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老師曾這樣告訴我「生物考試無論遇到什麼題目,不要慌,永遠都要回歸教材,並且一定能回到教材。」
那麼究竟如何讀透教材?
雖然教材編寫組已經盡力把教材寫得足夠通俗易懂了,但無奈知識點實在太多,仍然給很多學生造成了困擾。而解決的辦法簡單到超乎想像:重複讀、重複讀再重複讀。
而這也是解決看不懂問題最根本的辦法。老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看似愚笨,但這個辦法實則是有非常深刻的科學原理的:布朗大學的研究者在研究日前大火的機器學習的過程中,得出一個15.87%的學習最佳意外率,利用這個比例完成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習效率最高,還能使學習完的感覺最爽。什麼叫學習意外率呢?簡單講就是學習內容中新鮮的、不熟悉的、需要花費精力著重理解的那一部分佔總內容的比例。從這個角度反過來理解為什麼研讀教材困難的解決方案是反覆讀呢?前面說了,教材盡力寫得通俗易懂了,所以教材中大部分的內容是偏重基礎並且表述明確的,所以一個閱讀能力正常的高中生看完第一遍至少能理解60%,剩下的40%自然就是稍難的內容。那麼按照15.87%最高效理解比率來計算,如果你把教材讀第二遍,60%/85*15=10.6%,也就是說讀完第二遍,你一共將掌握60+10.6%=71%的知識。再讀第三遍,71%/85*15=12.5%,也就是說讀完第三遍,你一共將掌握71%+12.5%=83.5%的知識。循環讀下去,直到把100%的知識完全掌握。
看明白了吧,隨著已掌握內容的增加,每新讀一遍掌握的內容也是遞增的,所以才會有「越讀越明白」的感覺。所以不管目前基礎什麼樣,你總有機會吸收當前最適合你的15.87%的新知識,堅持讀下去,一套生物書的所有內容就註定被你完全掌握。
點擊我的頭像,發送【生物80】列印完整版
建議列印電子版,堅持晨讀晚背
點擊我的頭像
發送【生物80】列印完整版學習
~~~~~~~~
作為一個經歷過高中三年艱苦學習辛辛苦苦高考上岸的學姐,真是深知高中學習的「苦與樂」。在上大學之後,有了更多時間去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想了很久,決定在這裡給大家分享高中的「學習心得」和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給還在為高考努力的同學一些幫助!
專注有溫度,有態度的高中資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