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中醫,守望國粹

2021-01-17 鳳凰網

演講嘉賓 梁冬

《嶺南中醫藥文庫》

廣東科技出版社成立於1978年,是最早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表彰的30家「全國優秀出版社」之一。

30多年來,廣東科技出版社始終將助力中醫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發掘中醫良驗技術、傳播優秀中醫知識為己任,孜孜致力於中醫圖書的出版,精品迭出。

先後出版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金匱要略易解》、《傷寒經方與臨證》、《中藥方劑學》、《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等數百種既暢銷又常銷的精品中醫圖書,屢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等各種獎項,廣受讀者歡迎。

近年來,廣東科技出版社還致力於開拓國外合作出版業務,與海外多家圖書出版機構建立了業務關係,而中醫圖書作為「走出去」的排頭兵,每年有十數種圖書在海外各個角落面世。

回顧來路,這每一步成績的取得都無不浸潤著廣大讀者對我們的切切鼓勵和深深厚愛。

為此,在即將到來的南國書香節期間(2014年8月15-21日),廣東科技出版社特別舉辦多場中醫圖書活動,以回饋廣大讀者多年來的關注和支持。

廣東科技出版社與正安文化合作籤約儀式

暨「中醫是本什麼書」文化宣講活動

■活動時間:2014年8月16日上午10:00-12:30

■活動地點: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8號會議室

中醫是本什麼書?她是一本技術書。望、聞、問、切,理、法、方、藥,針、灸、按、敷,無不體現著技術之美。她取法自然,以事半功倍、至簡、至效為最終訴求,庇佑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生息繁衍。同樣治病,中醫也許是一帖膏藥、幾次火罐、簡單的針灸就可以治癒,且不傷及人的根本。同樣用藥,中藥多來源於自然界的植物,煎煎煮煮,對人體的副作用也大大降低。   

中醫是本什麼書?她又像一本哲學書。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滋養著中醫這棵寶樹奇葩,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用藥治則,無不閃爍著哲學的思辨之美。作為中醫理論核心的整體觀,不僅將人看作一個整體來考量,還將人置身於浩瀚宇宙,看成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追究人與自然的和諧。

中醫是本什麼書?她還像一本美學書。中醫蘊含的道理是深刻的,但表現形式卻極為簡單,深刻體現著大道至簡之美。老中醫看病,無須過多程序複雜的檢查,藉助醫者的感官和手指的感覺,通過望、聞、問、切即可辨證論治。而中醫的用藥,則將疾病和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很多藥物都是就地取材,一塊生薑、一頭大蒜、一把鹽,在中醫的手中,都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病良藥。一藥一法盡得自然之美。

中醫到底是本什麼書?2014年8月16日,讓我們與諸位老師一起,走進這場「中醫是本什麼書」的活動,見證傳統中醫精粹,感受純正中醫魅力。

演講嘉賓及內容如下:

梁冬: 中醫是本什麼書?

潘毅: 中醫的氣象在「醫道」

林傑: 天下無病

陳立新: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範英志: 一句話看透健康

楊碩誠: 生命中的臨界點

山僧可一:當書法遇見禪

馬琴: 讓五行進入生活

嘉賓簡介

梁冬:正安中醫(正安診所群、正安文化、正安生活)創始人,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著名中醫李可,中醫名家郭生白。曾任鳳凰衛視主持人,百度公司市場副總裁等職。長期致力於中國國學,尤其是中醫文化的傳播和推廣。他主講的《重新發現中醫太美》、《冬吳相對論》、《某某人知道》、《國學堂》等節目深受大家喜愛。

潘毅: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從事中醫教、研、醫30年,曾榮登2009年全國醫學專業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及2010年廣東省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出版著作有《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系列。

林傑:執業醫師。勤求古訓,博採眾長,近20年來,多方拜師學藝,精通中醫內外婦兒諸科,尤擅針灸、導引與手法治療。以「陰陽平衡、五行流通」為基本理念,擅長「隨形就勢、順其自然」 尋找人體的陰陽平衡氣血開關,還原了簡單快捷的導引按蹺古法。

