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已成往事》吹起懷舊風, 聽李宗盛長大的人都來了

2020-12-14 澎湃新聞

「點唱機音樂劇」不多,因為適合做成點唱機的好歌並不多,華語音樂劇圈裡前有周杰倫、黃舒駿鋪路,現有李宗盛接力。

61歲的李宗盛寫過300多首流行歌曲,有情境、有畫面,可以入戲的歌一大把。於是,北京環球百老匯找上門,要把他的歌做成音樂劇,李宗盛很爽快地答應了,「人家一講,我就說好啊,我不需要更有名,也不想要更有錢。我老是想,我留下來的歌怎麼能更長更久。」

李宗盛在首演現場

這部音樂劇就是《當愛已成往事》。籌備6年之久,11月23日-24日,《當愛已成往事》首登上海文化廣場,連續演出了5場。幾乎不用宣傳,靠著李宗盛的名號,音樂劇門票很快就售罄了,聽李宗盛歌的人都長大了,大家都願意為大哥買一次單、懷一次舊。

音樂劇串起了李宗盛近30首歌曲,很多歌都能迅速戳中觀眾的笑點或哭點:《我是一隻小小鳥》唱出了平凡女孩暖暖的努力心聲;《當愛已成往事》唱出了寒江與蔡粒粒如風消逝的愛情;《明明白白我的心》見證了「搞笑擔當」杜帥和秋子的分分合合;《最近比較煩》點出了酒吧眾人如絲的煩惱;《山丘》是寒江見過人生悲歡離合後的頓悟……一首首經典引來全場共鳴,《真心英雄》和《山丘》更是引發了全場大合唱。

李宗盛自稱「寫歌的小人物」,因為要做音樂劇,他才開始接觸音樂劇行業,完全是「音樂劇新人」,「早明白音樂劇是即時的、複雜的、高難度的藝術形式。戲劇、舞蹈、音樂揉在一起,誰都不能矮誰一截,卻也誰都不可以不包容誰,不襯託誰。」首演時,李宗盛來到了現場,第一次從音樂劇的角度領會自己的音樂,看見他的作品經歷了那麼些年的光陰歲月、浸入那麼多人的生活記憶後被賦予新內涵、新生命,他感慨頗多。

《當愛已成往事》不盡完美,但做出了有趣的嘗試。李宗盛也希望,通過這次製作,為華語原創音樂劇寫下新篇章,最重要的是為行業探路,積累技術、磨練團隊、創造市場、建立審美,將來才可以更順暢地「用自己的語言寫音樂劇,創作屬於我們自己的音樂劇」。

寒江和暖暖寒江

主創:反覆試驗找到最合適的歌

《當愛已成往事》講的也是音樂圈的故事:音樂製作人寒江陷入愛情與事業的雙重打擊,正當他破罐破摔自我放逐時,樂觀積極的暖暖像陽光一樣把他拉出陰影,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女孩的笑容背後藏著無法言說的別離命運。

音樂劇由環球百老匯擔任製作方和出品方,主創團隊都來自百老匯,包括託尼獎最佳導演得主約翰·蘭多(John Rando)、託尼獎最佳舞美設計獎得主德裡克·麥克蘭(Derek McLane),以及艾美獎獲得者、美劇《名聲大噪》編舞約書亞·貝爾加斯(Joshua Bergasse)。

「這部劇講了一個關於『錯過』的故事,對感情的錯過,對人生的錯過。有些事往往錯過了才會覺得是刻骨銘心的,因為錯過和遺憾,反而更加唯美。但導演希望做一個含著淚、帶著笑的項目,不能永遠沉浸在很悲傷的情緒裡面,所以整個作品裡面有很多調劑。」

北京環球百老匯董事長鍾麗芳介紹,早在6年前,他們已經開始籌備這個項目,然而音樂劇的孵化遠比想像中漫長和艱辛。

難點首先在於歌曲和故事的契合度,李宗盛的歌曲大家都很熟悉,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歌曲的理解,稍微匹配不好就會讓人覺得彆扭;第二,他的歌太完整,每一首歌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要把若干個故事打碎融入到一個故事裡,具有對話和結構功能,特別難。

從300多首歌曲裡,主創團隊最終選出了近30首,這個結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從第一輪篩選到最後演出,導演每一次都會對選曲有所調整,會通過每一次的工作坊來嘗試哪些歌曲才最符合故事的邏輯和情感。

