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宮頸癌有哪些症狀?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宮頸癌常常無症狀,與慢性宮頸炎沒有明顯區別。尤其是老年患者,由於宮頸已經萎縮,在檢查中甚至看不到宮頸異常,癌症表現往往被掩蓋。有些宮頸管癌患者,由於病灶位於宮頸管內,宮頸外觀仍表現正常,容易被忽略而漏診。但多數患者常會表現出一系列症狀,因此,認真觀察症狀對宮頸癌的診斷有重大意義。
子宮頸癌的主要症狀是陰道出血、陰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等。具體表現與子宮頸癌的早晚期及類型有一定的關係。
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數宮頸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或血性,隨著癌瘤的發展,白帶變混濁,如淘米水樣或膿性白帶,有特殊的惡臭味。
陰道不規則流血:早期表現為少量血性白帶及性交後陰道出血,老年患者則表現為絕經後陰道出血。陰道出血往往極不規則,一般是先少後多,時多時少。晚期癌腫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陰道出血。年輕患者可表現為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等。
疼痛或其他症狀:晚期宮頸癌擴散 至盆腔時可有腹部劇痛;侵犯膀胱時,可引起尿頻、尿痛或血尿,甚至發生腎積水;同時引起腰酸腰痛;如兩側輸尿管受壓阻塞,則可引起尿閉及尿毒症;當癌腫向後蔓延壓迫或侵犯直腸時,常有裡急後重、便血或排便困難;晚期癌腫由於長期消耗可出現消瘦、發熱、全身衰竭等表現。
2、懷疑患有宮頸癌時應做哪些檢查?
宮頸癌雖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它屬於可以早期發現的腫瘤。對宮頸癌在早期,甚至癌前病變時,就有可能作出確診。一旦出現症狀或醫生在普查時覺得可疑,可做全身及婦科常規檢查,但最終確診還需要做以下檢查:
子宮頸細胞學檢查:對白帶增多、陰道接觸性出血的女性,可用簡單易行、無痛苦的宮頸細胞刮片檢查,95%的早期癌細胞都可以通過宮頸細胞刮片發現。
陰道鏡檢查:凡宮頸細胞學檢查為異常時,應立即進行陰道鏡檢查和碘試驗,觀察宮頸表現有無異型上皮或早期癌變,指示活檢部位。
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具體做法是在宮頸鱗一柱交界部的3點、6點、9點和12點處取四點活檢。懷疑宮頸管內有病變時也應鉗取。活體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子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無論癌症早晚期都必須通過活檢確定診斷。
其他輔助檢查:為進一步了解癌瘤擴散、轉移的部位和範圍,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全身檢查和輔助檢查。全身查體時,醫生會注意觀察骼窩、腹股溝及鎖骨上淋巴結有無腫大、腎臟能否觸及、腎區有無叩擊痛等,以確定轉移部位,然後進一步做胸部透視或攝片、膀胱鏡、直腸鏡、靜脈腎孟造影、淋巴造影及同位素腎圖檢查及CT核磁共振、B超等。通過以上檢查,不僅可以了解有無遠處轉移的病灶,而且可為制訂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3、怎樣預防宮頸癌?
醫學界認為宮頸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近年,年輕宮頸癌患者有明顯上升趨勢,其原因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HPVI)增加有關。因此可以說,宮頸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那麼怎樣預防宮頸癌呢?針對其發病因素,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不要早婚、早育和頻繁生育子女。
提倡健康衛生的性生活:性生活不要過於頻繁,杜絕經期性交,性夥伴要穩定。這樣既有利於家庭的和睦,又有利於夫婦雙方的身體健康。過性生活時,一定要注意衛生,減少非正常性交對宮頸的刺激。
防治婦科炎症:積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對預防宮頸癌有重要意義。採用宮頸電燒、電烤、冷凍、雷射治療等治療婦科炎症,一次性治癒率高。同時應積極治療性傳播疾病,丈夫有包皮過長時要及早手術治療。
定期檢查:21歲以上的女性,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一般情況下每年應檢查1次。年輕女性每隔兩年做1次婦科體檢。對於有宮頸癌家庭史的女性,定期檢查尤為重要。宮頸癌由出現到癌變,一般需8-10年。只要你能夠堅持普查,就能早期發現並獲得良好的治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