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思榮——吉林大學——複合材料、生物醫學材料、功能材料

2020-12-22 生物谷

導師姓名:於思榮         導師類別:博士生導師  

  • 姓名: 於思榮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4-02
  • 所在院校: 吉林大學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材料加工工程
  • 研究領域: 複合材料、生物醫學材料、功能材料
  • 聯繫方式

  • E-Mail: yusr@jlu.edu.cn       電話: 0431*******       郵編: 130012
  • 地址: 吉林大學南嶺校區材料館605室
  • 個人簡介

      主要教學學術經歷:
      1989年07月―1991年06月 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 教
      1991年07月―1993年08月 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 師
      1993年09月―1998年08月 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 教 授
      1998年09月―2000年06月 吉林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 授
      2000年06月―至今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 授
      2002年04月―至今 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
      2004年02月―2005年01月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航空機械與機電系 訪問學者

    著作及論文

      最近4年發表的論文及著作:
      1.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離心鑄造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現狀。功能材料2000,31(增刊):25―27。
      2.於思榮。生物醫學鈦合金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材料科學與工程,2000,18(2):131―134,56。
      3.劉耀輝,劉海峰,於思榮。液固結合雙金屬複合材料界面研究。機械工程學報,2000,36(7):81-85。
      4.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離心力場中外加顆粒分布模型。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0,10(6):832―836。
      5.劉海峰,劉耀輝,於思榮。高碳高釩系高速鋼的耐磨性研究。摩擦學學報,2000,20(6):401―406。
      6.於思榮,任露泉,龐宇平。離心加速條件下金屬液中粒子的相互作用。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1,11(1):63―67。
      7.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離心法製備梯度功能材料中內生顆粒的分布。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1,11(2):216―220。
      8.於思榮,任露泉,佟金。SiCP/Al-Si合金梯度材料的磨損特性。摩擦學學報,2001,21(2):151―153。
      9.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離心加速場中金屬凝固過程溫度場分布數值分析。複合材料學報,2001,18(2):75―80。
      10.於思榮,任露泉,佟金。離心加速條件下金屬液中粒子運動規律的理論分析。複合材料學報,2001,18(3):46―51。
      11.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離心加速場中液態浸滲纖維預製體動力學分析。宇航學報,2001,22(5):97―102。
      12.Zhang Xinping, Yu Sirong, He Zhenming. Infiltration kinetics model of liquid metal into a fibrous preform in centrifugal accelerating field.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1, 14(4): 293-296.
      13.劉海峰,劉耀輝,於思榮。原位合成VC顆粒增強鋼基複合材料組織及其形成機理。複合材料學報 ,2001,18(4):58―63。
      14.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離心法製備梯度功能材料中內生顆粒分布的模糊預測。複合材料學報,2002,19(3):61―65。
      15.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韓秋華。新型Ti-Fe-Mo-Mn-Nb-Zr系鈦合金的力學性能。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2,12(專輯1):78―82。
      16.張新平,於思榮,劉耀輝,何鎮明。基於BP算法的Ti-Fe-Mo-Mn-Nb-Zr系鈦合金成分優化。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2,12(4):753―758。
      17.張新平,於思榮,夏連傑,何鎮明。鈦及鈦合金在牙科領域中的研究現狀。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2,31(4):246―251。
      18.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劉耀輝。Ti合金在人工體液中的電化學腐蝕動力學參數。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02,(6):5-7。
      19.杜軍,劉耀輝,於思榮。短纖維取向對Al2O3f+Cf/ZL109複合材料幹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摩擦學學報,2002,22(5):328―333。
      20.劉耀輝,杜軍,於思榮。碳纖維含量對Al2O3+C/ZL109混雜複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2,12(5):996―1001。
