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敢要臉麼?
01
友圈最近流行一張圖,是一張四象限的示意圖。橫軸的左邊,是「不要臉」,對應的縱軸,「勤快」的是「人生贏家」,「懶惰」的則是「幸福一生」;橫軸的右邊,是「要臉」,對應的縱軸,「勤快」的是「暴斃而亡」,「懶惰」的則是「窮困至死」。
無論是「人生贏家」還是「幸福一生」,都是令人滿意的結果,而且「豐儉由己」,想努力一點,就成「人生贏家」,不想那麼拼,也會「幸福一生」。而這,僅僅需要「不要臉」。反觀「要臉」的活著,橫豎都沒好果子吃,不是「暴斃」,就是「窮困」。
這,太挑戰「三觀」了,尤其是「要臉」的勤快,得到的結果居然是「暴斃」,讓人簡直難以接受。這科學麼?
答案是:很科學。
02
劉德華唱過一首歌,名叫《十七歲》:十七歲那年不要臉,參加了挑戰,明星也有訓練班,短短一年太新鮮,記得四哥、發哥都已見過面,後來榮升主角太突然......
你看,天王自稱是因為「不要臉」才成功的。他還唱過一首《笨小孩》,自認為很笨,這是不是很有智慧?
難得的是,劉德華不僅是這樣唱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娛樂界,他是有名的「不要臉」加「工作狂」。媒體記住了劉德華的四次下跪:
第一次,2000年3月,劉德華雙膝跪地拜川劇「變臉王」彭登懷為師。
第二次,2003年,王寶強跟劉德華拍《天下無賊》,王寶強剛一見到偶像劉德華就激動得下跪行禮,劉德華也連忙單膝下跪還禮。當時,王寶強只是個新人,而劉德華則是巨星。
第三次,2008年,汶川地震,劉德華在香港發起了「演藝界512關愛行動」義演,有500多藝人參與演出。這次慈善活動募得了3000萬善款。活動中,劉德華兩次下跪感謝大家支持。
第四次,2011年,葉德嫻憑《桃姐》獲金馬影后,劉德華單膝跪地給她頒獎。相對於劉德華的紅遍天,葉德嫻只是一個香港上一代的老戲骨。
藝人多作秀,劉德華的行為,是不是作秀,博粉絲眼球?有可能。但是,從他的成長和一直以來的人品來看,這種可能微乎其微。
劉德華出生低微,哪敢「要臉」?據劉德華透露,他父親是做消防員的,家裡有6個孩子,小時候家裡窮,他常常清晨四五點就要起來幫媽媽賣早餐,還餵過豬。曾當過理髮師,據說還幫曾志偉理過發。
03
「不要臉」不僅能幫助一個人獲得人生的成功,還可以幫人泡妞,簡直是「居家旅行必備良藥」。
《傲慢與偏見》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落敗貴族家的姑娘伊莉莎白與貴族富商達西少爺之間一段美麗而飽含傲慢與偏見的愛情故事。
表面上,伊莉莎白被達西少爺的傲慢與偏見激怒,實際上,我們說,眼裡有什麼往往代表心裡有什麼,影片的高明之處就是揭示了伊莉莎白才是那個充滿傲慢與偏見的人。換句話說,她「太要臉」了,要臉得近乎神經質,差點錯過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還好,達西少爺只是長得比較酷而已,內心卻很富足,不需要「要臉」來給自己撐場面。他及時的「不要臉」,「低三下氣」的滿足伊莉莎白的「臉」,才挽救了這段婚姻。
不過,一個人的習性是難改的,伊莉莎白家雖然落敗,但「要臉」的貴族氣質仍在,這將給伊莉莎白和達西未來的婚姻造成巨大的威脅。雖然編劇給他們安排了圓滿的結局,但如果伊莉莎白不從「要臉」的深淵中走出,他們的婚姻不可能美滿,達西少爺的幸福堪憂。
04
1963年,香港的長城電影製片公司拍攝了一部叫《三笑》的影片。影片講述了唐伯虎被秋香的三次回眸一笑所吸引,不惜放下江南才子的身份,隱姓埋名跑到華家做了個家奴,千方百計把秋香追到手的故事。
周星馳以《三笑》為藍本,加上很多荒誕不經的橋段,拍成了《唐伯虎點秋香》,影響了一代人。唐伯虎死皮賴臉追秋香,渾然不顧自己「江南四大才子」的身份,真是令人捧腹。可是,捧腹之後又讓人深思:以下為基果然厲害!
無論是《三笑》,還是《唐伯虎點秋香》,戲裡的唐伯虎有沒有才氣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於放下身段、追求佳人。如果沒有這兩下子,唐伯虎要想抱得美人歸,門都沒有。
05
與「不要臉」相對,「要臉」的結果,哪怕是天才,也難免人生寂寥。
蘭根是一個智商195的人,被譽為美國智商最高的人。要知道,愛伊斯坦的智商才150。但是,為什麼愛因斯坦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而蘭根,只能憑聰明在美國智力競猜電視節目中贏點獎金?
蘭根出生很糟糕,母親結過四次婚。第一任在蘭根出生前就失蹤了,據說死在墨西哥;第二任被人謀殺;第三任自殺身亡,第四任是個事業失敗的新聞記者。父母忙著生存,根本沒有時間管蘭根的教育,蘭根全憑天才考上大學。
考上大學後,蘭根本來有機會脫離原來的生活軌跡,順利的改變命運。可是,由於在艱苦環境下養成的「要臉」性格,蘭根根本不懂如何與人打交道,絲毫不容他人任何的「冒犯」,人際關係一團糟。這造成他兩次在大學肄業,最終使他放棄學業。
《異類》這本書總結道,正是因為父母沒有教會蘭根如何「不要臉」,才浪費了蘭根的好天賦,使一個可能成為愛因斯坦的天才淪為連中產都談不上的普通人。
06
所謂話糙理不糙,「不要臉」的意思並非不顧禮義廉恥,而是把自己放低、謙虛恭敬。
《道德經》講: 故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能賤才能貴,能下才能高。把自己放低,這就是道的發用。循道而行,人生怎會不幸福?
「要臉」的意思,也非尊嚴,而是固執、自傲。這是人生成功的死敵。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與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結果了此生......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傲則不合道,所以命運多戕,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