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們說,真實世界的模樣,源於錨定。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看到了物質世界的本質,卻發現知之甚少……每個時代都有局域實在性,與未來糾纏疊加,失落的解釋,在盛宴中醒來。歡迎進入錨定的世界。12月1日-12月4日,由鳳凰網、鳳凰國際智庫、鳳凰網財經、鳳凰網房產、中國住交會聯合主辦的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錨定》與三百多位專家、企業家共同見證。
相關閱讀
鳳凰專題: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錨定
全面解析穿越周期之道,精準指引行業新路向。12月1日-12月4日,由鳳凰網、鳳凰國際智庫、鳳凰網房產、中國住交會聯合主辦的「錨定」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啟幕。
盛典匯聚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商會執行董事張燕玲,杜克大學原校長 DENIS SIMON,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莊聰生,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共享際創始人毛大慶,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管理監督局原局長王早生,中原集團創始人、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我愛我家董事長謝勇,遠洋集團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崔洪傑,弘陽地產集團聯席總裁袁春,協信遠創集團總裁餘潤廷,香江集團董事、香江控股副董事長修山城,愛家集團執行總裁段靜等企業高層人士、一線行業專家,精準問準經濟形勢,把握行業發展脈動。
本次盛典採用線上雲峰會形式,進行4天系列演講,通過平行論壇、區域對話,聚焦商業、文旅、物業、家居、長租板塊進行話題延展。其中,平行論壇環節圍繞五大主題開展,來自世茂、金地、遠洋、金科、濱江等公司的企業家與行業專家就企業從嚴管控中找到機會,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以及如何走向精細化發展之路,共享不動產領域最前沿訊息,共議不動產領域核心議題。同時,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西南四大區聯動,開啟區域對話。
錨定,是認準自己的、企業的、行業的目標。本次峰會匯聚意見領袖,凝聚多方共識,解析全球不動產機遇挑戰及行業復甦破局道路,為行業呈上了一場兼具觀點權威交鋒和智慧激蕩的跨界盛宴。
雲端縱論疫情挑戰與機遇 尋找地產行業破局之道
盛典上,全聯房地產商會創會會長聶梅生,鳳凰網高級副總裁、執行董事、鳳凰網房產聯席CEO池小燕分別代表行業及主辦方為大會致辭。
聶梅生表示,疫情改變了什麼?全球經濟受損首當其衝。中國同樣難以獨善其身,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中國GDP增速同比回落6.8%,隨著中國控制住疫情並率先開啟復工復產。GDP增速在二季度轉正,實現了3.2%的增長。伴隨著融資收緊,疫情的不確定性,全球局勢不明朗,房地產行業亦加速洗牌,分化開始顯現。全球經濟,國內各行各業的明天將如何呈現?房地產行業和企業將走向何方?一切都是未知、不確定、充滿變化的,探索與明晰腳下的路成為主要訴求。
「房地產行業亦傳出好消息。2020年上半年,在經歷了停擺一重啟一回升的過程,投資、銷售、拿地等重要指標增幅創下20年歷史低位後修復回升,到5月,銷售金額同比已增14%、開發投資額也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足以見證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強大韌性。」池小燕在致辭中指出,當世界經濟面臨修復,當未來依然存在不確定,或是危機、或是機遇,一份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指引正當時。
新變局,新選擇。房企的機遇與挑戰何在?如何創新發力?在盛典現場,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國際商會執行董事張燕玲重點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張燕玲表示,首先要跨界思想,找到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擴大供應鏈。房地產的產業可以擴大供應鏈、延長產業鏈,不僅僅局限於住宅開發、商品房供應,還可以涉及一些建築項目的配套;高質量的發展,改變經營模式,提供個性化服務;房地產行業的「兩新一重」,即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也將為房地產行業提供新的增長點。在國際大循環方面,則要重點考慮「一帶一路」,這是基建行業參與國際大循環的機遇。
國際變局風雲變幻,不確定性增多,合作共贏是永恆主題。盛典上,美國杜克大學原校長Denis Simon表示,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競爭可以是良性競爭。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他們即存在競爭,又能保持合作。只要我們秉持相同的規則,明白共同遵守的規則是什麼,雙邊關係依然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現在我們正在做的是尋找一種新的合作方式。合資企業,教育方面合作,會成為未來的趨勢。
「十四五」規劃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下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哪些機遇,我國經濟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莊聰生指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使許多企業本來就步履艱難的生產經營更加雪上加霜。然而,疫情是挑戰,也是機遇。面對重重困難,許多企業善於因勢而變,在衝擊中尋找機遇,通過自主創新,迅速把疫情中企業暴露出來的短板補齊,弱項強化,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使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的趨勢。
地產變量下的機遇 房企成長與突破路徑
疫情,房住不炒,三道紅線,雙循環,房地產行業面臨新變局。新變局,新機遇,地產變量下的機遇如何?企業發展如何尋求突破?
