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黃軍山 長沙報導
對於家住長沙市嶽麓區高鑫麓城小區的陳女士來說,2020年意外的驚喜無疑是小區的配套幼兒園正式從民辦轉為公辦,嶽麓幼兒教育集團第二十幼兒園正式進駐小區。
此前,因為小區內民辦園每月六千多的高昂學費,讓大多數業主望而卻步,不得不捨近求遠,現在每個月交1200元的保教費就能在樓下上公辦園了。
這是長沙市教育局做好市委巡察整改的一個成果縮影。
根據長沙市統一部署,2020年4月14日至5月31日,市委第一巡察組對市教育局黨委進行了巡察,並對相關直屬單位進行延伸巡察。到2020年11月的半年時間,市教育局黨委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紮實作風,不折不扣推進整改任務的落實,取得明顯工作成效。
回應群眾的教育關切
群眾的關切、市委的要求,就是巡察整改的著力點。
長沙市教育局黨委對照市委巡察反饋意見,逐條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並將巡察整改作為首要任務進行落實。
長沙市規定,小區配套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原則上應與住宅小區首期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小區配套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經驗收合格後,按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移交當地區縣(市)人民政府,由區縣(市)人民政府交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使用和管理。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是困擾人民群眾的痛點問題,也是市委巡察反饋的問題之一。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園,是一道要答好的必答題。
新城新世界位於長沙勞動東路附近,整個小區有34棟、近6000戶業主。今年秋季,小區內的萬嬰凱恩新城幼兒園,第一次作為普惠性幼兒園對外招生,每個月的保教費原來的5480元降到了1200元。新城新世界小區內兩所配套幼兒園目前均已轉成普惠園。
截至2020年,長沙接收移交配套幼兒園超過362所,普惠園覆蓋率達八成。與此同時,長沙通過新改擴建、回收、盤活等多種方式,發展公辦園。2020年,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39420個,按計劃完成39所公辦園建設目標。「十四五」期間,還計劃新改擴建公辦園150所。
不僅如此,長沙市還啟動了《長沙市城市中小學校幼兒園規劃建設管理條例》修編工作,計劃提高樓盤配套學校千人指標和用地指標。
北辰三角洲作為長沙的超大型樓盤,目前只有開福區清水塘北辰小學在對應學區。住戶對小學的需求已經超過學校提供學位的能力。大家都希望能早日建設新的小學,以滿足小區內住戶的需求。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長沙市教育局積極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職盡責,深入基層一線了解民情、掌握實情、找準問題、化解民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努力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廣泛深入的調研之後,長沙市教育局會同市資規局完成了《新河三角洲(A)片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對該區域教育配套進行了認真梳理,規劃了1所中學、3所小學(2所小學為新增)。啟動新增的北辰D4區規劃小學建設,預計2021年秋季開學,可提供24個班1080個學位。
2020年,長沙新改擴建中小學校31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7985個。「十四五」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校125所,保障學位供給。
除此之外,市教育局在10月份還官宣:近三年內,將有6所公辦高中開始招生,不斷滿足家長對於優質高中的需求。
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
12月初,「長沙18名教師被查處」的新聞在家長、老師的朋友圈裡刷了屏。網民紛紛留言,為長沙市教育局狠抓師德師風、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的舉措和決心叫好。
百年大計,教師為本。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構建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關鍵。
對師德師風的常抓不懈,不僅體現了市教育局狠抓巡察整改任務落實的決心,也讓全國人民看到了長沙的「鐵腕」魄力:規定校長、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加大對教師違規補課的監管力度。要求學校建立常態化的師德師風教育制度,重新公布師德違規投訴舉報電話。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把師德作為教師考核、評優晉級、特級教師推薦、職稱評審的首要內容。對學術不端、違規補課、違規收費行為教師「一票否決」。
以巡察整改為契機,長沙市教育局持續開展了在職教師違規補課專項治理。2020年1月-12月1日,全市已經處理、處分違規補課的在職中小學教師37人。還有7名長沙市內違規補課的教師正在調查處理中,4名長沙市外違規補課教師已移交省教育廳處理。
在嚴的同時,市教育局還在努力保障教師正當權益,營造尊師重教社會氛圍。
