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教育新聞網書香校園優秀案例
一、「以繪本為源 開藝術之門 啟生命之旅」的教育新理念
2019年春季,結合豐澤區第一中心幼兒園實際,不斷完善學校辦學理念,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我園以適合兒童的精神食糧——經典、求真、向善、尚美、溫暖的圖畫書為載體開展系列活動,努力為幼兒的精神成長和全面發展打基礎,讓幼兒成為溫暖、快樂的人,營造和諧、快樂、幸福的書香校園文化;以兒童哲學視角為窗口,連結生活,開放共建,努力實現與幼兒的真實生活相連接,強調多領域知識與經驗的整合。
我們努力創品牌辦特色,開展「書香墨香香滿園、德育美育育靈魂」的兩香校園文化,書香校園以省級課題《圖畫書閱讀中幼兒審美體驗與表現形式的研究》《兒童哲學視角下圖畫書閱讀的實踐研究》為抓手,大力建設以森林童話場景為主題的愛麗絲繪本館,結合一年一度的繪本節,開展圖書漂流、全民閱讀——親子共讀活動並打卡、大帶小閱讀、開展經典唱讀、戲劇(童話劇)表演、辯論賽等系列活動,重點挖掘幼兒書香教育的內涵,著力拓展書香教育的外延,大力提高幼兒的前閱讀能力。
二、以情景式環境為渲染,打造可閱讀的立體繪本幼兒園
1.構建三個維度的環境模式,打造立體繪本幼兒園
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兒童文學形式,是"兒童文化的呈現",是兒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幼兒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幼兒好奇的天性,為幼兒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同時也是幼兒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窗口",是幼兒寄託情感的精神之所。藉助繪本,幼兒可以釋放自己的情感,滿足心理發展的需要。
整個幼兒園園內的上下樓樓梯的立面上,每個教室內的閱讀區角,牆面的文化布置,都突出了繪本閱讀主題。有的地方承載的是好繪本推薦閱讀功能,有的則在用簡易的思維導圖方式對兒童進行思維條理性的滲透。一切都不是那麼刻意地、生硬地塞給孩子,但又能體會到成人對兒童的理解與引領。好的教育,是濡染,是潤物無聲。
2.聚焦兒童哲學繪本,構建立體式繪本教學
繪本閱讀是兒童走向更宏大世界的一個窗口,我們將目標聚焦於兒童哲學繪本,抓住繪本這條主線,基於兒童立場,提出了「立體式」繪本教學,將繪本資源拓展到健康、社會、科學、藝術等其他領域和一日生活中,發揮其多元化的教育功能,藉助繪本讀、做、畫、演等手段,「讀」繪本讓孩子們走進文學的世界,感受語言的美好;在「畫」繪本的過程中,孩子們盡情發揮創意;「演」繪本則是鼓勵孩子們通過歌唱、舞蹈等方式來演繹繪本故事;「玩」繪本作為繪本閱讀的延伸,讓孩子們在遊戲情境中進行科學探究、體育運動和體驗生活。無論是哪種形式的繪本教學,我們都倡導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去解讀,進而推動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從而構建了基於幼兒興趣愛好、幼兒經驗衝突和幼兒問題探究的三大活動鏈。
3.以多樣化形式為拓展,構建兒童哲學繪本主題
(1)一班一書一世界的主題式繪本活動
每個班級就是一個繪本,每個班級就是一個故事,老師們將繪本中的場景、角色藉助藝術表現手法,將繪本的內容再現在班級環境中,由一及多,開展主題活動。全體教師聚焦於兒童圖畫書,對班級所選擇的圖畫書進行解析,融合本班主題活動以及區域活動中的拓展、發散等進行深度分析。深入挖掘繪本中的價值,設計形式多樣的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活動、親子活動、戶外實踐、體驗活動等。
(2)一家一書一世界的家庭式繪本活動
現代學校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開放和合作。我們主動打破圍牆、打開校門,實現幼兒園、家庭、社區三位一體互助合作的現代教育模式,促進家園社合作發展。我們開展了「一家一書一世界」「聰爸慧媽講故事」「家長進課堂」「親子繪本研學團」 等形式,以一本書為源,開展了家庭式閱讀、家庭微哲學、繪本哲學研學團等家庭式繪本活動,拉近了家庭和幼兒園,教師、幼兒、家長之間的距離。作為一所幼兒園,多一雙眼睛看學校,看得更清楚和全面;多一個腦子想對策,想得更客觀和冷靜;多一份力量辦學校,辦得更和諧和有效。
三、規範課程設置,推進課程改革
(一)《讀繪本、閱世界、潤童心、趣童年》繪本課程方案