我愛我家董事長謝勇指出,把存量房盤活、用好,創造出全新的價值,這是下一階段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重點之一。作為居住平臺運營商,在這個過程中尋求新機遇,需要精細化運營和多元化發展,通過增值服務給不同人群提供差異化的居住產品。
愛家集團執行總裁段靜則認為,無論是雙循環的發展格局,還是在房地產行業內一些長期政策的影響下,都會讓行業中的一些企業脫穎而出。「未來,那些有自己的標籤、粉絲、追隨者的企業,將會在行業內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如果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也將會成為行業的一種新的動能。」
「在金融端和未來的資產端,我們都有一些可發揮的空間。在此基礎上,在整體商業環境面臨一定壓力的背景下,實際上誰能把經營端做得更好,誰能把一個重的資產更好地變輕,未來就一定有更多的機會。」協信遠創集團總裁佘潤廷表示。
聚焦到政策層面,針對即將全面正式實施的「三道紅線」,以及此項政策將給行業帶來的影響,袁春認為「變革」是最好的詮釋。對於在此背景下行業的發展重點,「2021年企業的發展重點是要持續圍繞客戶做好產品和服務。」
關於企業發展如何突破?中原集團創始人、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現在強調房子是用來給人住的,不是蓋來炒的,房子不應該擔任投資投機功能,主要滿足人民實際生活需要才有價值。「運營效益低的開發商在激烈競爭中被淘汰,未來房地產行業會越來越集中,少數做得好的房企壟斷性會越來越大,將來可能主要的開發商只剩下幾十家,規模會比現在更大,小房企要在房地產開發行業找到立足點會更難。」
「三道紅線」新政即將全面落地,市場對於房企負債得關注大大提升。面對政策層面的調整,對於房企運營中得槓桿問題,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表示,作為一家房產企業,在某一個階段內負債高、槓桿高,是基於運營的一種「戰略」。然而隨著行業進入微利階段,這種模式將無法承擔項目和企業的責任。因此,即使國家沒有出臺相關政策,企業也應該著手降槓桿。因此,三道紅線是對房企的階段性鞭策和控制。
「疫情,經濟的放緩、消費能力的走弱,包括人們對品質消費、調性消費和精神消費的消費導向的變化,使得今天整體的新生代的消費趨勢也出現了我們一方面叫做收縮性消費,或者更加注重成本,更加的進入到淡靜的消費心態,同時注意到消費者更加關注品質、美感、調性以及跟他個人的性格和消費取向個性化貼合度的消費。」優客工場創始人兼董事長、共享際創始人毛大慶表示。
香江控股副董事長修山城從房企多元化角度進一步分享,「房企多元化業務布局是行業趨勢,也是關注重點,戰略打法應更加謹慎。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拓展模式,挖掘強項業務的潛力,有效分配各業務比重,保證擁有良好的現金流,將企業負債及風險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最終形成緊密、協同、高效的產業布局。」
此外,本次盛典進行4天系列演講,通過平行論壇、區域對話,聚焦商業、文旅、物業、家居、長租板塊進行話題延展。其中,平行論壇環節圍繞五大主題開展,來自世茂、金地、遠洋、金科、濱江等公司的企業家與行業專家就企業從嚴管控中找到機會,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以及如何走向精細化發展之路,共享不動產領域最前沿訊息,共議不動產領域核心議題。同時,華東、華南、西南和京津冀四大區聯動,開啟區域對話。直擊行業痛點,暢談疫情後地產破局之道,從傳統業務到新興業務,從商業消費到社會責任,聚焦全球貿易走勢、共論行業新生存路徑。
區域平行論壇持續發聲 共話新機遇與挑戰
不僅關注世界與中國,企業與個人在這場疫情持久戰中的角色扮演,我們更關注如何將應對方案與國情進行結合,與未來二十年的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源動力結合。
尤其在當下,我們正面臨著持續推進城市化進程,今後十年,都市圈發展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可 觀的增長動能。大都市圈也將帶動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製造業投資等,疫情 衝擊大背景下,對都市圈發展有何影響?樓市的波動與未來走勢如何?