陳立新: 執業醫師,重慶立新七針針灸研究所所長,古九針的探索、研究實踐者,擅長治療脊椎相關疾病以及各種痛症筋骨痺,對當代古九針的復原和回歸作出重要貢獻。

範英志:執業醫師,英國皇家醫學會會員。先後在國內和英國行醫多年,學驗皆豐,擅長內科五臟系統疾病與婦科病症的診治。

楊碩誠: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弟子,世界武當武術協會、世界武當養生協會執行長,武當文化傳習中心館長。 先後師從武當山太極、武術總教師鍾雲龍道長、祖光禪師及太極名家胡炳權老師。

山僧可一:5歲習字,研習書法廿餘載,得多位名師指點,深諳中國傳統書法之精髓。書法作品自成一脈,擅以不同方式進行書法藝術創作,其書法作品寓美於形、凝趣於意,自得禪境。

馬琴:執業醫師,師秉承針灸大家周德安先生。臨床診病稟承國醫大師賀普仁、王樂亭老先生的學術思想,擅用「五行針灸」古典針法。

廣東科技出版社精品中醫圖書展

■活動時間:2014年8月15-21日

■活動地點: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B區10.2館廣東館展區

《嶺南中醫藥文庫》是由廣東省委、省政府為振興中醫藥事業,建設中醫藥強省而扶持的大型出版項目,相繼被納入《廣東省建設中醫藥強省實施綱要》、《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十一五」重點選題出版規劃》等,並被確立為廣東省出版集團的標誌性工程,共分為七大系列:

1.典籍系列 全面搜集和整理國內外館藏的、民國以前的嶺南中醫藥典籍,為深入研究嶺南中醫藥學提供重要的基礎性資料。該系列圖書採取影印出版形式,力求忠於原貌,以發潛德之幽光,啟來哲之通路。

系列書目:《嶺南採藥錄》、《南方草木狀》、《生草藥性備要》、《異物志》、《本草求原(上、中、下)》、《山草藥指南》、《辨證求真》、《傷寒論崇正編》、《讀過傷寒論(上、中、下)》、《讀過金匱卷十九(上、下)》、《傷寒論》、《傷寒法眼》、《仲景歸真》、《傷寒論近言》、《傷寒類編》、《樂只堂人子須知韻語(上、下)》、《脈如》、《兒科秘要》、《三科輯要(嬰、痘、婦)》、《葉案括要》、《評琴書屋醫略》、《肘後備急方》、《幼幼新書(一~十二冊)》、《醫碥(上、中、下)》、《鼠疫非疫六經條辨》、《辯疫真機》、《麻痘蠡言》、《引痘新法全書》、《時疫辨》、《時症良方釋疑》、《鼠疫彙編》、《時疫核標蛇症治法》等。

2.文獻研究系列 通過對年代久遠、卷帙浩繁的嶺南中醫藥文獻進行深入的考證與整理,全面展示嶺南中醫藥學恢宏的發展歷史與文化風貌。

系列書目:《嶺南醫學與文化》、《嶺南醫籍考》、《嶺南醫學史(上、中、下)》、《嶺南醫學史(圖譜卷)》、《嶺南醫藥啟示錄》等。

3.醫家系列 搶救性挖掘、總結和繼承廣東省代表性名老中醫寶貴的學術經驗和臨證精華。

系列書目:《嶺南骨傷科名家何竹林》、《嶺南中醫藥名家鄧鐵濤》、《嶺南中醫婦科名家羅元愷》、《嶺南中醫外科名家黃耀燊》、《嶺南中醫藥名家梁乃津》、《嶺南中醫藥名家何炎燊》、《嶺南中醫藥名家梁劍波》、《嶺南中醫藥名家劉仕昌》、《嶺南中醫藥名家鍾耀奎》、《嶺南中醫兒科名家黎炳南》、《嶺南中醫藥名家郭梅峰》、《嶺南中醫藥名家(一)》、《嶺南中醫藥名家(二)》、《嶺南中醫藥名家(三》、《嶺南中醫藥名家(四)》等。

4. 本草系列 對嶺南境內野生及栽培的中草藥從形態、栽培、炮製、性能及其現代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整理,對臨床用藥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該系列圖書全彩印刷,圖文並茂,直觀清晰,視讀俱佳。

