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心看,才能看清楚,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小王子》
溼漉漉的夜裡,又拾起那本摯愛的書。
人們稱之為童話,其實是給大人看的。用作者聖埃克絮佩裡的原話來說,是獻給「還是孩子時」的那個大人看的。它就是《小王子》。
這是筆者的第五遍,感受不如前幾次來得濃烈,卻也從相對較偏的角度上,體會到一些新的東西。
飛行員6歲時作下一幅畫,當時他夢想成為一名畫家。小小的他把這幅畫稱為傑作。
他會把這傑作拿給大人們看,問他們:「我的畫是不是讓你們很害怕?」
大人們的回答總是這樣子的:「一頂帽子,有什麼好怕的。」
圖片出處:Google
其實他畫的並不是一頂帽子,而是一條大蟒蛇。一條正在消化一頭大象的大蟒蛇。
在成年人的眼裡,這的確不外乎是一頂帽子,又或是一把被使用很久而變了形的鍋,一件毫不起眼的平常的東西。但在6歲孩童的心裡,這是蟒蛇在吞噬一頭大象,是足以堪稱傑作的東西。
之所以說在成年人眼裡,和在孩童心裡。是因為筆者認為,孩子能用他單純的想法,透過事物的表面,用心靈洞察大人們看不到的本質。
孩子放棄了美麗的夢想,成為了週遊世界的飛行家。
但他仍保存著這幅畫作,便於隨時隨地拿出來測試一下身邊的大人。他仍不停地觀察著周邊的人,但很遺憾,大家的回答無一例外:「這是一頂帽子」。
久而久之,他累了,不再執著於找尋那個能理解他的,那個能看出這是一條蟒蛇的與眾不同的大人。他選擇順應世道,在自己都不知道的瞬間,慢慢變成他所厭惡的那種大人。
直到有一天,他的飛機在撒哈拉沙漠中央出了故障。孤零零的他在茫茫無際的大沙漠裡,遇到了同樣孤零零的小王子。
圖片出處:Google
小王子來自只有一座房子一般大的B612小行星。他和他孤傲的玫瑰花鬧了矛盾,於是隻身出走,開啟了遊走於各個星球的旅程。
一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傲慢且只知道下命令的國王、一個任性的酒鬼、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一個死守教條的地理學家……「大人們真是太奇怪了!」整個旅程他都這麼感慨。
面對初次見面的飛行員,小王子提出了一個既突然又荒唐的請求:請給我畫一隻綿羊吧。在他再三的請求下,飛行員不得不開始作畫。多年沒有碰畫筆的他早已不知道怎麼畫畫,於是他畫下了我們熟知的那個羊的形象。
圖片出處:Google
可他接連畫了三隻羊,都被小王子駁回了。「這隻生病了」,「這是只山羊」,「這隻太老了」......專注於修理發動機的飛行員喪失了耐心,胡亂畫了一個箱子塞給小王子,「諾,你的綿羊在裡面」,他敷衍地說道。
圖片出處:Google
令他詫異的是,小王子的臉上頓時放出了光,他看到了箱子裡的綿羊在睡覺。
這是小王子給飛行員設的測試,就像當初6歲的他拿大蟒蛇測試大人們一樣。前三隻羊,是我們潛意識裡認識的那個羊,是不帶溫度的圖像而已,那不是小王子要的答案,他不要一個外殼。
畫下這三隻羊的飛行員,一如當初稱他的大蟒蛇為一頂帽子的大人們。換言之,也就是被沒用的外殼而思維固化的現代人們。
只有第四隻羊,那個用眼睛看不到,卻的的確確睡在箱子裡的羊,才是小王子想要的。因為那是跳出框架,超越表象,用心靈傳遞的溫熱的綿羊。
「我想為你畫出你要的羊,卻失敗了,於是我將我的心意完好地傳遞給你。」雖然那是飛行員出於不耐煩,胡畫的,但在小王子的立場上,他完全可以這樣想。
飛行員通過了小王子的測試,這一次他和其他大人不一樣,仿佛回到孩童時的他。
圖片出處:Google
小王子在他的小行星上擁有一朵玫瑰花,她獨一無二,和其他所有的小花都不一樣。他深愛著她。在這缺乏人性之美的茫茫沙漠中,只要一想到他的花,便引以為傲,認為自己十分富有。
但有一件事,讓他趴在草地上,哭了。
他發現了一座開滿玫瑰的花園。
圖片出處:Google
這座花園裡有五千多朵和他的玫瑰花長得一模一樣的花,小王子感到很難過。他意識到他的玫瑰只不過是一朵極為普通的花,自己也因此並非什麼獨特之人,而是和他所看不慣的世上所有大人一樣,平凡無奇。