      21.劉耀輝,杜軍,於思榮,代漢達,徐國峰。氧化鋁纖維含量對Al2O3f+Cf/ZL109混雜複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響。摩擦學學報,2003,23(1):18―22。
      22.Du Jun, Liu Yaohui, Yu Sirong, Dai Handa. Effect of fibre-orientation on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Al2O3 and carbon short fibres reinforced AlSi12CuMgNi hybrid composites. Wear, 2003, 254: 164-172.
      23.杜軍,劉耀輝,於思榮,王威。Al2O3纖維及炭纖維增強ZL109混雜複合材料高溫摩擦磨損性能研究。摩擦學學報,2003,23(3):206―210。
      24.Du Jun, Liu Yaohui, Yu Sirong, Wang Wei. Characterization of Al-12Si alloy and its composites in dry sliding friction and wear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3,13(3): 636-640.
      25.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劉耀輝。新型牙科用Ti合金人工體液中電化學腐蝕研究。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2003,15(5):249-253。
      26.張新平,於思榮,李蕊,劉耀輝,何鎮明。基於模糊推理的Ti-Fe-Mo-Mn-Nb-Zr系鈦合金性能預測及成分優化。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3,32(9):727-731。
      27.Yu Sirong, Zhang Xinping, He Zhenming, Liu Yaohui. Particle distribution in centrifugal accelerating field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3, 16(3): 329-333.
      28.Sirong YU, Yaohui LIU and Zhenming HE. Effect of Nb on the interfacial wettability in Al2O3/medium Mn steel. J. Mater. Sci. Technol., 2003,19(6): 625- 627.
      29.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劉耀輝。初始Si含量對離心法製備過共晶Al-Si合金FGM中初晶矽分布的影響。複合材料學報,2003,20(6):16-20。
      30.劉耀輝,杜軍,於思榮,代漢達。熱處理對Al2O3f+Cf/ZL109 混雜複合材料幹滑動摩擦磨損性能影響的統計研究。複合材料學報,2003,20(3): 79-84。
      31.劉耀輝,杜軍,於思榮,代漢達。氧化鋁纖維體積分數對氧化鋁和碳短纖維增強鋁合金混雜複合材料幹滑動摩擦磨損行為的影響。複合材料學報,2003,20(4):5-9。
      32.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劉耀輝。水冷銅坩堝非自耗電極電弧爐熔煉鈦合金的組織及硬度研究。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4,33(3):246。
      33.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劉耀輝。Ce對Ti-Fe-Mo-Mn-Nb-Zr合金在人工體液及乳酸中腐蝕性能的影響。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33(7),2004,723―727。
      34.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牙科鈦合金的研究現狀。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2004,33(12):1243-1247。
      35.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等。Ce對Ti-Fe-Mo-Mn-Nb-Zr合金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2004,21(1):102。
      36.於思榮、張新平、勞鳳學等。Ti-Fe-Mo-Mn-Nb-Zr系合金的生物安全性評價。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2004,21(2):200-204。
      37.Yu SR, Zhang XP, He ZM, et al. Effects of Ce on the short-term biocompatibility of Ti-Fe-Mo-Mn-Nb-Zr alloy for dental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 15 (6): 687-691 JUN 2004。
      38.Zhang XP, Yu SR, He ZM, Miao YX. Wetting of rough surfaces.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11 (1): 7-13 FEB 2004。
      39.張新平,於思榮,張學軍,勞鳳學,何鎮明.用作人體植入物的含鈰鈦合金的生物安全性評價.中國稀土學報,2004,22,2:261-265。
      40.Liu YH, Du J, Yu SR, et al. High temperatur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ur of Al2O3 and/or carbon short fibre reinforced Al-12Si alloy composites. WEAR 256 (3-4): 275-285 2004。
      41.張新平,於思榮,何鎮明,劉耀輝。義齒鈦合金成分的d-電子合金理論法設計。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2004,23(6):567―572。
      42杜軍,劉耀輝,於思榮,李文芳。Al2O3纖維及炭纖維增強ZL109混雜複合材料磨粒磨損行為。摩擦學學報,2004,(3):280-282。
      43.杜軍,劉耀輝,於思榮,李文芳。Al2O(3f)+Cf/ZL109混雜複合材料高溫拉伸強度的理論分析。複合材料學報,2004,21(4):99-103。
      44.於思榮,張新平,何鎮明,劉耀輝。Ti-Fe-Mo-Mn-Nb-Zr合金在不同pH值乳酸中的腐蝕性能研究。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2005,22(1):91-94。