系列書目:《嶺南本草(一)》、《嶺南本草(二)》、《嶺南本草(三)》、《嶺南本草(四)》《嶺南本草(五)》、《嶺南本草(六)》、《嶺南本草(七)》等。

5. 產業系列 深度挖掘和展現廣東省內龍頭中醫藥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獨特的品牌優勢、嚴謹的科研態度、不懈的創新精神、多層次的營銷推廣、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以及清晰前瞻的發展思路,積極助力中醫藥產業的迅猛騰飛。

系列書目:《清涼好世界 活力王老吉——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史》、《白雲生處 古藥新香——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發展史》、《中一之路——廣州中一藥業有限公司發展史》、《敬業以精 修明唯城——廣州敬修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史》、《從粵東走來的巨人——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史》、《用一方 配良方——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發展史》、《古今印證佛藥馮了性——佛山馮了性藥業有限公司發展史》、《德在藥中 藥為大眾——佛山德眾藥業有限公司發展史》、《中藥世家採芝林——廣州採芝林藥業有限公司發展史》、《合力發展,濟世為公——何濟公藥業有限公司發展史》。

6. 醫療系列 對廣東省內示範中醫院的發展歷程、管理經驗、技術特色、文化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總結,深入這些醫院一路走來的前進內核,匯集那些可歌可泣的背後故事,以為國內中醫院的建設提供有益借鑑。

系列書目:《現代化中醫院的崛起——聚焦廣東省中醫院(上、下)》《旗峰莞水大岐黃——聚焦東莞市中醫院》、《五桂山下的中醫傳奇——聚焦中山市中醫院》、《羅浮醫話——聚焦惠州市中醫院》、《紅土杏林——聚焦湛江市第一中醫院》等。

7. 現代研究系列 深度匯集新中國成立後廣東省在中醫藥科研方面的豐碩成果,積極促進科研理論向現實生產力的進一步轉化,助力中醫藥科研事業向高精尖方向邁進。

系列書目:《中醫五臟相關學說研究》《30種嶺南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技術(上/中/下)》、《中藥配方顆粒研究》、《嶺南中醫藥現代成果彙編》等。

泰鬥寄語

嶺南,在傳統上是指越城、大庾、騎田、都龐、萌渚五嶺以南的地區。這個地區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富有特色,是我國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廣東是嶺南地區的核心地域,近代以來社會經濟和科技文化發展均走在地區的前列。在這裡,傳統中醫藥以獨特的作用深得人們信賴,一直呈現生機勃勃的局面。

回顧嶺南醫學發展的脈絡,晉代中原移民,帶來的先進醫術與嶺南地區醫藥相結合;宋代以後,長江流域的醫藥學術帶入嶺南,又促進嶺南醫藥學的發展,加上自身的成就,嶺南醫藥學成為有濃鬱的嶺南特色的醫藥學派。

每一個地區中醫藥特點的形成,必然是對傳統醫學理論的繼承性與實際運用的創造性相結合的結果。小的突破,至少豐富了中醫臨床的風格,增加了地方性的應用經驗;大的突破,有可能形成新學說,帶來整體性的變革。所以,研究地方醫藥學,其意義相當深遠。

《嶺南中醫藥文庫》將嶺南中醫藥學術、臨床、科研及產業等的成果和經驗得以系統整理出版,是嶺南中醫藥界的盛事。嶺南先賢梁啓超先生詩云:「世紀開新幕,風潮集遠洋。」相信《文庫》能以海納百川的氣魄,匯集新知,刊布精義,成為21世紀嶺南中醫藥騰飛的基石!

國醫大師、《嶺南中醫藥文庫》總顧問 鄧鐵濤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系列(全彩手繪版,全五冊)

●書名與定價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第一冊) 定價:45.00元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第二冊) 定價:45.00元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第三冊) 定價:48.00元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第四冊) 定價:48.00元

《實用中草藥彩色圖集》(第五冊) 定價:45.00元

叢書主編 羅獻瑞

●內容簡介

本圖集開創全國手繪版中草藥圖集先河,暢銷市場二十餘年,現全新升級!

