士包等針對年輕人的新口味。這些包子的單價在2-3元不等。
  • 天津10萬以下包子早餐店加盟報價
    天津10萬以下包子早餐店加盟報價,目前,公司正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全面發力多種店型開拓市場、積極將餐飲與網際網路更好結合,為加盟商創造更多盈利方式和商業機會。天津10萬以下包子早餐店加盟報價, 隨之而來的,還有資本的關注和青睞。對於當下的資本而言,小包子是一個穩妥的市場。這是由於小包子產業的穩定的供需,更容易獲得資本青睞。
  • 靠賣包子年入10億 這家「早餐店」上市!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 財富已...
    來源:東方財富網2塊錢一個包子,5塊錢就能吃飽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沿街開個小門店,夫妻兩人搭夥就可以做,起早貪黑、客單價低,並且利潤微薄,十分辛苦。但是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包子鋪這種大家眼裡的小本生意,有一天也可以做成市值幾十億的上市公司。
  • 政策補貼下的早餐市場:理想豐滿,現實殘酷
    早餐攤的顯著特點是單價低、利潤薄,當城市規劃、地租上漲、用人成本上升等影響因素接踵而至時,此類門店/攤位將面臨不小的生存壓力。億歐智庫此前發布的《2018餐飲新零售研究報告》也曾提到,中小餐飲企業的競爭異常殘酷,淘汰率相對較高,近兩年倒閉餐廳平均運營周期僅為508天,2017年關店數是新開店數的91.6%。
  • 桂格VS王飽飽:重新定義麥片之下的萬億早餐市場之爭
    直到19世紀,有「燕麥之王」之稱的費迪南·舒馬赫開始向市場宣傳推廣燕麥早餐。憑藉低廉的價格和極強的「抗餓力」, 燕麥逐漸取代肉,成為了新的早餐主角。  1901年,桂格成立。此後,桂格麥片受到了大批愛爾蘭和德國移民的歡迎,美國也因此而掀起了一場燕麥片飲食革命。  上世紀九十年代,家樂氏、雀巢等品牌開始開拓亞洲市場。
  • 「早餐店」巴比食品上市:靠賣包子年入10億 近9成營收依靠加盟店
    靠賣包子年入10億,這家「早餐店」上市!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財富已超27億  2塊錢一個包子,5塊錢就能吃飽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沿街開個小門店,夫妻兩人搭夥就可以做,起早貪黑、客單價低,並且利潤微薄,十分辛苦。  但是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 早餐包子店加盟應該選擇哪個品牌好?包卟同包子鋪怎麼樣?
    早餐包子是現下很多人選擇投資的熱門項目,因為做早餐包子加盟店有投資低、風險小、回報周期短的特點,所以廣受中小投資者的關注。
  • 麥當勞等巨頭髮力早餐,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
    麥當勞開始發力早餐,讓早餐這個鮮有巨頭的市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使得早餐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得更為複雜。國內早餐市場的掘金者不乏傳統早餐攤點、便利店、快餐店,甚至連做代餐食品的企業也想分一杯羹。那麼,究竟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 一次性筷子包裝難覓保質期
    究竟一次性筷子是否真的衛生,記者進行調查後發現,儘管國家早有一次性筷子包裝要印製廠名廠址、出廠日期、保質期等相關規定,但在我市市場上難覓標註保質期的一次性筷子,不僅如此,所有銷售者甚至消費者都錯誤地認為一次性筷子沒有保質期。
  • 英媒:中國人早餐堅守包子稀飯 西式早餐難受青睞
    英國《金融時報》1月19日文章,原題《在中國,早餐仍是心靈之所系》,內容如下:沒有比中國人更熱衷西方事物的了。但是,當太陽在任何中國城市升起時,執早餐生意之牛耳的都是東方食品。
  • 17年近3000家店,2元一個的包子衝擊大A股
    新鮮味美、皮薄餡足,"劉師傅大包"的口碑很快傳開,隨後,一個2塊錢的包子便開始了產業"開掛"之路:2003年,正式更名為"巴比饅頭"2004年,搶先註冊商標2008年,建立中央工廠,可直接供貨給1800家門店2016年,建成面積約100餘畝面點"透明工廠",7×24全天候、全覆蓋監控生產過程2020年,小2元一個的包子衝擊大A股成功
  • 商業觀察早餐店生存圖鑑:有人憑包子店上市,有人靠早餐起死回生
    原因無他,早餐業態的市場巨大,根據英國權威調研機構英敏特預測:到2021年,中國消費者在外食用早餐的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所以稍有餘力的品牌都紛紛下場,想要分得一杯羹。02早餐店生存圖鑑:冰火兩重天事實也是如此,那些先行入場的早餐選手,都已陸續有了收穫。
  • 加入「早餐工程」供應陣列 揚州包子登上上海愛心早餐車
    上海「早餐工程」愛心早餐車。昨天,記者了解到,五豐富春因在進博會上的「表現」,受邀攜「揚州包子」參加了上海早餐工程第二批示範點授牌儀式暨共享健康早餐成果展示會,代表揚州包子積極加入上海「早餐工程」供應陣列。「昨天開始,這些淮揚名點登上了上海的愛心早餐車,為上海市民的早餐增添了新選擇。」
  • 夫妻包子早餐店走向品牌連鎖的成功商業秘訣!
