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扎克曾說:「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童年確實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我們不僅可以無憂無慮地奔跑在陽光下,還能在父母身邊肆無忌憚地撒嬌。但是對於美國男孩大衛·菲利浦·威特來說,他的童年卻一直被禁錮在「泡泡」中,不知道行走在草地上是什麼感覺,更不知道母親的懷抱有多麼溫暖。在「泡泡」中獨自隔離12年後,威特第一次觸碰到了媽媽,但此時他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幾個月大的威特
威特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在他出生那一天,威特的家裡人並不像普通家庭一樣喜笑顏開,而是滿面愁容等在病房門口。原來,他的家族中存在一種致病基因,會使家中的男孩有50%可能性患上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SCID)。這種病症會導致人體對外界的所有病菌毫無抵抗能力,不少患病的新生兒剛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就算倖存下來也只能永遠生活在無菌透明的塑料隔離罩中。
威特被確診患病
在威特出生的時候,家裡人都祈禱他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不幸的是,他剛出生就被確診患病,還沒來得及感受家裡人的疼愛就被送入了隔離罩中。為了能讓威特活下去,醫生專門建造了一個球形的「泡泡」,小威特的衣食住行全部在這個「泡泡」內進行,並且所有的食物、藥品、包括玩具都要經過嚴密的殺毒才能送到他手中。更讓人感到難受的是,從出生之日起威特就一直獨自生活在隔離罩中,就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無法觸碰到他。
一直生活在「泡泡」中
漸漸地威特的事情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很多人都對他的遭遇感到十分難過,並親切地稱他為「泡泡男孩」,甚至還有一些媒體將威特的成長經歷拍成紀錄片,一時之間整個美國都知道了威特的故事。在他6歲生日那天,美國航天局送給威特一件特殊的禮物——一件隔離罩做成的「太空衣」,只要穿上這件「太空衣」,威特就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外出行走。這是威特出生以來第一次踏上了草地,他覺得外面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但可惜的是,因為穿戴這件「太空衣」的過程十分艱難,所以威特體驗了幾次後就沒有再使用這件衣服。
威特受到很多人的幫助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父母和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威特好不容易長到了12歲。這一年,醫院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威特的主治醫生說如果讓威特移植姐姐凱薩琳的骨髓幹細胞,或許就能治癒這種絕症。更讓人欣喜的是,手術進行得十分順利,姐姐的細胞在威特體內沒有出現任何排斥反應。就當一家人準備迎接正常的生活時,命運卻對他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泡泡男孩」威特
原來姐姐的細胞中竟然攜帶著另一種病毒,這種病毒在極短的時間內破壞了威特剛剛建立好的免疫系統,這一次就連醫生也徹底束手無策了。威特的父母得知這件事後悲痛欲絕,隨後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要讓兒子在臨終前做一個普通的孩子。在經歷了12年的痛苦和孤獨後,「泡泡男孩」威特終於離開了隔離罩,第一次觸碰到了媽媽的手,隨後他就在家人的懷抱中驟然離世。
威特12歲就去世了
「泡泡男孩」的故事讓無數人感到傷心和難過,他的人生似乎一直都活在黑暗之中,但是經過對他的治療,醫學界對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醫學專家都致力於治癒這種絕症。經過多年的研究,現今患病的新生兒通過骨髓移植治療就有75%—90%治癒的可能。雖然威特的一生十分短暫,但是他的存在卻對世界有著重要的意義,他用自己的生命為無數像他一樣的孩子換來了活下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