全圖集以實用、好用為宗旨,將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兼收並蓄,共收載中草藥1200餘種,彩圖730餘幅,分五冊出版:第一冊收錄中草藥207種,以華南地區常用中藥為主,其中相當部分為該地區習慣用藥;第二冊收錄中草藥230種,主要是我國南部、東部和中部療效較確切的民間草藥;第三冊收錄中藥280種,其中動物藥約80種,礦物藥約40種,並選收國產名貴中藥近20種以及部分進口中藥材;第四冊收載華東地區產的中草藥236種,其中植物藥206種,動物藥16種,礦物藥6種;第五冊收載西南地區產的中草藥211種。

全圖集收載品種多,覆蓋範圍廣,中藥特徵清晰,對從事中草藥生產、經營、科研、教學及中草藥業餘愛好者鑑別原植物及藥材,均有極好的參考價值。

精緻中草藥工具叢書(全彩版,全五冊)

●書名與定價

《常用中草藥識別應用圖譜—按藥用部位分類》 定價:33.00元

《常用中草藥識別應用圖譜—按功效主治分類》 定價:33.00元

《常用中草藥識別應用圖譜(手繪本)》 定價:32.00元

《中藥材飲片鑑別與應用圖譜(上冊)》 定價:38.00元

《中藥材飲片鑑別與應用圖譜(下冊)》 定價:38.00元

叢書主編 馬驥,黃紅中

●內容簡介

本叢書是您野外認藥、識藥,臨床辨藥、用藥的必備工具書。

權威專家打造:叢書共分為5冊,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多位資深教授傾力打造,精心遴選,共收載常用中藥400餘種。

全彩圖文對應:叢書採用圖文對照的形式,每味藥物附以原植物和藥材的清晰大圖,並對藥物來源、識別特徵、功效等做了詳細的介紹。

精心遴選驗方:在用藥參考內容方面,作者更結合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每味藥搭配多個一用見效的驗方,實用性強。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系列(全兩冊)

●書名與定價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 

作者:潘毅

定價:35.00元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作者:潘毅

定價:35.00元

●內容簡介

中醫最忌空談。高談闊論,似意境深遠,但若不落到應用實處,則成霧裡看花。所以本系列圖書的寫作宗旨有二:一是簡易明白;二是從實用著眼。

1.《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

本書從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層層講透易道神髓。

《易之篇》主要從《易》的基本結構與基本知識入手,從兩儀、四象、八卦到六十四卦,層層揭開卦爻關係,並與醫學內容相互印證,最終落到醫學實踐的運用上,企望授人以漁。

《道之篇》主要從天人之道、氣之道、陰陽之道、五行之道多角度進行發揮,具涉太極圖、陰陽關係、十二消息卦、先天八卦、後天八卦、臟器法時和納音五行應用等方面,將諸般妙想都穩穩立足於氣-陰陽-五行化的天人之道與證之有效的臨床實踐中,盼能撥雲見日。

2.《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本書從藏象、經絡象、體質象、病邪象、藥象……層層還原中醫耐人尋味的精彩真象。

象思維是最具特色的中國-中醫傳統思維方式。若從「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大視野來把握中醫這樣一個整體不分割、不定格、變化、關聯、有形無形相通、主客體相融的統一體對象,最佳審視形式當是象思維。將象思維的視點用之於臨床,自然而然就會進入與還原論實體思維不同的現象層面,臨證水平將更進一步。

《象之篇》著重藏象、經絡象、體質象、病邪象、藥象、方象等內容在象思維引領下的演繹與運用,層層還原中醫耐人尋味的精彩真象,助您學會和鞏固觀物取象、觸類而通、觀象明理、以意為法、法象而行、得象悟道這一學習中華文化與中醫的基本功,是提升醫學層次的極佳參考書。

《梁劍波教授疑難病治驗方臨床應用》

作者:梁宏正,李力強,孫曉生,吳社泉

定價:35.00元

名醫簡介:梁劍波,教授,出身於中醫世家,國家級名老中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行醫60餘年,臨證辨證精確,理法井嚴有度,運用經方、時方、自擬方,不拘一格。對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皆駕輕就熟,尤其對鬱證、血證、中風、癲癇、癌症等疑難雜病研究頗深。其治病多見奇效,立起沉痾,海內外求醫者絡繹不絕。

