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QS大學排名之中國十大名校:清北,復交浙科南,武大同濟哈工

2020-12-11 伊呂波歌說高考

關於作者:伊呂,高考資訊資深作者,畢業於武大中文系,2006年起陸續在《求學》《高校招生》《課堂內外》《高考金刊》《招生考試通訊》《湖北招生考試》《高中》《第二課堂》等全國教育名刊發表高考資訊類文章200餘篇,擅長用生動自然的語言將高考相關話題娓娓道來。

#加油吧考生#

如果不是疫情讓高考延期,那麼對於全國千萬高三同學而言,今日已是大解放後第一天。其實推遲一個月也就一眨眼吧,咬咬牙堅持一下,勝利已經不遠。

回想當年高考結束那幾天我的生活,似乎也沒有太墮落,不過是覺得從小到大讀書18年總算可以歇一歇了,一塊石頭落地。昏天黑地睡了一覺,醒來一切照常。

最後一科英語考完,下午回家媽媽買了份晚報特刊,一對答案,糟糕,閱讀理解檢查時改錯了三道!擦,還以為高考總算能突破140呢,大意失荊州,氣得跺腳。

語文估分不到130,感覺失手了,分數出來卻成了最大驚喜,135,重慶前十,看來估分保守了哈,坦白說平時語文雖在年級前三,但最後這個全市前十還是略意外了。

話題扯遠了,這些故事更適合下個月考完慢慢吹……

今天是想聊聊看新鮮出爐的英國QS2021世界大學榜單(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這是全球參與機構最多、影響範圍最廣的排名之一,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一道被公認為四大權威排名。

就排名方法看,主要綜合以下指標:學術聲譽、僱主聲譽、師生比例、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Citations per faculty)、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學生比例。這些指標所佔權重分別是 40%、10%、20%、20%、5%、5%,其中學術聲譽比重最大。

臨近高考,我們的關注點當然在中國高校。

此次公布的大陸高校前十位,與人們心目中的#中國十大名校#位置基本一致——

頂級流量依然是top2的清華北大,接下來2-7位由所謂的「華五」填充top10剩下的三個席位分別是武大、同濟和哈工,再往後11-15位包括中山、北師大、西交、南科大和南開。基本上看,實至名歸,爭議不大。

其實歷年QS榜中國十大名校變化都不太大,正如大家所見,top2固定清北,top7「華五」輪著來,而top10裡,武大從未缺席,另外哈工、同濟、中山上榜的次數也較其他高校算多的。

當然,名校層級中,清北較華五的壓倒性優勢(overwhelming superiority)是明顯的,華五較之後的top15顯然只能說優勢突出,遠稱不上壓倒性。top8-top15的大學之間,種種數據顯示,不過是各有優勢罷了,似乎誰進top10最後三席都說得過去。

然而我現在寫這篇稿子時已經可以預見一件事,武大毫無疑問又要被眾多不良公眾號單拎出來大做文章,譬如,「QS榜揭曉,武大再入前十」「武大力壓同濟排名第八」,關鍵詞大抵如此,諸如此類,哭笑不得。

我一直比較困惑的是,為什麼每次論及大學排行武大都會被拿出來示眾?那些語焉不詳的公眾號寫手寫到武大時往往乜斜著眼一臉不屑的樣子,請問他們上過武大嗎?上過武大之外其他的名校嗎?紙上談兵,不知所云,不過是蹭武大流量帶節奏罷了。

這也是刺激我重操舊業,抽空搬磚吹吹高考龍門陣的原因之一。

就算當今時代留學早已不再神秘,但高考對於絕大多數中國家庭而言依然具有無可爭議的意義。

在高考報志願的十字路口,那麼多良莠不齊的信息充斥在媒體,亂花迷人眼,考生如何能做出正確決斷?誤人子弟的責任誰來承擔?

顯然這些問題不是那些一心蹭流量的寫手們有空思考的。流量蹭到了,變現了,心願也就實現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不是麼?

哪怕那些人根本沒到過武大,甚至連珞珈山的「珞珈」二字寫法、來歷、典故都說不清楚,他們也敢對武大說三道四。

我還想說一個令人沮喪的事實,好多教育類公眾號寫手,連正規的全日制大學本科教育背景都沒有,這樣的人來指導莘莘學子,是不是一種諷刺?

話說回來,中國十大名校,尤其是8-10三個位置原本也爭議極大,但動不動就質疑「武大怎麼又進了前十」這種調子實在是顯得很沒文化,沒文化就多讀書吧,自己鬧笑話,還誤導了讀你文章的孩子們,有意思嗎?