這個反覆斟酌和調整的過程達五六次之多,光是構寫劇本和人物、尋找合適的歌曲就花了一年半時間。

在紐約的家裡,約翰·蘭多常常大聲播放李宗盛的歌曲,就連接送兒子足球訓練,他都會在車裡放音樂,並把音量開到最大,「讓李宗盛的音樂像水一樣湧入我的全身。」為了幫助理解,他看完了翻譯好的所有英文歌詞,「李宗盛的歌詞就像詩歌一樣,乾淨、清澈、明確,我對此非常著迷。」

「點唱機音樂劇」對美國人來說並不陌生。過去幾十年,百老匯出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媽媽咪呀》《澤西男孩》。美國作曲家歐文·柏林寫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曲風抒情、旋律簡潔,很多也被編進了音樂劇,比如《銀色聖誕》裡。

「這種音樂劇的樂趣在於,這些歌曲是如何將一個具體的故事呈現出來的,這對那些熟悉音樂的觀眾來說是非常有趣的。」約翰·蘭多感慨,李宗盛的熱門歌曲實在太多了,為了更好地講述故事、推動人物發展、展示人物性格,他們也選了一些熱門歌曲以外的歌。

團隊花了很長時間將歌曲編進劇情,更重要的是,這些歌不能生硬突兀地出現,不能為了唱而唱,而是要根據情感和情節需要,與故事和人物發展貼骨貼肉,讓歌曲潛在的光芒綻放出來。

李宗盛的歌被很多歌手翻唱過,同樣,劇中不少個性鮮明的女性角色,也翻唱了他的歌。

約翰·蘭多評價,白百何(飾暖暖)、李煒鈴(飾暖暖)的演唱各有各的趣味,黃齡(飾蔡粒粒)、金池(飾蔡粒粒)的演唱也讓人眼前一亮,酒吧女服務員秋子(杜鑫豔扮演)因為「富饒」的身材和酒吧經理杜帥(王維申扮演)幾經情感上的過招,頻繁撓到觀眾笑點,卻也會在大家意想不到的時候引吭高歌幾曲。

「這些女演員唱李宗盛的歌會給大家一種全新的體驗。這也是這部音樂劇的魅力,歌曲不是出自一人之口,你能聽到不同人不同風格的演唱。」約翰·蘭多說。

而對品冠(飾寒江),約翰·蘭多最大的感受是真實和有趣,「他絕不僅僅只是擁有天堂一般的嗓音,他還富有某種特質,某種能夠悄無聲息地把旋律和故事刻畫出來的特質。我想把這一特質更加突出地呈現出來,這種努力也讓我感到愉悅。」

李宗盛的歌以往都是單人或雙人演繹,但這部劇裡出現了「團隊作業」,會通過樂團等方式來合唱,這也是獨特而有趣的體驗。

暖暖蔡粒粒

主演:怎麼才能演好角色唱好歌

除了音樂,演員怎麼選也是難事一樁。李宗盛的歌大多以情動人,所以不但要求演員演得好,歌聲也要有穿透力,要能觸及到心靈深處。

在上海站,品冠、黃齡、李煒鈴是最常見的三角組合,而觀眾對他們最普遍的評價是,氣質貼合角色,唱功紮實在線。

李宗盛堪稱品冠的伯樂或師父,是他把後者帶到了行業裡。然而熟歸熟,品冠在北京和臺北經歷了兩次面試,才拿到角色。

他在劇中扮演一個音樂製作人,創造了無數膾炙人口的金曲,打造了無數巨星,人到中年,他寫的歌開始不受歡迎、不被市場接受,明星女友也離他越來越遠。分手後,喪到「佛系」的寒江遇到了「急性子」的暖暖。

「我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寫不出歌來的那種無奈。」品冠坦言,這部劇多少會讓人聯想,比如明星女友會讓人聯想李宗盛的戀愛史,蔡粒粒唱的《為你我受冷風吹》也會讓人對號入座,不過導演和他強調,不要在裡面投射任何李宗盛的影子,「我就當成是一個很獨立的人物去詮釋。」

在劇中,品冠拋開了自己慣有的那套演繹方式和唱歌方式,要求自己眼神銳利,沉一些,不能太溫和。因為破罐破摔的寒江常常喝酒,他也會讓自己喝點威士忌,以進入狀態。最早記臺詞時,他還會在健身房邊走跑步機邊念臺詞,有一次已經快到半夜,酒店前臺特別叫了警衛,擔心他是「神經病」。