●內容簡介

本書記載了梁劍波教授60餘年來治療疑難雜病的經驗體會,其臨證辨證精確,理法方藥井嚴有度,運用經方、時方、自擬方,不拘一格,效如桴鼓。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主要反映梁劍波教授學術思想與臨證特色,包括婦科臨證拾萃、兒科經驗介紹、治療腫瘤心法等內容。

下篇內容為梁劍波臨證疑難病驗案精選,共收集了180個病例,按內、婦、兒、腫瘤系統各類分門,附加按語,突出反映梁劍波幾十年來治療疑難雜病和危重病的豐富心得和治驗良方。

從中可管窺梁劍波教授的學術思想精華,領略其臨床治驗精粹,對啟迪後學大有裨益。

《陳寶田教授經方臨床應用》(第三版)

作者:謝煒,王福強 ,黃仕營

定價:36.00元

名醫簡介:陳寶田,教授,將軍,主任醫師,國家級名老中醫,馳名中成藥正天丸等的發明者。行醫近50年,精研《傷寒雜病論》,師從嶽美中、趙錫武、方藥中、史振生等經方大師,臨床擅用經方合方治療頭痛、癲癇、失眠、面癱、眩暈、頸椎病、三叉神經痛等,為國內經方合方首倡者之一。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學用經方極佳的參考書。

本書記載了陳寶田教授近50年來學習應用經方的經驗體會,並融進其師嶽美中、王文鼎、趙錫武、方藥中、劉渡舟等當代著名老中醫的寶貴經驗;同時匯集了近50年來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的經方臨床應用相關的重要內容以及陳寶田教授的「十大合方的臨床應用」。

全書選編常用經方70首,編寫的順序以經方臨床應用出現的頻率由大至小排列,每首經方的內容包括:原方、組成與用法、適應病證、辨證與辨病、合方應用、類方鑑別、病例舉要、現代研究(藥理研究)進展等,非常契合臨床需要。

《嶺南中醫皮膚病名家——禤國維臨床經驗集》

作者:陳達燦

定價:48.00元

名醫簡介:禤國維,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全國首批64家中醫流派之一嶺南皮膚學術流派傳承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行醫從教50餘年,治學嚴謹,博採眾長,長期致力於中醫皮膚病的臨床實踐,尤其應用補腎法等治療各種皮膚疑難病,效果極佳,廣受讚譽。

●內容簡介

禤國維教授從事中醫臨床50餘年,對中醫皮膚科造詣深厚,有「嶺南皮膚聖手」的美譽。

本書總結了禤國維教授獨特的學術思想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包括生平傳略、成才之路、學術思想、臨床經驗、醫案評析、醫話選錄等,展現了禤國維教授在多年臨床實踐中,順應現代社會生活環境變化和嶺南地區人體質變遷而形成的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平調陰陽、補腎、解毒等診治思路和用藥特點,實用性強,適宜中醫皮膚科臨床工作者、中醫院校師生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和學習。

《醫緣舊金山:一位傳統中醫海外臨證醫案》

作者:鍾定波

定價:30.00元

名醫簡介:鍾定波,生於中醫之家,自幼耳濡目染中醫之道,後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傷寒溫病學家劉赤選教授、婦科專家羅元愷教授、針灸專家靳瑞教授和司徒鈴教授等,得以步入中醫之門。20世紀80年代末赴美國舊金山,開設門診,濟世活人,先後任加州針灸醫師公會理事、監事,加州中醫師聯合總會學術顧問,北加州中藥聯商會學術部部長,美國中藥聯商會榮譽顧問及學術顧問。

●內容簡介

在一個從小將身體健康交託給西醫的國度,怎樣讓中醫落地生根?面對國外中醫禁止使用西藥的嚴苛規定,怎樣用純中醫解決那些疑難雜症?

