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必修一函數定義公式知識點總結,一篇搞定!

2021-02-07 高一數學



(1)若f(x)是偶函數,那麼f(x)=f(-x) ;

(2)若f(x)是奇函數,0在其定義域內,則 f(0)=0(可用於求參數);

(3)判斷函數奇偶性可用定義的等價形式:f(x)±f(-x)=0或 (f(x)≠0);

(4)若所給函數的解析式較為複雜,應先化簡,再判斷其奇偶性;

(5)奇函數在對稱的單調區間內有相同的單調性;偶函數在對稱的單調區間內有相反的單調性;



(1)複合函數定義域求法:若已知 的定義域為[a,b],其複合函數f[g(x)]的定義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義域為[a,b],求 f(x)的定義域,相當於x∈[a,b]時,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義域);研究函數的問題一定要注意定義域優先的原則。

(2)複合函數的單調性由「同增異減」判定; 



(1)證明函數圖像的對稱性,即證明圖像上任意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圖像上;

(2)證明圖像C1與C2的對稱性,即證明C1上任意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軸)的對稱點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線C1:f(x,y)=0,關於y=x+a(y=-x+a)的對稱曲線C2的方程為f(y-a,x+a)=0(或f(-y+a,-x+a)=0);

(4)曲線C1:f(x,y)=0關於點(a,b)的對稱曲線C2方程為:f(2a-x,2b-y)=0;

(5)若函數y=f(x)對x∈R時,f(a+x)=f(a-x)恆成立,則y=f(x)圖像關於直線x=a對稱;

(6)函數y=f(x-a)與y=f(b-x)的圖像關於直線x= 對稱;



(1)y=f(x)對x∈R時,f(x +a)=f(x-a) 或f(x-2a )=f(x) (a>0)恆成立,則y=f(x)是周期為2a的周期函數;

(2)若y=f(x)是偶函數,其圖像又關於直線x=a對稱,則f(x)是周期為2︱a︱的周期函數;

(3)若y=f(x)奇函數,其圖像又關於直線x=a對稱,則f(x)是周期為4︱a︱的周期函數;

(4)若y=f(x)關於點(a,0),(b,0)對稱,則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

(5)y=f(x)的圖象關於直線x=a,x=b(a≠b)對稱,則函數y=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

(6)y=f(x)對x∈R時,f(x+a)=-f(x)(或f(x+a)= ,則y=f(x)是周期為2 的周期函數;



(1)方程k=f(x)有解 k∈D(D為f(x)的值域);

(2)a≥f(x) 恆成立 a≥[f(x)]max,;

a≤f(x) 恆成立 a≤[f(x)]min;

(3)(a>0,a≠1,b>0,n∈R+);

log a N= ( a>0,a≠1,b>0,b≠1);

(4)log a b的符號由口訣「同正異負」記憶;

a log a N= N ( a>0,a≠1,N>0 );



判斷對應是否為映射時,抓住兩點:

(1)A中元素必須都有象且唯一;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並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1)能熟練地用定義證明函數的單調性,求反函數,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2)依據單調性,利用一次函數在區間上的保號性可解決求一類參數的範圍問題



對於反函數,應掌握以下一些結論:

(1)定義域上的單調函數必有反函數;

(2)奇函數的反函數也是奇函數;

(3)定義域為非單元素集的偶函數不存在反函數;

(4)周期函數不存在反函數;(5)互為反函數的兩個函數具有相同的單調性;

(5) y=f(x)與y=f-1(x)互為反函數,設f(x)的定義域為A,值域為B,則有f[f--1(x)]=x(x∈B),f--1[f(x)]=x(x∈A).