演出前的排練很密集,每天至少八九個小時。品冠記得自己不停地記筆記、不停地消化,就像準備考試,他要做的功課比其他人多,因為他們都是科班出身的音樂劇演員,已經非常習慣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肢體和臺詞。對他來說,難度最大的還是舞蹈,尤其是群舞一定要拍子很整齊,所以每次回到家,他都要去健身房鍛鍊體能狀態。

「來看音樂劇的觀眾一定會對這些歌重新認識一次,這些歌加上整個音樂劇,是蠻有戲劇張力的呈現。」品冠解讀,這部劇是講人跟人之間的悲歡離合,就像李宗盛有一首歌叫《給自己的歌》,一開始就是「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更多的是人生的惆悵、感慨、遺憾。

聽說能演李宗盛的音樂劇,黃齡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她在劇中飾演大明星蔡粒粒,和寒江廝守10年,卻有始無終,第一次讀完劇本,她感動得想哭。

「蔡粒粒是挺要面子、內心還挺強的一個女性,獨立但又渴望愛情,內心有點矛盾,所以他們在一起10年,最終沒有在一起,『錯過了』那種感覺挺難抓的。」黃齡認為,寒江和蔡粒粒的感情基礎非常深厚,但就像生活中的很多情侶,交往很多年後到了瓶頸期,分手又複合,怎麼都回不到最初那種感覺,最後分開,徒留遺憾,很多人都可以從這個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劇中,蔡粒粒和寒江有不少吵架的戲份,這對黃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生活裡的她不會吵架,沒有爆點,吵架需要嘴皮子溜,而她平時講話就慢,她就在房間裡一遍一遍反覆練臺詞。為了塑造角色,她往往還要帶著吵架的情緒去唱歌,「更多時候不在於這首歌有沒有唱好聽,導演會覺得要再生氣一點,要再難受一點,那我可能平時性格就太平靜了。」

黃齡很早就因為節目認識了品冠,這回一起演對手戲,她才發現品冠竟然很放得開,「我之前以為他是非常斯文、非常安靜的男子,結果他沒有偶像包袱,跳舞他好像可以,談戀愛的戲、親密的戲他也可以。」

李煒鈴是在朋友圈看到了演員招募消息,一個好朋友告訴她,暖暖這個角色蠻適合她,她就去參加面試了,一擊即中。

「暖暖特別古靈精怪,好像一個沒長大的小女孩,做什麼事都直來直去。後來大家才知道,她患有白血病,讓她生命延續下去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我覺得是音樂。音樂也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非常打動我的地方。」

李煒鈴的本職工作是大學聲樂老師,同時兼顧音樂劇。2016年,因為要演一部體量很大的戲,還要照顧學生期末考,她兩邊跑,有一次上課暈倒在琴房,把學生嚇了一跳。音樂給了李煒鈴支撐下去的動力,也因此,她能切身感受到暖暖對音樂極其強大和執著的熱愛。

「這是一部點唱機音樂劇,你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再去想這首歌在這個戲裡面,應該怎麼演繹。」

為了準備好演出,李煒鈴反覆研讀劇本,反覆走戲,一段臺詞怎麼講,可能都會做出五六種嘗試。劇中的歌都太經典了,作為音樂劇演員,她也在思考,怎麼保留流行歌的精彩部分,同時用音樂劇的方式更好地呈現出來,「舞臺給的刺激跟排練廳不一樣,觀眾給了我們反應,我可能又會有新的感觸、新的想法。」

第一次和百老匯團隊合作,品冠最大的感受是「專業」,進入排練的第二周,他就感覺走這一遭「值了」,「我想過可能得去紐約、去百老匯上一個月密集的課程,沒想到在這裡實現了,再加上我排練了還能上舞臺表演,唱李宗盛的這些歌曲,挺難得。」

黃齡同樣是第一次和百老匯團隊合作,也是她第一次以工作坊的形式加入進來,「這樣的磨合很好,時間很長,但很值得,因為每天都會有新的收穫,我回去也會檢討自己。這種沉浸式的工作模式很有必要。」

通過和百老匯團隊合作,李煒鈴發現,百老匯經常會在周末的早上,將一部秀裡最精彩的部分原樣搬到大街上,這種「路演」往往會吸引很多逛街、散步的群眾圍觀,進而對秀產生興趣,「在國內,演員、製作公司或者校園的音樂劇社團,也可以多自發地去排一些音樂劇,去嘗試一些公益性的演出,以路演的方式吸引更多群眾。這是一種很好的推廣音樂劇的方式。」