相關焦點

  • 很意外,QS新大學排名:上海大學力壓華科,北航不及北科技
    近日,QS發布了最新大學排名,整體上中國大學進步明顯,有些大學名次創歷史新高,也有些名次讓人意外,頗具爭議。我們來細細說道。清華大學,中國第一,世界第15,創清華QS排名歷史新高。上交大,排47名,首次進入前50。前七名,分別是top2和華東五校,清北復交浙科南,其它大學跟它們比,實力上確實有差距。
  •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公布,三所中國頂尖大學排名再獲新高,北大略降
    6月10日,最新一期的2021QS世界大學排名被發布。在這份最新的排行榜中,有三所中國頂尖大學獲得了其在QS排行榜史上的最高排位。 但是相對於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排名上升,同有「清北復交」之稱的北京大學,排名卻略降了1名。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近期北京大學發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力較大的事件吧!
  • 中國大學組合排名,論實力哪個更強?
    中國大學組合排名 (註:軍事院校、醫藥類高校暫未排名在內) 一、「清北」(或「北清」)——清華、北大 中國常青藤985首批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叫C9大學(包括:清華、北大、復旦、浙大、南大、上交大、中科大
  • 中國大學組合排名,靠譜又實用!(一定要收藏)
    各種版本的大學排名真多,大都是以學校名氣或者學校規模來衡量,如果以此為據挑大學的話往往有非常大的偏差、甚至很離譜。綜合參考近年各大學在各地的錄取分數線、投檔線,總結了一個靠譜大學組合排名,有趣、易記憶,關鍵還最實用。
  • 2020-2021QS中國大學排名
    2020-2021QS中國大學排名序號QS世界排名學校名稱所在地115清華大學中國222香港大學中國香港323北京大學中國427香港科技大學中國香港534復旦大學中國643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747上海交通大學中國848香港城市大學中國香港953浙江大學中國1066國立臺灣大學中國臺灣1175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129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13124南京大學中國14168國立清華大學中國臺灣15234國立成功大學中國臺灣16240國立交通大學中國臺灣17246武漢大學中國18256同濟大學中國19260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20263中山大學中國21264香港浸會大學中國香港
  • 中國的「2+8」高校分析:清北浙復交成神話,哈工、西交不甘落後
    這十所大學分別為:清華、北大、北理工、哈工大、西交、南大、復旦、上交、浙大、中科大,其中清華、北大一直的建設目標是「世界一流」,其餘8所高校的建設目標是「世界知名」。1.清華大學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金字招牌,無論拆拆並並、分分合合,似乎對它沒有過任何影響。
  • 最新亞洲大學排名,浙大打破清北復交神話,「東方劍橋」名副其實
    近日,QS發布2021亞洲大學排名,浙江大學如同逆水行舟,實力打破清北復交的神話,「東方劍橋」名副其實。本次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包括650所高校,較上一次排名,擴大了近18%。
  • 30年前大學排名與現在大相逕庭?南京大學排第1,武大實至名歸
    「清北復交」這個組合得名於一家大型企業的HR,在招聘中他表示不是「清北復交」畢業的不要,因此幾十年來一直把「清北復交」當作我國最好的大學組合,是優秀師資、生源的代表。  那麼有人會產生疑問,一直以來都是「清北復交」佔據著中國高校的前幾名嗎?幾十年前也是這樣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30年前中國高校排行榜。
  • 清北復交浙科南位居前列!中大武大隨後,國際大學四榜單綜合榜!
    世界上較為主流且被認可的學術機構排行榜是:(1)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2)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3)美國U.S.News世界大學排名;(4)英國自然指數排名;(5)中國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6)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7)沙特CWUR世界大學排名;(8)美國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9)西班牙CSIC世界大學排名;(10)荷蘭CWTS世界大學排名;(11)武漢大學中國科教評價網版世界大學及研究機構排行榜;(12)中國臺灣大學(NTU)版世界大學排名,等等。
  • 浙江大學僅次於清北?打破「清北復交」組合,多個排行遠超復旦
    文/跳跳媽媽談教育「北清復交」是我國高校的一個代名詞,它們代表著專業實力,代表著優秀的生源和師資力量,代表著最高學府,百年來「北清復交」已成為一個組合,亦是中國最強大學的代名詞。「北清復交」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4所學校,其中北大和清華毋庸置疑是國內最高學府,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殿堂,哪家孩子能考上北大清華,那全家人都跟著沾光,說句通俗點的話,那簡直誰祖墳冒青煙了。
  • 美國人排出的中國「10大名校」,中科大很突出,武大尷尬了?
    關於誰是我國的「十大名校」這個問題,民間色學界爭論不休,至今沒有定論。那在美國人眼中,他們認為的中國10大名校是哪10所呢?根據美國US大學排名,我們就能一探究竟。首先這一二名沒有懸念,基本上在各個排行榜上都是清北,有區別的只是清華在前還是北大在前。第三名是個亮點,一般情況下在我國的高校排行榜中,第三名都是浙大,而在這個排行榜中,第三是中科大。
  • 2018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各省排行及全國百強高中排名
    本文根據陽光高考公布的名單,對全國各省市、各中學通過清北復交2018年自招總人次進行了排名統計,僅供參考~各省市自治區排名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及比例註:①序號排名是按清北復交初審通過總人次進行排名的。③比例那一欄,由清北復交總計人次除以高考人數所得,因為高考人數單位是百人,所以所得比例已放大100倍,避免數字太小。比如貴州省的清北復交人次佔高考人數真實比例為1.05%的百分之一,即近乎萬分之一,以「萬裡挑一」來形容毫不為過。④比例那一欄後面括號的數字為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在各省的比例排名。
  • 北清復交的無所作為把她讓給港大,華科武大留不住
    不過,可能一部分網友並不知道,香港大學也並不一定是白湘菱最好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在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的排名,比香港大學更高。為什麼這樣一位優秀的高分狀元,會因為選修科目上的這一點小小的瑕疵,就被一大批名校排隊拒絕?北大不疼、清華不愛,上交和復旦沉默不言,浙大和山大婉拒,南大幾番努力依舊無能為力。可以說,正是以北清復交為代表的一批頂級名校在白湘菱錄取問題上的無能為力和無所作為,把一位優秀的狀元拱手相讓給了香港大學。
  • 最新QS大學排名:中國十所大學上榜!清北不負眾望,名次逐年提升
    QS是全球性質的大學排名研究機構,在2019年最新的公布的世界大學前300強排名中,中國大陸有10所高校上榜,這十所大學中,清華大學位列第16位,北京大學位列第22位,今年清華北大的排名名次比往年都有提升,不得不說是中國教育界的喜訊,那麼除清華北大之外,其他八所大學是哪些呢?
  • 2021年中國十大名校及其排名:同濟大學第九,你母校排第幾?
    