    民以食為天,早餐是我們每個人每天不可或缺的,開一家早餐店,比如說包子、饅頭、油條之類的商業店鋪,還是有利可圖的,夫妻兩開一家夫妻店,起早貪黑的用辛苦和勞動來換取財富,安徽有個縣城懷寧縣下面的江鎮鎮幾乎一個鎮都是做包子的,鎮裡面也因為做包子有了很強的GDP收入,帶動了整個早餐行業的相關產業鏈
  • 蔥香小花卷鬆軟可口,用「它」做早餐比包子更美味,在家就能做
    | 求職招聘            再小的行業,都應有屬於他媒介【公告】2020年求職、招聘、鋪面轉讓信息發布登記,請添加「包子精英匯」小秘書②號微信:youtiao520184 (①號微信好友已滿,已添加請勿重複添加!)
  • 包子鋪變身高端餐廳,客單價超過80元 長沙老口子怎麼看?
    3月27日上午,記者在這家有點兒小清新風格的包子鋪內看到,可供堂食的24種商品裡,不僅有如糖餃子、銀絲卷、湘味餛飩等地道產品,還有如小白兔奶凍、白色戀人、鹹蛋包子等時下流行單品,每份產品的售價在8.8元至28元之間。 「生意最好的時候是早晚高峰,顧客順路買著當早餐或者打包帶回去第二天加熱。」
  • 習總早餐愛包子 早餐如何搭配營養又長壽
    導語:近日,習總現身某包子鋪,自己排隊買包子。習總都排隊買包子了,你還在花上一個小時來穿衣打扮,再花上半個小時安排當天的日程,卻省不出10分鐘認認真真吃個早餐?專家指出,「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早餐吃得好可以使人長壽。營養早餐在搭配上應該以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的食物為主。
  • 速凍食品創新 今後早餐店吃的手抓餅、包子可能也是速凍
    超市裡正在售賣的冷凍食品河南商報記者 張鬱/攝河南商報記者 吳軍以前,一提起速凍食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湯圓和水餃,現在,你在早餐店吃的手抓餅、包子、菜角和糖糕等,很可能也是速凍食品。速凍食品行業為何能蒸蒸日上?【現狀】速凍食品行業已成為「黃金產業」被業內稱為「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專業程度最高」的第十屆中國冷凍食品產業大會於8月18日至20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連續10屆都在鄭州舉辦,原因是什麼?
  • 長沙市場難覓1元雪糕 「貴族」冰淇淋擠佔市場
    本報5月17日訊 「雪人雪糕、老冰棍、小布丁,5毛一支!」這是70後、80後對於冰棍的回憶。從一個個走街串巷的移動販賣點、固定的街邊雪糕批發店,到今天的網上冰批店……雖然曾經的老冰棍沒有現在的樣式,但那獨特的味道,始終讓人回憶。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5毛錢一支的冰棍逐漸被一些拼顏值的「貴族」冰淇淋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