完成上海首輪演出後,《當愛已成往事》劇組將繼續調整打磨,黃渤、白百何、王錚亮等明星,也將在後續的巡演中相繼亮相。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當愛已成往事》吹起懷舊風,聽李宗盛長大的人都來了
    這部音樂劇就是《當愛已成往事》。籌備6年之久,11月23日-24日,《當愛已成往事》首登上海文化廣場,連續演出了5場。幾乎不用宣傳,靠著李宗盛的名號,音樂劇門票很快就售罄了,聽李宗盛歌的人都長大了,大家都願意為大哥買一次單、懷一次舊。
  •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聽不懂,是你的福氣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聽不懂,是你的福氣。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林憶蓮和李宗盛相識之時,李宗盛已經是「臺灣音樂之父」。林憶蓮同樣對音樂有著深深的熱愛,縱使有著年齡的差距,兩個人還是越走越近。李宗盛為林憶蓮量身打造了很多首歌曲。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的歌,當愛已成往事!
    最近對李宗盛的每一首歌曲都深深著迷了,特別是聽到「當愛已成往事。」先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下歌詞:(大家可以一邊聽歌一邊看文章)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真的要斷了過去,讓明天好好繼續,你就不要再苦苦追問我的消息。
  •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亮相淄博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聽懂了,我們也就長大了……本周末,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將在淄博大劇院傾情上演,該劇以全新的故事視角,選取了李宗盛近三十首經典音樂作品,串聯起整部音樂劇。這個冬天,讓華語經典歌曲+音樂劇的《當愛已成往事》,再度聲入人心,譜寫一曲愛的讚歌。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
    有人說,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山丘》《真心英雄》《我是一隻小小鳥》《凡人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一代人走過青春年少。串聯起近30首李宗盛作品的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淄博大劇院上演,11月27日、28日、29日,連演三場,必定震撼人心。
  • 30首李宗盛金曲串起《當愛已成往事》 華語金曲+音樂劇模式大受歡迎
    在武漢,《當愛已成往事》將於12月9日、10日晚登陸琴臺大劇院,楚天都市報拿到的售票數據顯示,它與另一部音樂劇《水曜日》一起,位列琴臺秋冬演出季最受歡迎劇目「第一梯隊」。但相比《水曜日》,《當愛已成往事》又是特別的,它跟此前在武漢演出過數次的「周杰倫作品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類似,打出的是「金曲牌」和「懷舊牌」。
  •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願你我沒有白白受苦
    1994年,36歲的李宗盛與28歲的林憶蓮戀情曝光,髮妻朱衛茵知道後,只是淡淡地給林憶蓮發了一條簡訊,簡訊內容讓林憶蓮當場決定變賣家當前往加拿大。1992年,34歲李宗盛應陳凱歌之邀,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演唱這首歌的,是當時已是「天后」級別的林憶蓮。
  •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唱響淄博大劇院
    11月27日,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亮相淄博大劇院,演出現場,掌聲、歡呼聲在大劇院久久迴響,每一首經典旋律響起時,都能引起觀眾的齊聲合唱。觀眾有淚有笑 集體合唱嗨翻現場27日19:30,演出正式開始。「那一夜我喝了酒,帶著醉意而來,朦朧中的你不知道該不該將門打開。」
  • 淄博保利大劇院,「遇見」李宗盛!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將上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曉光11月26日,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主演交流見面會在淄博保利大劇院舉行。音樂劇主演代表及主創團隊到場,暢聊劇組的難忘點滴,與觀眾進行了交流和互動,並與觀眾合唱李宗盛的歌曲《真心英雄》,在現場引起強烈共鳴。
  • 李宗盛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神仙陣容匯聚 打造超級明星版音樂劇
    與此同時,作為電影主題曲的《當愛已成往事》更是成為華語樂壇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二十六年後,由李宗盛親自擬定命名的同名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確定於今年11月開啟演出。據了解,該音樂劇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別離的故事。