本書用通俗幽默的語言再現了鍾定波教授100多個真實的醫案故事,案例精彩,用藥精當,醫理分析妙趣橫生,證之臨床其效立顯,同時將中醫在美國行醫的喜樂悲歡夾雜在字裡行間,處處流淌著作者對中醫深深的熱愛,也時時能讓人對其高明的醫術拍案叫絕,非常值得中醫從業人員與中醫愛好者借鑑學習。

相關焦點

  • 樂草元清潔洗護的前世今生:秉天然恩賜 傳中醫國粹
    眾所周知,國粹京劇講求一脈傳承,同被譽為四大國粹之一的中醫理論亦是如此。如今的中醫經過與現代科學技術辯證結合後,應用面更加廣泛,甚至能將中醫理論運用到治病、養生乃至清潔洗護用品當中。
  • 國醫大師熊繼柏常德收徒 國粹中醫薪火相傳
    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醫國粹,11月17日,國醫大師熊繼柏工作室揭牌暨收徒拜師儀式、中醫經典學習班舉行。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肖文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周代惠出席活動。活動現場,熊繼柏、周代惠共同為「國醫大師熊繼柏工作室」揭牌。
  • 中國古代十大國粹中醫第三,京劇第四,第一名居然是它
    古老而神奇,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璀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十大國粹有哪些?中國國粹第十名:刺繡中國刺繡又稱絲繡、針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經開始養蠶、繅絲了。
  • 中國第三屆百強推拿按摩師大賽弘揚中醫國粹
    本次大賽以「弘揚中醫國粹、交流高效技能、共享競技成果、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主題,以「服務民生、健康中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競賽、展示、交流、傳播、共享為主線,以彰顯中醫特色療法優勢為重點,弘揚中醫推拿按摩文化,推動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
  • 愛中醫群:後愛集團擔起振興中醫、弘揚國粹重擔!
    一直以來,後愛集團堅持致力於傳承古中醫文化和發展古中醫的養生產品。在市場推廣和運作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紮實的功底。後愛集團致力於將古中醫之知識傳播給更多人,將中醫國粹不斷發揚光大。「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後愛集團致力於古中醫傳承,傾力打造人參精加工產品,揚帆風順,在人參產品推廣和品牌傳播方面正迅速崛起壯大。
  • 譽滿中外的「中國三大國粹」,這是我們的國粹,我們的瑰寶!
    國粹,是指一個國家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國粹,是指完全發源於中國,中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畫、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中醫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髮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中醫學院舉辦「不忘初心揚中醫,牢記使命傳國粹」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之紅色經典朗誦比賽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傳承中醫藥文化,激發同學們熱愛祖國、熱愛中醫的情懷。中醫學院於10月17日下午在逸夫圖書館二樓報告廳舉辦 「不忘初心揚中醫,牢記使命傳國粹」主題朗誦比賽。宣傳統戰部、校團委負責人、中醫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和中醫學院師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200餘人參加活動。
  • 傳承國粹 郭宗漢教授收徒儀式在牡丹區中醫醫院舉辦
    儀式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迪 菏澤報導  身著拜師服的弟子整齊排列,面嚮導師行禮敬茶、遞交「拜師帖」……11月30日,郭宗漢教授收徒儀式在牡丹區中醫醫院舉辦「今後我們將謹遵師父教誨,牢記師訓,尊重師傅;勤奮學習,認真領會師傅的學術思想和獨特理療經驗,善於思考,醫者意也;發揚國粹,重振中醫事業的輝煌。」弟子代表孫安民的表態發言擲地有聲。
  • 國粹中醫提示和這四個方面有關係
    國粹中醫腫瘤專家提示生活方式中的飲食習慣、情緒起伏、運動、睡眠質量、環境毒素等各類因素層層疊加,隨著人體免疫力減弱,就可能會導致健康大堤土崩瓦解,終罹患癌症。
  • 中國十大國粹:中醫第三,京劇第四,它排第一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十大國粹吧……10. 刺繡。刺繡是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史。刺繡織物主要是絲綢和絲線。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
  • 專家稱風水似中醫應定為國粹 支持風水申遺(圖)