風財訊超級財經周第3天跨區域聯動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西南等區域,擴展線上發聲渠道,集合多方智慧,探尋城市發展路徑。
從京津冀都市圈的新周期下城市協同與產業圖突圍,到長三角一體化的企業競合方法論;從大灣區的多邊主義格局下的差異化道路,到西南雙循環下中西部都市圈發展新視角,京津冀·共生,長三角·破曉,大灣區·乘風,西南·雲起,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在四大區域落地,以都市圈協同、大灣區發展、城市經濟復甦等多個話題展開落地討論。
12月3日上午9:00-10:45,京津冀平行論壇開啟,來自遠洋、泰禾、合生等企業和機構的14位嘉賓雲端探討新周期下京津冀城市協同與產業突圍。
12月3日上午10:30-12:00,長三角平行論壇開啟,濱江、新力、綠地、德信等17位房企代表共話行業發展趨勢及長三角深耕破局之道。
12月3日下午1114:00-15:35,大灣區平行論壇開啟,來自香江控股、碧桂園服務、美的置業等企業和機構的16位嘉賓探討多變主義格局下的灣區差異化道路。
12月3日下午,15:30-17:35,西南平行論壇開啟,金科,雅居樂、綠地、融創等企業和機構的22位嘉賓共話雙循環下中西部都市圈發展新視角。
12月3日上午,《第八屆鳳凰網房產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暨文商旅峰會》啟幕,百位嘉賓代表齊聚西雙版納,觀點交鋒共話文商旅融合,吸引近136萬人次線上觀看。
12月4日上午,《第八屆鳳凰網房產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暨2020全球商業合作夥伴大會》啟幕,商業、長租及物業嘉賓代表共話變量與機遇,吸引近200萬人次線上觀看。
不可否認,疫情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轉折點,因為它推動外延式擴張,正式向「內涵式發展」變化,這將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未來趨勢。
當國內疫情進入「下半場」,我們重新審視中國的城市,會發現當人流回到商場、人群川流街巷,城市因人回溫,卻也與城市保持著一定距離。
城市運營者和企業管理者如何重新認識城市,如何從城市的轉變中發現機遇,為期4天的鳳凰網房產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平行論壇給出了答案。
風財訊「風聲」系統 為地產人提供決策參考
後疫情時代,大到城市的生長路徑,小到購房者的購房觀念,企業管理者的治理效能,還是投資者的投資心態,都在悄然發生改變,房企自身、投資者、購房者,都不斷認識到企業信息和品牌口碑的重要性。
而在信息獲取能力錯位時代,作為地產行業生態三端的投資者、管理者和購房者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途徑,投資者和企業管理者難以獲悉市場一線的需求和反饋;與此同時,消費者也缺乏直觀和專業通道,獲取企業財務、產品、拿地、人事等信息,為自身的購房決策提供全面參考。
鑑於此,今年9月風財訊超級財經周正式發布房企輿情「氣象預報」系統——風財訊「風聲」輿情監測系統。
該系統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算法,旨在通過向市場提供全面、權威、及時和精準的輿情資訊,為購房者、投資者以及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參考。
正是基於風財訊「風聲」系統對全網數據抓取分析,在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上《2020年四季度房地產職業經理人信心指數報告》、《風財訊房企品牌競爭力報告》同步發布。
《2020年四季度房地產職業經理人信心指數報告》,問卷調研覆蓋1000多位房企區域、城市和項目一線負責人,涉及企業營銷、人力、市場、產品、品牌板塊,從政策、需求、投融資等方面解讀房地產職業經理人信心指數走向,為地產業界、置業投資者及專業人士提供行業專業參考。
《風財訊房企品牌競爭力報告》包含《口碑房企排行榜》、《品牌新媒體平臺影響力榜》兩大子榜單,覆蓋400家品牌房地產企業,分別從品牌新媒體平臺影響力、品牌認知、品牌矩陣、品牌輿情等維度綜合測評。品牌競爭力榜通過多元化角度探討企業品牌價值,讓用戶更直觀、更全面了解房地產企業。
「致敬2020」全球不動產價值榜單發布 記錄行業榮光與力量
致敬2020 行動者聯盟,用行動致敬2020年不凡的每個人。盛典現場,歷經兩個月的線上投票及專家評審,鳳凰網房產「致敬2020」全球不動產價值榜單隆重揭曉。
盛典上相繼頒布了2020第八屆鳳凰網全球華人不動產財經盛典之「致敬2020·年度企業」、「致敬2020·年度人物」、「致敬2020·年度聲音」,銘記標杆與先鋒,記錄行業榮光與力量。
鳳凰網房產年度盛典已成功舉辦七屆,分別以「涅槃·重構」、「進步力量」、「未來已來· 跨界共生」、「巨變之後·未來之前」「享無界·煥未來」「風起梧桐梢」「 問渠」為主題,邀請了包括成李稻葵、秦虹、潘石屹、張寶全、陳啟宗、莫斌、李鐵、劉衛民等行業領導、思想學者以及地產大咖等各界精英巔峰對話。
風雲際會,鬥轉星移。此次盛典繼續凸顯鳳凰特色、深化鳳凰影響,以權威公信力、影響力打造專屬於全球華人的全媒體時代思想性、開放性、時代特徵、權威影響兼備的房產跨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