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成都寬窄巷子的喧囂,旁邊有條安安靜靜的小街,這裡還有個美麗的神話傳說。來這裡,一定要尋找那塊傳奇的寶石。
成都有一條街叫支磯石街,街上有一個年辰久遠的巨石,石高2米多,寬約0.8米,頭小底大,狀似梭子,據說是牛郎織女用來支承織布機的基石。
《蜀中廣記》裡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大夏時,乘木筏經過一條能通海天的河流,無意間看見一女子在織錦,他的丈夫牽著牛飲水,就追問女子此地情況,那女子沒有直接回答,只是指著身邊一塊大石說,你把它帶回成都,交給一個叫嚴君平的人,他就會告訴你詳情的。
後來張騫果然回到成都並找到了嚴君平,得知嚴君平是西漢著名的星相家,遂將事情經過告訴嚴,嚴聽了後非常驚嘆,原來這塊石頭名叫支磯石,是天上織女用來支承織布機的。這塊支磯石就一直放在成都,這條街道以後就叫支磯石街。
西漢時確有嚴君平其人,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漢晚期道家學者,思想家。現成都人民公園後面有一條「君平街」,相傳就是當年嚴君平的住地。
有的人說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隕石,但根據歷代史料、筆記上,對石頭的形狀、大小記載也不一致。有說長丈餘,有說長五尺,石色微紫,原有唐人模刻的支磯石篆文三字。現在這塊石頭移到成都市青羊宮的文化公園,豎刻支磯石三字仍很清晰。
其實,這塊石頭是西蜀原始部族或奴隸時代,人們為紀念祖先或祭祀需要的特定場合樹立的大石頭。這類大石,通稱為「大石遺蹟」。支磯石就是在三四千年後仍能見到的「大石遺蹟」。
安靜的小街,一側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樹。
支磯石的複製品就在成都畫院對面的下同仁路與支磯石街交叉口。
現成都支磯石街已改建一新,原陳列在街口的支磯石已移放到文化公園妥善保存與展覽。同時又用水泥做了一件與原石一模一樣的仿製品,把它仍然放置在支磯石街原處。因而在現今支磯石街和文化公園兩處都能看到這塊支磯石了。
這個清晨,攝影師敏銳地捕捉到了古巷最返璞的一刻。
敬業的攝影師
寬窄巷子歷史街區地處鬧市,坐地鐵無疑是最舒服快捷的到達方式了,地鐵的便利和舒適感,是一個旅遊城市的成熟標誌。
來寬窄巷子,你一定要來這條相鄰的小街,尋找那塊天上織女墊織機的寶石。
下文,咱一起逛逛寬窄巷子裡的井巷子,待續。成都寬窄巷子,我只是清晨來拍照的成都人民公園,見識一下上千人喝茶的盛況夜色中古韻十足的成都安順廊橋,是成都最美的夜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