    鄭洛位於中華巨龍龍尾位置的吉祥地 「左青龍」太行山,「右白虎」大別山  中原是中國最大風水寶地 專家稱風水似中醫是國粹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中國國家地理》的單之薔認為:風水似中醫,應定位為國粹,支持風水申遺  2008年7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推出了上下兩期「河南專輯」,「卷首語」中,該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拋出了一個令人咂舌的觀點——中原是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地」。
  • 愛中醫群:李風軍教授傳承國粹,延續大愛,收穫健康!
    李鳳軍教授崇尚古中醫理論,深諳中醫之道,致力於研究中醫十餘年,擅長調理人體溼寒,同時反對中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理論,倡導小方治大病,一方治多病。目前受益人群達數百萬人。 李鳳軍教授一直希望中醫的思維方式被更多的人應用,讓養生方式更健康更容易,所以他獨闢蹊徑,通過微信群宣傳中醫知識,作為愛中醫群的主講人,開設中醫課程。
  • 事業單位備考:《中國的三大國粹》考點清單
    中國的三大國粹  國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獨特內涵的深受許多時代的人們歡迎的文化遺產。中國的國粹有很多,其中譽滿中外的中國京劇、中國畫、中國醫學,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  京劇  京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又稱平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 守望漢字文化,傳播華夏文明
    守望漢字文化,傳播華夏文明——2020第三屆&34;國際青少年書法大賽決賽•懷化分賽區在人民路小學成功舉辦本次書法大賽由(全國)教育書畫協會、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守望漢字聯盟、我校將繼續深化書法特色辦學,把中國的國粹書法傳承下去,讓書法教育之花綻放在人小校園。
  • 中醫護膚大熱,四川德聚創合以國粹配方宜芙妍強勢崛起
    在大健康概念普及、醫學美膚愈發受重視的當下,在市場上眾多護膚企業中,四川德聚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獨樹一幟,以高質量的中醫護膚產品以及優質的研發團隊使其具備了順應趨勢、贏得機會的實力。  精煉國粹中藥配方,從源頭喚醒肌膚新活力  四川德聚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問題肌膚產品研發,旗下宜芙妍品牌系列秉承「古方·自然·科技」的品牌文化,打造出多系列低敏高效的天然高端醫學護膚產品。
  • 京劇是國粹,桌球是國粹,未來,羽毛球也可以是國粹!
    京劇是國粹,桌球也是國粹,我想未來的某一天,羽毛球是否也可以成為國粹呢?京劇的功課有「四功五法」之說,所謂四功,就是唱、念、做、打,而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了。京劇是國粹,桌球是國粹,未來,羽毛球也可以是國粹!
  • 曉嬰坊小兒推拿騙局重重,自編自導培訓體系如何傳承中醫國粹?
    在如今西醫盛行的今天,我們本應慶賀中醫國粹沒有遺失,反而傳承的如此壯大而感到自豪,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中醫的純粹在遺失,成為了有心之人的撈金工具。這也不禁讓我們深思,何為中醫之道?
  • 專家學者談中醫藥法:為國粹走向全球提供更佳契機
    專家學者談中醫藥法:為國粹走向全球提供更佳契機 2017-07-01多位中醫藥專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30多年的努力,國粹寫入國法的夙願終於達成,中醫立法也將促進這一傳統文化瑰寶,更好地走向世界。  「國粹有國法保障,一直是中醫藥人的夙願。」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滌平教授告訴記者,自1983年,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建華提出要制定《中醫藥法》起,30多年來,幾代中醫藥人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
  • 中國十大國粹,第一名竟然是這個,其他很多人不知道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中國的國粹,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非常具有文化內涵的國粹,其中有十個號稱中國十大國粹,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第三名:中醫中醫和西醫是世界上的兩種醫學,中醫已經有了七千多年的歷史了,在中醫的歷史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著名醫學典籍,這一點,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做不到。
  • 李鳳軍:創造愛中醫直播群,普及中醫養生文化精髓!
    李鳳軍,吉林省中醫藥健康產業協會副會長、中醫養生研究專家,也是愛中醫群的主講人,他希望中醫的思維方式被更多的人應用,讓養生方式更健康更容易。李教授熱愛社會,熱愛中醫,弘願以有限的自我去捍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