以繪本為載體,依據繪本開展五大領域教學。與繪本親密的接觸,感受作品的語言美、藝術美,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大膽感受、表現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水墨雅韻童真色彩》國畫課程方案
從興趣著手,激發幼兒學習水墨畫的積極性。通過讓幼兒置身於大自然,親身體驗觀察自然界中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花草蟲鳥、瓜果蔬菜等等各種形態、色彩的景象,感受、發現其中的美麗。這些都將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和遐想,引發他們的興趣。通過玩色活動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如「流淌畫」用較厚的紙,將紙用水溼潤,趁紙未乾時滴上顏料,拎起,從上到下流淌,產生潤澤、渲染、朦朧和變化摸測的藝術效果,既好玩又好看,幼兒會產生無窮的興趣。
四、多彩活動,搭建幼兒、教師成長平臺
(一)碰撞、融合、成長
讓閱讀成為師幼的一種需要、一種樂趣、一種習慣、一種收穫,把學習變成師幼的自覺行動,以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從閱讀起步,創設濃鬱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與好書相伴,獲得知識,學校圖書室每學期購買一批教育類書籍,豐富閱覽室的藏書,全體教師每人每學期至少讀完兩本,並完成讀書筆記,寫出讀書心得;定時開放閱覽室,教師利用沒課時間進行學習相關教育理論;學校或教研組內應有固定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要求老師經常寫一些教育教學隨筆,促使教師對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生活感悟、學生成長進行反思。
(二)爸媽故事團
為了進一步推動學校閱讀課程的建設,培養幼兒愛讀書,樂讀書,會讀書的良好習慣,營造「書香校園」「書香家庭」的濃厚氛圍,幼兒園定期邀請家長來園進行親子共讀活動,活動中寶爸、寶媽積極參與,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效果良好。
(三)開展書香、墨香系列活動,突出校園書香文化特色
1.每學期堅持開展「碎片式閱讀」活動
碎片式閱讀:利用每天入園、點心、吃飯、離園準備時間等一些碎片式時間進行自由繪本閱讀。
午間靜分享:幼兒有序準備午睡時,教師用5-10分鐘的時間,給孩子們講睡前繪本故事。
餐前播報:午餐準備時間,每周每天由固定安排的幼兒進行每月不同主題的分享。
2.誦讀「經典美文」,開展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經典誦讀
「書香輕拂沁心靈,詩行輕滑滲血液」,經典,是平凡、是純真、是簡約、也是深醇,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各年段各有側重,小班側重三字經簡短兒歌、中班側重百家姓、大班側重弟子規、詩詞。日積月累,這些經典如同春雨點點滋潤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經典誦讀,在引導幼兒讀的過程中也在培養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新一代。
3.欣賞「經典音樂」,構建幽雅校園
「音樂導讀」實際就是傳統的「樂教」。愛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樂教」居於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古代的文化,常以「禮樂」並稱,為「禮樂文化」。「禮」是人生行為的外在規範,「樂」則是人類心靈內在的和樂。為了給予幼兒生活上的常規信號,我園教師會選用一些經典音樂,引導幼兒熟知音樂,每個音樂代表著某一種信號。
4.繪本節
每年的4月16日-5月17日為期一個月繪本節開展家庭親子繪本閱讀打卡活動,各年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多樣的閱讀活動。如小班:親子繪本劇、創意書籤、班級繪本分享、好書推薦;中班:繪本劇(創編)、我為童書代言、共讀一本書;大段:創編繪本、辯論賽、詩詞大會等。(報告撰稿人: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一中心幼兒園 蘇毅敏 楊詩培 林清雲)