    相關焦點

    • 鄒黎明——東華大學——功能高分子材料、纖維材料改性、生物活性...
      所在院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研究領域: 功能高分子材料、纖維材料改性、生物活性材料、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
    • 曼徹斯特大學生物材料學專業好不好?新型智能化材料改變生活
      曼徹斯特大學是英國乃至世界的一所頂尖名校,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十,是英國著名的「紅磚大學」成員。生物材料學是曼徹斯特大學的優勢熱門之一,將生物和材料學相結合,必定要顛覆傳統的材料學,更加的智能化。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曼徹斯特大學生物材料學專業的詳細介紹。
    • 第三代生物材料——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是一種具有與生物體或生物化學有關的區別於傳統陶瓷材料的新型材料,生物陶瓷有著傳統陶瓷所不具備的特殊功能。作為生物陶瓷材料,需要具備如下條件:生物相容性,力學相容性,與生物組織有優異的親和性,抗血栓,滅菌性並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學穩定性。生物陶瓷包括精細陶瓷、多孔陶瓷、某些玻璃和單晶。
    • 北京電視臺採訪致成醫學,了解國內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發展與創新
      生物醫用材料是用來對生物體進行診斷、治療、修復和替換並存,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材料。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對生物醫用材料和製品有巨大的需求,市場年增長率已高達30%以上,預計在未來20年內,生物醫用材料所佔的份額將趕上藥物市場成為支柱產業。
    •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生物陶瓷是指用作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一類陶瓷材料,即直接用於人體或與人體相關的生物、醫用、生物化學等的陶瓷材料。
    • 材料類專業高校排名出爐!看看你的學校上榜了嗎
      、生物醫用材料、計算材料學、納米材料、能源與環境材料、結構陶瓷材料、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導體材料、核材料等幾乎全部材料領域方向。設材料科學、材料物理化學、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等共四個系。專業方向課按金屬與陶瓷材料、特種功能材料、高分子及複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腐蝕與防護、納米材料與技術等六個方向組織教學,其中,納米材料與技術是首批獲教育部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相關專業。
    •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成立大會舉行
      近日,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化工大學舉行。北京化工大學王峰副校長、科研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平教授、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主任顧忠偉教授、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副理事長奚廷斐教授以及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第一屆委員會部分委員和北京化工大學相關教師和研究生出席了成立大會。成立大會由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秘書長甘志華教授主持。甘志華首先介紹了分會的籌備情況以及第一屆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名單和組織結構等情況。
    • 中國醫學大踏步向前,生物材料是強大動力
      生物材料大有可為在筆者看來,中國醫護人員在高強度工作的磨鍊下,也許平均技藝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提高的空間並不大,真正要形成重要突破,基礎研究及其應用是不可忽略的一方面。與醫學相關的、相對「年輕」的交叉學科,比如生物材料學,則更是出成果的沃土。
    • 專業解讀——功能材料專業
      生物功能材料專業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生物醫學工程、組織工程和藥物釋放等交叉學科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設立的新專業。功能材料專業培養具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和醫學等領域的相關知識,掌握生物材料的基礎和專業知識,能在生物材料的製備、改性、加工成型及應用等領域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等的綜合型高級技術人才。專業概述
    • 何農躍——東南大學——功能納米材料和生物傳感器(含生物晶片)
      所在院系: 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系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材料學 研究領域: 功能納米材料和生物傳感器(含生物晶片)
    • 仿生材料,又一篇Nature子刊!
      在自然界中,活生物體擅長通過生物礦化過程生產各種層次結構的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天然複合材料中特別吸引人的一類是功能梯度複合材料,其特徵是分布在礦化材料中的特定位置特性,這些特性源自成分、微觀結構和幾何形狀的變化(如小龍蝦下頜骨)。無機礦物在這些天然複合材料中的嚴格控制沉積通常依賴於有機組分的受控時空有序性,這些組分既包含不溶性支架又包含可溶分子,它們共同決定了礦化開始的位置和晶體的最終尺寸。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發表生物功能高分子研究系統評述
      to biological applications」的綜述論文,系統評述了生物功能電紡納米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 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其中靜電紡絲是製備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最簡單、最直接的技術之一。早期電紡材料主要是聚合物,形貌主要是纖維。
    • ...主要研究領域為: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生物醫學工程中的應用...
      姓名: 李萍       性別: 女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生物醫用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久盛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深圳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評選結果出爐 8個材料實驗室獲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4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華東理工大學5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華南理工大學6先進材料清華大學7有機光電子與分子工程清華大學8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天津大學工程領域9光電帶隙材料哈爾濱師範大學10有機矽化學及材料技術杭州師範大學11生態環境與信息特種功能材料河北工業大學12特種功能材料河南大學13功能材料綠色製備與應用湖北大學14
    • 材料類專業發展前景很好你適合嗎?(後面附材料類專業有何要求)
      複合材料與工程專業涉及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等多門學科,是一門極具發展潛力的多學科交叉新型專業,主要培養具備複合材料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適應現代材料學科的高科技化發展趨勢,掌握複合材料設計與製備技術,重點掌握高性能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的製備技術,能從事先進複合材料與結構的設計、製備、評價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 雪梨科技大學生物醫學材料與儀器研究中心 2020年入學博士招生
      課題組簡介:雪梨科技大學生物醫學材料與儀器研究中心由澳大利亞尤裡卡獎、總理科學獎獲得者金大勇傑出教授主持組建,核心成員及合作者由來自雪梨科技大學
    • 生物基複合材料大規模生產關鍵技術獲得突破
      最近,德國開姆尼斯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突破了能夠大規模生產的生物基複合材料的關鍵技術,使生物基複合材料作為玻纖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替代品又進一步。,是指利用可再生資源(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為原料,通過生物、化學以及物理等方法,或者與其他材料複合,在宏觀上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天津)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天津)   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於1917年創辦,是衛生部唯一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與清華大學實行緊密合作辦學,現已進入"211"、"985"工程建設行列,被教育部列為"小規模特色高校",財政經費撥款標準達到國內高校最高水平,在校碩士研究生的助學金發放標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