處理二次函數的問題勿忘數形結合;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必有最值,求最值問題用「兩看法」:一看開口方向;二看對稱軸與所給區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恆成立問題的處理方法:

(1)分離參數法;

(2)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組)求解;



集合的含義:集合為一些確定的、不同的東西的全體,人們能意識到這些東西,並且能判斷一個給定的東西是否屬於這個整體。

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集合,簡稱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集合確定,則一元素是否屬於這個集合是確定的:屬於或不屬於。

(2)元素的互異性:一個給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複的。

(3)元素的無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並且改變位置不影響集合



(1)用大寫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a、列舉法:將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a,b,c……}

b、描述法:

①區間法:將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大括號內表示集合。

{xR|x-3>2},{x|x-3>2}

②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圖:畫出一條封閉的曲線,曲線裡面表示集合。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1)元素在集合裡,則元素屬於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裡,則元素不屬於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正整數集N*或N+

整數集Z

有理數集Q

實數集R



(1)「包含」關係(1)—子集

定義: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們說這兩個集合有包含關係,稱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自變量x和因變量y有如下關係:

y=kx+b

則此時稱y是x的一次函數。

特別地,當b=0時,y是x的正比例函數。

即:y=kx(k為常數,k≠0)



1.y的變化值與對應的x的變化值成正比例,比值為k

即:y=kx+b(k為任意不為零的實數b取任何實數)

2.當x=0時,b為函數在y軸上的截距。



(1)作法與圖形:通過如下3個步驟

a 列表;

b 描點;

c 連線,可以作出一次函數的圖像——一條直線。因此,作一次函數的圖像只需知道2點,並連成直線即可。(通常找函數圖像與x軸和y軸的交點)

(2)性質:

a 在一次函數上的任意一點P(x,y),都滿足等式:y=kx+b。

b 一次函數與y軸交點的坐標總是(0,b),與x軸總是交於(-b/k,0)正比例函數的圖像總是過原點。

(3)k,b與函數圖像所在象限: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一、三象限,y隨x的增大而增大;

當k<0時,直線必通過二、四象限,y隨x的增大而減小。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一、二象限;

當b=0時,直線通過原點

當b<0時,直線必通過三、四象限。

特別地,當b=O時,直線通過原點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數的圖像。

這時,當k>0時,直線只通過一、三象限;當k<0時,直線只通過二、四象限。 



已知點A(x1,y1);B(x2,y2),請確定過點A、B的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1)設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也叫解析式)為y=kx+b。

(2)因為在一次函數上的任意一點P(x,y),都滿足等式y=kx+b。所以可以列出2個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

(3)解這個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後得到一次函數的表達式。



(1)當時間t一定,距離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數。s=vt。

(2)當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時間t的一次函數。設水池中原有水量S。g=S-ft。 



(1)求函數圖像的k值:(y1-y2)/(x1-x2)

(2)求與x軸平行線段的中點:|x1-x2|/2

(3)求與y軸平行線段的中點:|y1-y2|/2

(4)求任意線段的長:√(x1-x2)』2+(y1-y2)』2(註:根號下(x1-x2)與(y1-y2)的平方和)


二次函數


1.定義與定義表達式

一般地,自變量x和因變量y之間存在如下關係:

y=ax』2+bx+c

(a,b,c為常數,a≠0,且a決定函數的開口方向,a>0時,開口方向向上,a<0時,開口方向向下,IaI還可以決定開口大小,IaI越大開口就越小,IaI越小開口就越大.)

則稱y為x的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表達式的右邊通常為二次三項式。



一般式:y=ax』2+bx+c(a,b,c為常數,a≠0)

頂點式:y=a(x-h)』2+k[拋物線的頂點P(h,k)]

交點式:y=a(x-x₁)(x-x₂)[僅限於與x軸有交點A(x₁,0)和B(x₂,0)的拋物線]

註:在3種形式的互相轉化中,有如下關係:

h=-b/2ak=(4ac-b』2)/4ax₁,x₂=(-b±√b』2-4ac)/2a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二次函數y=x』2的圖像,

可以看出,二次函數的圖像是一條拋物線。



(1)拋物線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為直線

x=-b/2a。

對稱軸與拋物線唯一的交點為拋物線的頂點P。

特別地,當b=0時,拋物線的對稱軸是y軸(即直線x=0)

(2)拋物線有一個頂點P,坐標為

P(-b/2a,(4ac-b』2)/4a)

當-b/2a=0時,P在y軸上;當Δ=b』2-4ac=0時,P在x軸上。 

(3)二次項係數a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和大小

當a>0時,拋物線向上開口;當a<0時,拋物線向下開口。

|a|越大,則拋物線的開口越小。

(4)一次項係數b和二次項係數a共同決定對稱軸的位置

當a與b同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左;

