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媽們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寶寶一到會走路的時候就特別喜歡亂跑,像是在「炫技」,父母怎麼說都沒有用,孩子像是斷了線的風箏,根本抓不住。其實,2歲的孩子跑跑跳跳走不停,是他們的「行走敏感期」到了,對此家長了解多少?
這天,寶媽小丁帶著2歲多的寶寶來到了公園,由於最近一直下雨,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寶寶基本上都沒有出過門,可把孩子憋壞了。
一到公園,她就開心的跑了起來,寶媽找了一個地方坐著,看著孩子四處奔跑。
這時鄰居張阿姨走過來了,對著小丁說這孩子真是活潑,跑來跑去的也不嫌累。
寶媽回答道,在家裡的時候就是這樣的,自從學會了走路,孩子一刻都不願意閒著,就是愛跑跑跳跳地。
張阿姨笑著告訴寶媽,這樣才好,說明孩子腳部有力量呢!
是的,寶媽們好奇孩子愛走動的背後,是寶寶身體發育的表現,對於2歲左右的寶寶而言,愛跑來跑去才是最正常的事情,這說明他們正在經歷「行走敏感期」。
一、什麼是孩子的「行走敏感期」
「行走敏感期」指的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開始嘗試、摸索自我行走的過程。在這個階段裡,他們往往會在走路這方面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這是孩子第一次在「走路」這個行為上進行自我的嘗試和探索,所以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幼兒「行走敏感期」。
行走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7~8個月大的時候,他們通過一定的認知儲備,慢慢的具備一定的行動能力。
然而開始進入了行走敏感期,該敏感期不會一直陪伴孩子,但是從幾個月大的時候開始,這個敏感期會伴隨孩子一直持續到2歲左右。
所以,我們會發現一歲左右的寶寶非常喜歡蹬腿,這是他們在適應行動的過程,而等到孩子長大一點兒了,他們會傾向於在地上爬、走,等到熟練掌握走路本領時,孩子們會瘋狂的進行「實驗」,增加跑、跳行為的頻率。
二、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行走敏感期」?
1、 為寶寶提供有利的環境
既然孩子在敏感期裡能夠有更濃厚的興趣了解走路,有更強的探索欲望,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就需要給孩子提供好的機會,不浪費孩子的興趣。
在家裡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毯子、墊子來幫助孩子適應地面,畢竟在一些城市裡,季節性的變化比較明顯,讓十幾個月大的寶寶之間光腳丫踩瓷磚面兒,很容易著涼。所以,環境的塑造家長們要考慮安全和舒適度等多個方面,
2、 替寶寶減去麻煩
孩子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自然會比較笨拙,摔倒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家長們就要休息在孩子自己嘗試走路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磕碰而傷到自己,為孩子減去這些不必要的麻煩,也是我們必須完成的工作。
平常在家的時候把剪刀、水果刀等收好,稜角分明的桌角處進行一定的處理,讓孩子遠離高處擺放了東西的地方,避免碰撞使得孩子被砸傷。類似的做法都可以幫助孩子減少許多麻煩,給孩子良好的成長、學習空間。
3、 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嘗試
家長們別害怕孩子會因為自己走路而摔傷之類的,只要家長們前期的工作做的到位一些,另外在孩子自己走的時候看住孩子,意外就不會那麼容易發生。
家長過度擔心孩子自己惹麻煩,反而讓寶寶失去了嘗試的機會,所以父母給予的肯定、信任、機會對行走敏感期的寶寶們來說非常寶貴。
孩子學走路需要家長們的引導,但是更多的在於孩子自身的探索。這是因為主動學習有助於孩子更快的掌握該項技能,學習的興趣也會更為濃厚,家長們這兒也怕,那兒也擔心的,寶寶可能會因為錯過敏感期而無法得到有效提高,耽誤孩子成長。
三、關於孩子行走,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
1、 注意周邊環境,切實保護孩子的安全
孩子在行走的時候同樣需要家長們的保護,一是保護孩子不被他人所影響,被外在環境傷害,而是要警惕孩子某些行為帶來的危害。
例如寶媽們把孩子帶到了戶外,他自己跑的開心,家長們聊的也開心,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很可能會被抱走,這是不對的。
而在家裡的時候,父母們也不能因為環境相對封閉便認為沒有危險,燙水、水果刀等同樣會對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不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讓孩子學習走路,家長們都要考慮環境的安全性。
2、 父母要有原則,讓孩子自己承擔
別覺得2歲的寶寶不需要承擔,小的時候就覺得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責任都在別人,那麼長大後家長就會被此困擾,想要改變孩子的習慣會很難。
此時,家長的原則、引導孩子自己承擔責任就顯得非常重要,
這是因為我們常會在孩子跌倒的時候覺得心疼,所以會怪是地面不平,讓孩子跌倒,是桌子礙事,才讓寶寶磕碰了。心疼沒有錯,但是把事情的責任推卸到這些物體,外界的因素上,就不好了。家長們這是在告訴孩子,你的錯不是自己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這種暗示可能會放縱了孩子的原則與底線。
3、 有利的環境不等於沒有障礙的環境
在引導孩子自行探索,利用行走敏感期的問題上,家長們很容易把「環境」想的很簡單,要知道,我們要做的是安全環境下給孩子自由,而不是給孩子簡單、沒有障礙的環境來躲避危險。
許多父母會給孩子設定專門的「路線」,日復一日的在這些家長們自認為安全的地方練習,其實孩子並不能很好的了解、感知行走,反而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有利的環境不等於沒有障礙的環境,家長們別怕孩子身上髒,惹麻煩等,這才是提高。
2歲孩子喜歡跑跑跳跳走不停,是因為寶寶的「行走敏感期」到了,家長們關注這幾個方面和方法,可以幫助孩子,你是否學會了呢?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是小允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