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9....。。」短短一分鐘的工夫,117個字的筆畫數都整整齊齊地標記在字的一側,不但速度快,而且準確,不禁讓人讚嘆誰有這麼大能耐,筆畫數得這麼遛兒。王秋娥是銘宏紡織二支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從小就熱愛語文的她,無意間練就了看字數筆畫的本領。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卻有常人沒有的本領,任何一個字,只要她瞟一眼,就能迅速報出筆畫數。
王秋蛾在認真工作
瞟一眼就知道筆畫數
在魏橋第五生活區下車,遠遠看到王秋娥和她的愛人在小區門口等候。身材略顯豐滿,皮膚稍黑,,這是王秋娥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難將其與達人結合在一起,但就是這個普通人卻擁有不平凡的絕活,任何一個漢字,她只要瞟一眼,就知道該字的筆畫數,不禁讓人稱奇。
王秋娥今年34歲,是鄒平縣魏橋鎮小田村人,擁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現在是保潔工。從小就愛學語文,尤其對漢字的筆畫特別敏感。王秋娥告訴記者,上學時,她沒事就愛默數課文中每個漢字的筆畫;長大了,走在路上、大街上,只要看到有字的地方,她都愛琢磨它們的筆畫。她的「數」不是一筆一畫,而是脫口就能說出任意一個漢字的筆畫數。她稱自己沒有受過專門訓練,更不是背過每一個字的筆畫數,她說不出自己為什麼有這種本領,只是把這簡單歸結為一種天賦。
當愛好隱瞞好多年
上學時的她,以為數筆畫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不值得炫耀,所以直到初中畢業,她的同學老師都不知道她有如此本領。初中畢業後,王秋娥當了一名普通的紡織工人,那時,同事們年齡相仿,工作之餘,總是喜歡聚在一塊閒聊。正處於花季的她們爭相炫耀自己的本領,有的說會織毛衣,有的說會縫衣服,有的說會做鞋……而什麼都不會做的王秋娥,賭氣說了一句,她只會數漢字的筆畫,話一出,便引來旁人的嘲笑。王秋娥不服輸,指著牆上的幾個大字,脫口說出它們筆畫數的總和,信不過她的同事們,開始慢慢數起來,結果還真是一模一樣,一些同事乾脆現場又寫了幾個字,讓她數,結果她都脫口而出,在場的同事無不稱奇,紛紛向她討教。這是王秋娥第一次向別人透露自己有這種本領。現場王秋娥向記者「炫耀」起她的絕活來,她隨意找了一本小學語文課本,就開始「畫」起來。記者只看她低頭用原子筆不停地標記每個字的筆畫數,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就像寫數一般迅速,一分鐘,居然標出了117個漢字筆畫數。記者不服氣,現場與她比起賽來,結果一分鐘只標了14個漢字筆畫數,而且還有一個錯了。隨後,記者又給她隨意指認漢字,她都能脫口說出它的筆畫數,而且非常精確。王秋娥只是把這當作一種業餘愛好,就像別人喜歡串門、逛超市、買衣服一樣,數筆畫成了她平時無聊時消遣的一種方式。現在很多人,沒事時就找她討教,「在外人眼中,覺得稀奇,但我覺著沒啥,我和丈夫結婚七八年,我都沒告訴他,他知道還是聽他同事說的。」王秋娥笑著說。
盼自己登上大舞臺
王秋娥數筆畫的本領漸漸被更多人熟知。有一次,車間領導知道了這件事,就乾脆帶著她挨個車間轉,領導讓每人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紙上,王秋娥就從旁一一說出它們的筆畫數,在贏得別人羨慕的同時,王秋娥心裡也充滿了驕傲。沒過多久,單位組織文藝演出,領導原本讓她上臺表演她的拿手絕活,可是王秋娥左等右等,主持人就是沒有報她的節目,她最終也沒能登臺。事後,王秋娥非常沮喪,也開始認識到,她的這種本領是拿不到臺面的,只不過是別人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罷了,別人的不理解,讓王秋娥倍感失落。為了能證明舞臺不只是為能唱會跳的人準備的,像她這種擁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也能登上大舞臺,她鼓足勇氣致電鄒平大舞臺,想要報名參加節目,結果卻被拒絕,「他們說只要能唱會跳的,像我這種的只能中間暖場時,出來獻演,給觀眾樂呵。」隨後,王秋娥又聯繫其它電視臺,卻沒人來邀請她去表演,自己的信心受到打擊,之後,她慢慢打消了表演的念頭。別人的不理解,讓王秋娥心裡總是感到有點不舒服,有些人甚至會說她不務正業。她一直想向別人證明,像她這種擁有絕活的人可以登上大舞臺,這一點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原載《齊魯晚報》)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