當a與b異號時(即ab<0),對稱軸在y軸右。

(5)常數項c決定拋物線與y軸交點

拋物線與y軸交於(0,c)

(6)拋物線與x軸交點個數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2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有1個交點。

Δ=b』2-4ac<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X的取值是虛數(x=-b±√b』2-4ac的值的相反數,乘上虛數i,整個式子除以2a)



特別地,二次函數(以下稱函數)y=ax』2+bx+c,

當y=0時,二次函數為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稱方程),

即ax』2+bx+c=0

此時,函數圖像與x軸有無交點即方程有無實數根。

函數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方程的根。



⑴集合與簡易邏輯:集合的概念與運算、簡易邏輯、充要條件

⑵函數:映射與函數、函數解析式與定義域、值域與最值、反函數、三大性質、函數圖象、指數與指數函數、對數與對數函數、函數的應用

⑶數列:數列的有關概念、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數列求和、數列的應用

⑷三角函數:有關概念、同角關係與誘導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簡、證明、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三角函數的應用

⑸平面向量:有關概念與初等運算、坐標運算、數量積及其應用

⑹不等式:概念與性質、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證明、不等式的解法、絕對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應用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係:

平行、相交、異面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範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

(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係:

在平面內、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定:

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

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範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

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

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麼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

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麼這條直線垂直於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於一個平面,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麼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麼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麼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1)兩個平面互相平行的定義:

空間兩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個平面的位置關係:

兩個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兩個平面相交有一條公共直線。

a、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行於另一個平面,那麼這兩個平面平行。

兩個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麼交線平行。

b、相交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內的一條直線把這個平面分成兩個部分,其中每一個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範圍為[0°,180°]

(3)二面角的稜:這一條直線叫做二面角的稜。

(4)二面角的面:這兩個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稜上任意一點為端點,在兩個面內分別作垂直於稜的兩條射線,這兩條射線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兩平面垂直的定義:

兩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角是直二面角,就說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記為⊥

兩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平面經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麼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兩個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

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麼在一個平

二面角求法:

直接法(作出平面角)、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面積射影定理、空間向量之法向量法(注意求出的角與所需要求的角之間的等補關係