  • 高考因不夠自律錯失「華東五校」的交復浙,卻上了武大,咋辦呢?
    恰好,筆者當年也是學霸,當時本縣高考的文科狀元,說起來,你比我可要幸運多了,我那個時候,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兩眼一抹黑,以高出一本線90分的成績,清北不敢保證,交復浙還是沒問題的,結果卻被211高校南師大強行錄取了;於是,我特別沮喪,讀了兩三年大學都沒有緩過勁來,渾渾噩噩的荒廢了兩年多大好時光,當醒悟過來時已經是大三了,那個時候家貧急於上班抓工資,所以趕緊抓住最後一點時間,匆匆忙忙又學了一個第二本科,
  • 哪些學校是最難考的大學?
    總的來說,985名校(無一例外都是目前的雙一流大學)仍然是最難考的大學,尤其是清北、華五、中堅九校、人大國科航濟開,這些頂尖名校必須學霸才能考得上。我這裡正好有一份由軟科、武書連和校友會三個研究機構推出的高校排名,並取了三榜平均排名進行排序,由此可以看出哪些高校是中國現在最好的大學,也是最難考的大學。中國最難考的大學:清北華五中堅九,人大國科航濟開。
  • 清北浙復交新生4大「特徵」,來自農村的學生少,男女比例失衡
    那究竟什麼樣的學生能考上清北浙復交這些大學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幾所國內最高學府,近些年來新生的現狀吧。 清北浙復交新生4大「特徵」 1、年齡差距大 清北浙大這樣的高等學校,
  • 進步榜丨中國大學進步最快的11所名校
    伴隨著大熱的「雙一流」大學及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的公布,關於高校排名的爭辯更是引爆網絡。高校之間百舸爭流,浮沉之間,便寫就一部中國教育發展史。有的高校因為地理位置受限,曾經的輝煌僅剩一襟晚照;有的高校把握機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名校隕落可能只在朝夕之間,而進步則要無數個奮鬥夜晚。學非探其葉,問必拔其根,我們將分析中國進步最快的11所名校,深挖其進步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