幸好,他遇到了小狐狸,學會了「馴養」的道理。
小狐狸說那是「建立關係」,是大人們遺忘已久的東西。
圖片出處:Google
「對我來說,你只是一個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萬的小男孩。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我只是一隻狐狸。可是,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了,對我,你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你,我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小狐狸還說,如果小王子馴養了她,她的生命就會充滿陽光。她會認出小王子的腳步聲,那就像一陣美妙的音樂。
小王子恍然大悟,他想到他的那朵玫瑰,原來玫瑰早已將自己馴養,又或者說他倆早已互相馴養。
小王子在看到玫瑰花園後陷入憂鬱,是因為他只看到了這些花兒和他的那一朵,在外形上的酷似,他掉進了表象和物質的陷阱。被他忽略的,是他和他的那朵花心靈間的交往。他忘記了他為她悉心澆水,為她小心地罩上玻璃罩,為她設置屏風,為她趕走煩人的毛毛蟲。他忘了正因為他在那一朵玫瑰身上花的那麼多時間,讓她變得不可取代。
狐狸的話讓他明白,原來他和他的玫瑰花,早就建立了「真正的關係」,那種眼睛看不到,只有用心去體會的,有溫度的關係。而為了維繫這段關係,他必須對他的玫瑰花負責,面對花園裡的五千朵玫瑰他不再為之所動。
試想當我們擁有一項本領,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呢,卻在更大的世界裡發現,原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隱隱地會有一些不好受吧。但我們不會因為這個理由就否定自己。又比如這些年裡興起的各種娛樂選秀,練習生之中終究有人成有人敗。那些未登上山頂的練習生,會為此而後悔自己選的這條路嗎?筆者認為,只要對這個夢想灑下過真摯的汗水,就不存在後悔這一說。
對人對物,我們在關係中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使之變得重要。
但其實我們都是犯錯的小王子。
人們隨時都在建立所謂的關係。這些關係當中,有多少,是建立在金錢等物質之上的「假關係」?我們常常犯著把表象和本質混為一談的錯誤,常常甘願被表象欺騙。
而小狐狸口中的「真正的關係」,是凌駕於物質之上的心靈與心靈的交涉。
「看見那邊的麥田了嗎?我不吃麵包。麥子對我是無用的。麥田不會讓我想起任何東西。
這讓人難過!可是,你有一頭金髮。所以,等你馴養了我,那會非常美妙!金色的麥子,會讓我想起你。我會愛上風吹過麥田的聲音……」
不論穿梭於這段關係中的金錢(麥田)等一切物質性的東西怎麼變化,眼睛所看不見的那份純粹美都會經久不變。而「假關係」呢?一旦作為中間橋梁的物質性因素破裂,關係即隨之出現裂痕。
「如果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開始,我就會感到開心。」
建立在精神上的「真正的關係」,才更能帶來悸動。
「人類再沒有時間去了解其他事物了。他們到商店買現成的東西。不過,世界上還沒有可以購買朋友的商店,人類再也沒有朋友了。」
這是小狐狸說的一句話,也是筆者每次讀到都會戰慄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仿佛很古怪。一個大人們喜歡數字,當你介紹新朋友,他們不會問他的興趣是什麼,而是問他幾歲、他的爸爸掙多少錢;一個迫使6歲的孩子放棄夢想;一個在人群中也會感到孤獨;一個似乎每個人都很匆忙,卻不知道在追趕什麼;一個人與人建立關係需要用物質作潤滑劑,用利益來衡量其價值的奇怪的世界。
用小王子的話來講:一個亂七八糟的世界。