相關焦點

  • 高一數學必修一指數函數知識點總結
    高一數學必修一指數函數知識點總結 2018-12-31 17:58:13 來源:三好網
  • 高一 | 數學必修一《三角函數》知識點總結
    高一數學必修一《三角函數》知識點總結
  • 新高一:到了高中怕數學聽不懂?不妨先收下必修一的知識點與公式
    尤其是聽說到了高一之後,數學課很難,很多都聽不懂。更有網友調侃道:就因為高一上數學課時彎腰撿了一隻跌落的筆,結果整個高中的數學課都在懵懵懂懂中度過。網友的這個調侃雖然誇張了點,但是不可否認,高中數學是真的難!尤其是剛進入高中所學的必修一,完全顛覆了整個初中的數學學習。
  • 高一數學必修一:月考試卷分享
    經歷了高一一個多月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於高中的課程學習習慣、答題習慣都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數學這一本晦澀難懂的學科,成了不少剛進入高中學習的新生的心頭之恨!說它難吧?好像都是初中知識的一個拓展而已。
  • 高中數學必修一冪函數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必修一冪函數知識點總結 2018-12-31 17:56:24 來源:三好網
  • 高一數學必修1知識點總結:冪函數的性質考點
    高一數學必修1知識點總結:冪函數的性質考點 2013-09-04 14:1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準高一和高一的同學們一定要收藏哦
    初中到高中的學習需要一定的過渡,尤其是數學方面,在學習內容和思維習慣方面都有很大的變化。今天,整理了高中數學必修一到必修四的內容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到準高一和高一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好好消化哦~高一主要學習集合、函數、向量三大知識點。
  • 高中數學必修4知識點總結(完整版),三角函數一次搞定!
    高中數學必修四分了三個章節,第一章節三角函數和第三章節三角恆等變換是一個系統,這是一個關鍵內容,應該引起學生的重視,這一塊我覺得核心就是伸縮變換、誘導公式和倍角公式,學習的建議是要數形結合,熟練運用單位圓、正弦波等函數圖像的性質,
  • 高一數學公式和知識點匯總
    (一)高一數學所有公式有哪些?1.
  • 高一||數學公式和知識點匯總
    (一)高一數學所有公式有哪些?1.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2. 平面向量直線與圓的方程(二)高一數學的知識點:立體幾何初步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徵(1)稜柱: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餘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幾何體。
  • 高中數學高頻考點——函數的單調性知識點總結
    2020年高一數學必修一新教材封面函數的單調性就是指函數的增減性,是考試中的重點和高頻考點。考試題在形式上多與求函數最值、函數值域結合起來一起考。單調性定義:如果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那麼就說函數在這一區間具有(嚴格的)單調性,這個區間稱為函數的單調區間。所以,函數在一個區間上單調增,指的是在這個區間上恆增不減,函數在一個區間上單調減,指的是在這個區間上恆減不增。有增有減的區間不是函數的單調區間,所以討論函數的單調性或單調區間時,必須指明對應的區間範圍。函數的單調性包括單調增和單調減兩種情況。
  • 高一數學:必修一各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高一數學必修1 各章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集合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  ①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數學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
  • 新高一數學公式和知識點匯總
    (一)高一數學所有公式有哪些?1.(二)高一數學的知識點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直線與方程(1)直線的傾斜角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冪函數定義: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指數函數(1)指數函數的定義域為所有實數的集合,這裡的前提是a大於0,對於a不大於0的情況,則必然使得函數的定義域不存在連續的區間,因此我們不予考慮。
  • 新高一數學公式和知識點匯總
    (二)高一數學的知識點:立體幾何初步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徵(1)稜柱:定義: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餘各面都是四邊形,且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都互相平行高一數學知識點總結:直線與方程(1)直線的傾斜角定義:x軸正向與直線向上方向之間所成的角叫直線的傾斜角。特別地,當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我們規定它的傾斜角為0度。因此,傾斜角的取值範圍是0°≤α<180°(2)直線的斜率①定義:傾斜角不是90°的直線,它的傾斜角的正切叫做這條直線的斜率。
  • 打卡數學:高中數學必修一各章節的知識點總結(基礎版)
    高中數學可以說是主科裡最容易分的科目,而且數學這門學科是很講究邏輯性、嚴謹性、層次性以及連貫性的。高一數學是打好數學的基礎,高一數學沒有掌握好,高二數學一般學起來也很吃力,更別說高三學習新的知識以及後面總複習了。
  • 高一數學必修1基本初等函數解題技巧
    高一數學必修1基本初等函數解題技巧整個高中的數學都是圍繞函數進行考察的,而函數都是圍繞基本初等函數進行相關的變形進行相關的考察的,所以必須從基本初等函數下手,來解決函數中的相關問題,找到突破口,掌握考點
  • 高一數學知識點講解:函數的定義域
    原標題:高一數學知識點講解:函數的定義域 高中數學相對於初中來說在學習方法和解題難度上都會有所增加,所以我們要熟悉每個重點知識點,以此來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 定義域 (高中函數定義)設A,B是兩個非空的數集,如果按某個確定的對應關係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記作y=f(x),x屬於集合A。
  • 高一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以下是點滴學習高一頻道為你整理的《2018高一年級數學必修一知識點歸納》,希望你不負時光,努力向前,加油!  【第一章:集合與函數概念】  一、集合有關概念  1.集合的含義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個特性:  (1)元素的確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異性如:由HAPPY的字母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無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個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高一數學必修四,三角函數,任意角知識點及題型,學習資料
    學習高中數學,第一我們需要掌握知識點,第二需要掌握知識點涉及到的題型,第三需要強化訓練題型來鞏固知識點和熟悉題型,這樣才能學好高中數學。高中數學必修四,第一章是三角函數,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總是覺得公式太多,不會套公式,那是因為對知識點的不熟悉、對題型掌握得不好,還有練習得不夠造成的。在這段時間裡,我會以圖文的形式分享給大家學習高中數學必修四知識點和題型,以視屏的形式給大家分享必修四精講精練課程。
  • 高中數學必修四:高二數學任意角和弧度制知識點總結
    高中數學必修四:高二數學任意角和弧度制知識點總結  1.任意角  (1)角的分類:  ①按旋轉方向不同分為正角、負角、零角.  ②按終邊位置不同分為象限角和軸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