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FPGA創新設計競賽總決賽在南京江北新區人才實訓基地落下帷幕。武漢工程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首次選派隊伍參賽即取得了突破性的好成績:4支參賽隊伍全部晉級決賽並榮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全國大學生FPGA創新設計競賽(簡稱FPGA競賽),旨在培養大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工作任務並利用先進技術平臺進行創新設計的能力,豐富和活躍校園創新創業學術氛圍,推進高校與企業的人才培養合作共建,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團隊合作精神、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的優秀人才,是目前國內FPGA競賽領域的最高水平競賽。
本屆競賽由中國電子學會、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電子學科組主辦,東南大學、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協同創新學院聯合承辦,共有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131所高校的900多支隊伍報名參賽,經組委會專家嚴格評審,最終139支隊伍進入決賽,武漢工程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選派的4支參賽隊伍全部晉級決賽並榮獲佳績。
其中,由鄒連英、劉海英指導,2018級通信工程專業趙曉圓、劉鑽洋、宋嘉保組隊的"基於FPGA的智能測溫安檢門"項目獲得了本次大賽二等獎;由鄒連英、程莉指導,2018級通信工程專業張炳陽、賀泓翔、李東風組隊的"基於FPGA的無人機智慧農場監控系統"項目獲得了本次大賽三等獎。
本次比賽所取得的佳績離不開電氣信息學院對學科競賽的支持。獲知賽事信息後,學院即刻組建了參賽學生群和指導教師團隊。培訓從6月開始,受疫情影響,指導教師一直堅持線上給學生進行賽事培訓,9月開學後轉為線下實驗室的現場培訓。初賽由參賽隊根據競賽指南自主選題開展項目設計並完成硬體設計、軟體編程和系統調試。電氣信息學院組建的4支參賽隊伍,克服時間短,任務重的困難,最大限度地發揮指定的FPGA開發平臺能力,在截止時間之前按要求通過競賽網站提交了設計文檔和演示視頻,4支隊伍經過激烈角逐全部進入了複賽。複賽中參賽隊員順利通過上機基本能力測試並搭建作品、現場演示和講解,最終獲得專家好評。
因首次參賽,指導教師團隊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從6月開始線上始終保持與學生的聯繫,回復學生的各類問題、解決各種困難,督促學生參加競賽集訓,因比賽需要用到本學期才開設的《FPGA與硬體描述語言》等課程,指導教師還利用暑假時間提前給學生講授了相關知識。程莉、劉海英等指導教師在賽前的動員、籌備、培訓,賽中的指導,所需器件的採購等賽事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賽開始後,指導教師鄒連英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休息時間,全天候與學生一起泡在實驗室,有時候甚至通宵達旦,指導教師與參賽隊員不斷拓展思路,精心構思,仔細論證,進行各種創新方案的設計,最終獲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電氣信息學院一直以來重視各類學科競賽,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院堅持將"寓教於賽"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競賽內容,全心參與競賽過程;堅持將"以賽促賽"作為雙一流學科建設的助推器,促進競賽水平層層拔高,競賽規模級級擴大;堅持將"以制助賽"作為學科競賽的奠基石,完善各項學科競賽體系和競賽制度;堅持將"以賽致用"作為學科競賽的落腳點,鼓勵競賽成果向先進技術的轉變。2018-2019年,學生學科競賽成績斐然。其中,獲"挑戰杯"國賽二等獎一項,"挑戰杯"省賽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項,"網際網路+"金獎一項、"楚天創客"最佳創意獎一項,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三等獎一項,大學生電子設計"TI杯"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一等獎一項,美國數學建模大賽三等獎一項等上百項獎項。
下一步,電氣信息學院將持續調動全員師生參與學科競賽的積極性,推動實現"以教養賽"、"以賽促交"、"教賽融合"的目標,不斷完善學科競賽激勵制度,不斷提高競賽成果轉化水平,推動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助力學校"雙一流"高校建設。
文本素材來自:武漢工程大學、大學生FPGA創新設計競賽、電氣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