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原本是一片荒地的德昌縣城區北側槓香溝,機器轟鳴,建設工地如火如荼,一棟棟現代化教學樓以一天一層的速度聳立起來。今年9月1日,這所從綿陽「嫁」到德昌的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將正式開學。
教育專家袁振國稱讚南山中學是「中國名校教育資源向民族地區轉移第一校」。省有關領導評價,「南山中學走在了全省的前面,代表了優質教育基礎化的發展方向,南山的經驗要在全省推廣。」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個月已有近60個縣級以上考察團來到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調研,現場參觀人數已超過10萬人次。
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為何如此引人關注?
□趙澤衛 鍾美蘭 但華民圖片由德昌縣委宣傳部提供
渴望找到最佳伴侶
找對象要選合適的,合作辦學,也要根據各自的優勢、需求選擇合作夥伴,實現多方共贏。
順民意,德昌縣委、縣政府早有辦名校之意。德昌的學生家長曆來高度重視子女教育,全縣每年有近500名學子在西昌、成都、綿陽等地讀書,有近2000名農村孩子想進縣城就讀,但縣城學校每年只能滿足300名新生的求學願望,於是每到開學前,德昌第一小學、第二小學、德昌中學、德昌民中等學校校長的手機都關機,因為他們無力滿足家長、學生渴望優質教育的需求。「這屆德昌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在上任之初就向全縣承諾,要解決老百姓入城就學難的問題。」德昌縣委書記王順雲說。
要做強做大,綿陽南山中學早已作了走出去擇地辦學的嘗試。早在5年前,綿陽南山中學領導班子根據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公辦學校均衡化,私立學校高端化」,預見到公辦高中不收擇校生,南山中學生源將減少,過剩的教師怎麼辦?綿陽南山中學要做強做大,只能是走出去擇地辦學。於是,綿陽南山中學於2010年首次與海南省儋州市合作辦學,接著又與遂寧市合作辦學成功,為在德昌辦好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積累了經驗,增添了信心。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鼎盛投資集團有意把資金投在辦名校上。投資教育,提升了鼎盛投資集團的形象。資金投入到辦名校上,既實現了集團的多元化投資轉型,又可持續得到20%以上的回報。
三方一拍即合首創「1+1+1」辦學模式
綿陽南山中學、鼎盛投資集團的決策者們考察了全國12個縣市,最後選定在德昌辦學,主要是因為德昌縣委、縣政府的誠意和該縣適宜辦學的優良環境。
德昌提供200畝土地劃撥為教育用地,僅土地一項就給鼎盛投資集團很大優惠。德昌解決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57個教師編制,以每位每年6萬元計算,節約支出468萬元。
德昌在攀西地區有創辦全省優質學校的條件。
一流的區位優勢,保證了更多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上到全省優質的學校。德昌地處西昌和攀枝花市的中間,是中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實驗區的重要節點;是安寧河谷地區率先發展的核心地帶;是涼山州實施西昌、德昌、冕寧同城化發展的重要城市。德昌南與會理、米易縣毗連,西至雅礱江和鹽源縣相望,北接西昌市,東以螺髻山山脊與普格縣分界,東南隅與寧南縣接壤。
一流的交通,保證了師生、家長往來便捷。成昆鐵路、京昆高速公路和108國道縱貫全境,西昌、攀枝花機場距德昌縣城60公裡,正在建設的成昆高速鐵路客運雙線將在德昌建站。
一流的環境,保障了師生愉快的教學。德昌是全國科普示範縣、綠化模範縣、農村綠色能源示範縣和四川省文明城市、衛生縣城、園林縣城、新農村建設示範縣和社會治安綜合示範縣。
一流的收入,保證了孩子有錢上高檔學校。德昌所處的安寧河流域是攀西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地方,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
2013年10月28日下午,德昌縣人民政府、鼎盛投資集團、綿陽南山中學共辦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籤約儀式在德昌縣會議中心大會議室完成,即由政府出土地搭平臺,鼎盛投資集團投資,綿陽南山中學全程管理的「1+1+1」辦學模式在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率先實現。
成效初顯 拉動經濟發展
德昌縣委、縣政府努力,人民群眾支持,僅半年時間就完成了200畝土地的報批、拆遷工作。資金到位,「白加黑」、「5加2」的施工,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2014年4月1日破土動工開建,當年9月15日建成幼兒園並招生開學。2015年8月基本完成140畝的校園建設,今年9月中、小學正式行課。
2015年4月19日、4月25日,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分別在西昌、德昌設考點招生,兩次共有6500多名考生參加考試,錄取700名,考錄比例達8比1,考生說「考南山難於高考」,學生、家長的認可就是對「1+1+1」辦學模式最好的肯定。
由於有了「1+1+1」辦學模式,如今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已初步形成了六大優勢,為把該校建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端學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1+1+1」辦學模式,既有公辦的穩定,又有民辦的活力。二是南山教育集團有5所學校,3萬多名學生,師資力量雄厚,集團內資源共享,在教研、師培、考試、評價和信息交流等方面有突出的優勢。三是從小學到高中一貫式小班教學模式優勢,提前適應未來的高考改革,2017年中國高考改革,高中不再分文理科,統考(語數外)+選考(理化生政史地音體美選兩科),迫使中學課程改革,特長素質教育要從小學、初中抓起。攀西綿陽南山國際學校將安排高中特級、高級教師到初中,小學針對高考開選修課,使攀西南山學子在高考中佔明顯優勢。四是師資優勢,南山中學首批派出2O餘名骨幹作為攀西南山的管理幹部和學科帶頭人,3年後攀西南山擴大高中招生規模,而綿陽南山中學大批高中教師將轉移到攀西南山任教。五是硬體優勢,學校佔地200畝,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學校功能室比教室還多,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開設選修課、活動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六是生源優勢,要求報名讀書的學生很多,南山將擇優選拔優秀學生就讀,使攀西南山生源達到攀西一流。
三方合作共贏,成效初顯。每年1200名本縣小學生在家門口免費享受到省內一流的教育。學校近7000名師生,伴隨著許多家長前來探望、接送學生,這無疑將為德昌集聚人氣,加上購房陪讀、看望學生時的食宿等,必將極大地拉動德昌消費需求,帶動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