  • 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巡演啟動:李宗盛現場助陣 眾星齊唱《山丘》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上海站即將首演,無論是近三十首經典歌曲的大眾認知度、環球百老匯音樂劇的頂尖製作團隊、還是白百何黃渤等一眾明星的加盟,都讓其從籌備之初就備受外界關注。11月21日下午,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在上海舉辦了發布會,華語音樂教父李宗盛,君舍文化董事長暨CEO、環球百老匯董事長,《當愛已成往事》音樂劇出品人、製作人鍾麗芳,音樂劇導演John Rando 、編舞Joshua Bergasse
  • 中戲院長郝戎評《當愛已成往事》:近幾年最成功的老歌懷舊音樂劇
    接受鳳凰網娛樂專訪的前幾天,中央戲劇學院院長郝戎剛看完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在北京站的首演。身為專業戲劇人,同樣也是李宗盛的粉絲,郝戎院長被這部音樂劇的真情深深打動。他感慨,這部音樂劇作品成功讓自己青年時代的時光變得歷歷在目,也讓那些經歷過青春、經歷過迷茫、經歷過奮鬥和痛苦的人找到情懷的共鳴。
  •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啟動巡演 用經典感悟人生
    11月21日,備受期待的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於上海召開發布會,正式開啟全國巡演之旅。出品方和製作方北京環球百老匯在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行業記錄之後,攜手華語音樂教父李宗盛,重磅推出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力圖在每一站巡演都呈現給觀眾不同的精彩和全新的視聽感官。
  • 《當愛已成往事》:當初沒有熬過7年之癢的林憶蓮和李宗盛
    這讓我想起了當年的才子佳人、神仙眷侶——李宗盛和林憶蓮,兩個人也是相識2年,相愛6年,最終沒有熬過那道婚姻裡的坎,我們常說的7年之癢。忍不住去搜了《當愛已成往事》,重新再聽一遍,不禁感慨,愛真的成了往事。
  • 李宗盛操刀,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9日在漢上演
    長江網12月8日訊(記者梅冬妮 通訊員周媛媛)歷經180餘天重新創作編排,由李宗盛親自操刀,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於12月9日、10日亮相琴臺大劇院。12月8日晚,該劇主演王錚亮、王箏、?
  • 第七屆中國·東莞音樂劇節|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將在...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東莞站巡演將於12月24-26日拉開序幕,讓觀眾能夠在欣賞李宗盛音樂的同時,體會一個獨特的愛與別離的故事。據悉,該音樂劇全部曲目由李宗盛本人親自操刀創作,邀請了合作多年的金牌編曲周國儀重新為音樂劇打造適合的曲目風格,國內知名音樂創作人、歌手、小提琴手李劍青擔任弦樂和和聲編曲。集結了華語樂壇重磅音樂製作團隊並由百老匯團隊打造的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成為今屆音樂劇節最值得期待的音樂劇,對演出感興趣的觀眾可在「東莞玉蘭大劇院」微信平臺購票。
  • 李宗盛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首演 全場合唱《山丘》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10月21日晚,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杭州站演出正式拉開帷幕,時隔一年,舞臺上再度響起大合唱《山丘》。自2019年公演後,《當愛已成往事》早就籌劃於今年再度啟航。首演結束後,主演王錚亮、王箏、王凱、王潔璐和杜鑫豔紛紛在微博發文,分享演出時的感受。「2020年,第一次站在音樂劇的舞臺上,好久不見。」
  • 李宗盛9首歌唱哭無數人:聽不懂是幸運,聽懂了是人生
    張艾嘉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不喜歡李宗盛,是因為還沒有到年紀。李宗盛啊李宗盛,這個鬍子拉渣的老男人,似乎總是一開口就能唱哭我們。他就像一個老朋友,把那些歲月裡的愛呀笑呀哭呀淚呀,都寫在歌裡一字一句地唱給你聽,娓娓道來。
  • 少年不聽李宗盛,聽懂已不再少年!
    「愛你的人會珍惜與你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 為你我受冷風吹-林憶蓮 李宗盛和林憶蓮的歌確實很少聽,最開始認識林憶蓮大概是聽了她那首很火的《至少還有你》吧,今天突然想起她,是因為在逛街的時候聽到了這首《為你我受冷風吹
  • 李宗盛:當愛已成往事,越過山丘依然有人等候
    「 李宗盛大哥的歌特別是歌詞總能讓我失去理智,他早已成為我心中的不朽 !」這是戴佩妮在評價李宗盛音樂時發出的感嘆,而這樣的評價之於李宗盛無法反駁也無人反駁,因為他唱進了太多人的心裡。1992年李宗盛為《霸王別姬》創作音樂,而林憶蓮恰是被選中的演唱者,兩個人因此結識。林憶蓮仿佛打通了李宗盛創作的任督二脈,二話不說一張為林憶蓮量身定做的專輯妥了,倆人的關心也越走越近,據說當時整個錄音棚都知道了兩人的感情。但是感情的事啊時機很重要,也總講求個先後順序。當時李宗盛已經和原配朱衛茵結婚4年,作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朱衛茵也自有吸引李宗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