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獨立遊戲:有意義有意思的玩的遊戲(不是自我刺激)
第一階段(0-18個月)
1. 觸摸和探究物品達一分鐘。屬於初階探索性遊戲,通過視聽嗅味觸探索物品。
2. 獨立於5個不同的物件互動(如探索性遊戲,非自我刺激),而顯示遊戲的變化(會變化多種玩具、遊戲玩。)
3. 能在一個新環境中進行探索活動和操作玩具2分鐘(如在一個新的教室會探索、遊戲教室裡玩具),從而表現出泛化(地點的泛化,如果老師帶著玩就是人物的泛化,玩新的沒見過的玩具就是物品的泛化)
4. 獨立進行運動型遊戲2分鐘。(如蕩鞦韆,跟隨音樂蹦蹦跳跳……)
5. 能獨立的玩因果關係的遊戲兩分鐘。(因果關係的遊戲:如打槍一按按鈕就會響,插寶劍就會彈出海盜……)
第二階段(18-36個階段)
6. 能尋找5個或5套玩具中遺失的部分或對應的玩具或一套玩具中的某個成分。(對物品的認知增加,能認識整體和局部的關係,如小汽車的車身-輪子,拼板的底板-拼塊……並且在沒有輪子時知道去找或找大人要)
7. 能夠獨立地表現出按照功能而使用的5件玩具或物品(功能性遊戲:如,小汽車是用來在地上開來開去的,打地鼠中的錘子是用來捶地鼠的……)
8. 能夠使用日常物品而進行遊戲並創造兩種不同的玩法。(象徵性遊戲:如將碗當成帽子戴起來,把碗當成鼓敲來敲去)
9. 能夠使用活動建築與操場上的遊戲設備獨立地遊戲達5分鐘。(活動建築或遊戲設備:如滑滑梯,蕩鞦韆,蹺蹺板……)
10. 組裝5種不同的具有多個部件的玩具。(如拼裝多個拼圖,拼裝小汽車……)
第三階段(36-48個月)
11. 能夠自發地就5種情況進行假扮或想像的遊戲。(假裝性遊戲,分為:如假裝自己在睡覺,假裝玩偶在吃飯;複雜的假裝性遊戲:如假裝烹飪的一系列過程;想像性遊戲:如想像自己是個醫生給別人打針)
12. 在2種活動中,能重複大動作的遊戲行為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第一次沒有做好,第二次想重新做好,如,投籃第一次沒投進撿回來再投一次)
13. 能夠獨立的進行美術活動或手工活動。(自己畫畫,塗色,剪紙……)
14. 能夠無需大人的幫助或強化而獨立進行連續性遊戲活動達10分鐘。(無需大人的幫助或強化說明孩子對這個遊戲很感興趣,不需要另外的強化自己玩的也很開心)
15. 能夠獨立地在學前孩子活動書本上畫畫或寫字。(自己做一些學前孩子的思維遊戲書,迷宮,臨摹數字……),達5分鐘。
注意事項:
1. 遊戲一定是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放在那裡孩子自己就過去玩了不需要大人說「去玩那個」。
2. 所有的自我刺激行為都不屬於遊戲。
3. 這裡說的是獨立遊戲,沒有什麼合作性遊戲,大人不需要做出指令的指導(如,「你把這個和這個組裝上」,可以通過示範遊戲方式並誇張的表現出來讓孩子覺得有意思主動想玩,可以稍微輔助一下玩玩具的方式)
感謝平平老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