亂七八糟的大人們忙著經營各種充滿功能性的關係,為表象的東西操碎了心。他們每星期吞下一顆解渴特效藥,不喝水來省下五十三分鐘,但他們寧願用這些時間來處理自認為要緊的事,也不願撥幾分鐘出來去用心培養些真正重要的東西。他們在人性荒蕪的沙漠裡手忙腳亂、原地踏步,卻樂此不疲……
但孩子就不是這樣。
圖片出處:Youtube
1963年,在舊金山的某一美術館裡,一個善於發現的天才用照片記下了這樣一個畫面——兩個孩子蹲在換氣口前痴痴地往裡面看。
同樣的行為,換做兩個大人,大概會招致一片不解甚至鄙夷的眼神。但為什麼孩子就可以呢?僅僅是因為對童真的認可嗎?筆者想,在一個美術館裡,欣賞畫作才是大人們覺得要緊的事,一個小小的換氣口,完全不必在意。假設有的大人不知道那是個換氣口,他同樣會產生好奇。但他大概率不會像孩子一樣爬過去觀察,他會狠狠地告誡自己:「看畫才要緊,不要做傻瓜行為,別人都看著呢。」
他在意別人眼裡那個表面上的他。
韓國設計師具知恩(音)作家的作品「做夢的泡泡糖」
韓國設計師具知恩(音)作家的作品「做夢的泡泡糖」
華麗的枝形吊燈裡躺著被咀嚼到腐爛的泡泡糖。是否很多時候,成年人們追尋的東西,就如這燈,擁有炫目的外殼,很美,但很空虛。
圖片出處:Google
「他們那麼匆忙。他們在找什麼?」
-「火車司機自己也不知道。」
「他們這就回來了?」
-「不是同一批人,這是對開的火車。」
「他們對自己待的地方不滿意嗎?」
-「沒有人滿意自己待的地方。」
「他們在追趕第一列火車的旅客嗎?」
-「他們什麼也不追趕。他們在車上睡覺,要不就打哈欠。只有孩子們把鼻子貼在窗玻璃上看。」
「只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找什麼。」
(小王子和火車調度員的對話)
圖片出處:Google
《小王子》迄今被譯成25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僅次於《聖經》。而從作者聖埃克絮佩裡極具傳奇性的個人經歷來看,書中的飛行員說不定就是他自己的一個縮影。
聖埃克絮佩裡在書的開端就提到,不希望人們隨隨便便地讀他的書。
五讀後筆者覺得,他分明是想通過小王子的故事告訴人們,眼睛是盲目的,要用心去尋找,不要禁錮於冰冷的表象,在物質層面擠破頭皮,對待珍貴的關係要勇於承擔責任。他強調的是溫度,是眼睛看不到的美。
而這樣一本家喻戶曉的書,絕大多數人記下的僅是一張張插畫中小王子的外表。只記得一個帶著黃色圍巾,一頭金髮,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形象。
「如果有一天,您去非洲,在沙漠裡旅行,您就會認出這個地方。萬一您真的路過那裡,我請求您,不要太匆忙,記得在星空下等一會兒。如果那時有一個孩子向您走來,如果他笑,如果他有一頭金髮,如果他在別人問話時不回答,您就會猜到他是誰了。到時候,拜託您!不要讓我再這麼難過:趕緊寫信告訴我,他回來了……」
圖片出處:Google
書的末段,聖埃克絮佩裡筆下現身於沙漠中央的小王子躍然紙上。多少讀者,包括曾經的筆者在內,所有注意力只集中於這番浪漫的景致,幻想著自己與小王子奇蹟般地相遇。
但這一次筆者不禁猜想,記住小王子的模樣,真的是聖埃克絮佩裡所望之事嗎?這難道不是聖埃克絮佩裡給讀者安排的測試嗎?他難道不是想看看到底還有多少人,在讀過這本書之後,仍一廂情願地落入圖像的陷阱嗎?
這一次筆者看到了之前遺漏的語句:「趕緊寫信告訴我」。有個聲音在告訴著筆者,這才是聖埃克絮佩裡渴求讀者做的事,寫一封信給他,寫一封飽含心意、有溫度的信給他。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在所有成年人的世界裡,想要處處不談物質、迴避利益,無非是理想化的紙上空談。
但,沙漠很美,是因為它藏著一口井。那種美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若有幸能看到蟒蛇肚子裡的象,或箱子裡熟睡的羊,不妨望望四周,乾涸的土地上一定盛開了意想不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