在尊師重教方面,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期間,市人民政府評選表彰了「長沙市優秀教師」199名、「長沙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40名、「長沙市優秀校長(園長)」 20名。市教育局、市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審定評選出各類企業獎優秀教師195名,先進集體13個。
在權益保障方面,長沙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長沙市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將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納入了全市教師隊伍整體規劃,為解決制約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發展的系列問題提供了保障。
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表示:「公辦學校教師、民辦學校教師,都是全市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的是長沙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意見》規定,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稱評定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和義務。民辦學校、幼兒園要做好教師繼續教育的學分登記、教師資格註冊等工作,民辦學校教師職稱評審納入全市職稱評審工作。
進入有門檻、發展有支撐、權利有保障,《意見》的出臺讓民辦學校教師有了門檻,也有了盔甲。這一系列舉措,讓人振奮,更有了教書育人的原動力。
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當課間操遇上武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1800多人同做「硬核」武術操,會是怎樣的氣勢……近日,一段長郡外國語實驗中學武術特色課間操視頻在網上熱傳。
除此之外,還有雅禮洋湖實驗中學的「大課間街舞啦啦操」、雅禮融城學校的「課間網球操」、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室內青春活力操」……原來,2020年中小學體育大課間比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長沙各中小學發揮創意,編排出一大批風格各異的「花樣課間操」,讓課間操從此變得「賞心悅目」,讓體育運動告別「冷板凳」,讓孩子愛上運動、強健體魄,盡顯青春活力。
特色大課間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運動能力創編,讓學生參與設計、主動鍛鍊,激發出青少年活潑好動的天性,為校園體育打開更為豐富多彩的空間。
同樣是為了學生的健康,長沙中小學的食堂每天都會為準備健康而又安全的學生餐,而上演食品安全「接力賽」。
長沙市校園「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各級公辦學校「網際網路+明廚亮灶」覆蓋率基本實現100%。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明德中學等學校通過開通手機APP、網絡監管平臺全面公開學生食堂的操作過程、後廚環境等信息,實時監控、巡視食堂管理工作,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實現遠程、動態、全過程監管與社會監督。市直學校食堂基本實現了標準化管理,全年開展不少於40小時的食堂從業人員培訓,築牢食品安全「防火牆」。
學校相關負責人也會定期開展安全突擊檢查,對食材抽樣「驗身」,還成立了由學生、家長、教師代表等組成的膳食委員會,對學生食堂夥食質量、食品衛生、經費收支和服務水平進行監督、檢查和測評,師生滿意度達80%以上。
巡察組在反饋中指出,直屬學校後勤管理不到位。
「市教育局以正視問題的勇氣、以刀刃向內的自覺、以釘釘子的幹勁推動整改落實,保障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盧鴻鳴說,市教育局要求學校自營食堂直接成本(即原輔材料成本)原則上不得低於夥食費標準的75%。
校園超市作為孩子們最愛光顧的「元氣」加油站。對此,長沙市教育局也有明確規定,校園超市不得銷售煙、酒、檳榔、膨化食品、碳酸類飲料及其他對學生身體健康有害的食品。校園超市應秉承平價銷售的原則,商品價格低於社會超市同類商品價格5%以上。今年又出臺規定,對新招標的超市上繳託管費要求控制在營業額的6%—9%之間。
巡察整改過程中,長沙市教育局不僅聚焦問題本身,拿出了「當下改」的舉措,又舉一反三,制定了「長久立」的機制。今年6月以來,已擬定《長沙市中小學校食堂大宗食品集中配送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和《長沙市直屬學校第一批食堂大宗食品定點採購招標方案》,確定了大宗物資招標代理機構和採購項目類別。
「不抓整改是瀆職,整改不力是失職」盧鴻鳴介紹說,抓好教育系統的巡察整改工作,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道生動的民生課題。要把規矩一項一項立起來,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把病根一個一個拔除掉,確保從根本上高標準、高質量整改到位。
對於下一步打算,盧鴻鳴說,將狠抓巡察整改成果固化轉化,把整改成果轉化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將黨員幹部煥發出來的熱情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成果,全面淨化政治生態,引領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內涵發展。
來源:紅網
作者:賀衛玲 黃軍山
編輯:彭佩
本文為教育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20/12/18/873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